APP下载

深渊

2018-10-22陈晗菲

新作文·高中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戒尺书院受害者

陈晗菲

导读:

在江西南昌,有这样一个地方:在家长眼里,它是自己孩子能够彻底“戒掉恶习”,重新“走上正轨”的最后希望;在通过网页搜索的不知情人眼里,它是以国学文化精髓染化“问题少年”的好学校;而在里面的学生眼里,这里是彻头彻脑的“地狱”。它就是江西南昌豫章书院。据多家媒体公开报道,这是一所住读式学校,学生在里面都遭受过被戒尺、“龙鞭”打,被囚禁在黑屋中,吃难以下咽的食物等各种虐待。作者通过这篇文章,希冀学校的教育、家长的观念、社会的监督更贴近学生的心灵需求;也希望唤起更多人的觉醒——不管你是不是受害者,都应该具备勇于揭示谬误,勇于同不合理的制度抗争的勇气。

围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豫章书院”事件,似乎与多年前的“杨永信电击门”如出一辙——网络上一片口诛笔伐,而涉事机构依然表面沉默背后我行我素;里面的孩子犹如在地狱中挣扎,而门外被蒙着双眼的家长甚至对此感恩戴德……

为什么孩子们会被送进去?为什么这样的“书院”能够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网友们早已想过了无数次。

而唯独亲手把孩子推下悬崖的家长,也许从来都没有真正地想过一次。

十余岁的青少年就像是未经烧制的陶器,有着极强的可塑性,教育将他们烧制定型。但如果父母没有尽到应尽责任,失了火候,他们便极易走向扭曲。可当事父母只看见了孩子们表面的形状,不去推究背后的根源,却寄希望于这些所谓的“矫正学校”。他们打着“为孩子好”的名号把孩子推下深渊,不过是为了掩盖自己对孩子教育的失职,不过是为了换得一份自我安慰——我尽力了,实在是管不好你了。

如果想到这些家长连陪伴孩子成长,给予孩子教导和爱的耐心都没有,也不难理解他们为何不先将学校了解清楚,就急匆匆地把孩子往里边送了。事后看着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家长们以自己先前的不知情为由,企图获得他人宽恕,却不知成了更大的笑柄——他们不了解的何止是书院,他们连自己的孩子都不了解。

缺失家庭关爱的亲子之间难免充斥着信任危机,这在诸如此类的热点事件中屡见不鲜。当孩子们获得了机会向门外道出书院里的残忍真相时,家长们毫无例外地相信了书院工作人员的说法,认为所谓暴力,只是孩子不想读书而编造的借口。甚至于有孩子从书院里出来多年后,父母依然不相信孩子一直跟他们强调的事实,直到如今看到网络上的漫天控诉,才终于相信孩子说的不是谎言。

这些家长游走于信任的两个极端,对外人的话笃信不已,对自己的孩子无限怀疑。亲子关系,脆弱得就像被戒尺打肿的手心。

不信任,并非没有原因。毕竟,如果信了孩子所描述的事实,就等于承认了自己当初送孩子进去是一重大错误。而這些家长,大多是不愿轻易承认自己错误的。

对于此类悲剧,家长固然责任重大,但书院的恶劣本质,却是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了的——打着国学的旗号,干着害人的勾当;利用家长的愚妄,透支社会的善良。

但“豫章书院”最可怕的地方,除了大众所耳闻的暴力,更在于它所展现的人性之恶。

可以试想,如果“书院”真的以宣传中的方式,用国学来浸润迷途的孩子,是不是反而能扩大书院自身的积极影响,从而招收更多学生,获取更大的利益?而以暴力方式对待学生,“书院”自身又能获得点什么呢?似乎一无所有。

可以说,“书院”以灭绝人性的方式对待学生,其出发点甚至都不是为了利益,所谓办“学”,不过是某些人满足暴力快感的手段。在道德之下,利益成为牵制人行为的最低标准。当利益都不再对人具有诱惑力的时候,便再没任何东西能对人性之恶具有束缚力。

暂且不论其对于文化的亵渎,单是以法律为准绳,这样的“书院”也早该被剥夺栖身之地了。

不过此次事件中可喜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受害人不再选择沉默。传言“书院”在当地拥有不小的势力,而受害者们势单力薄,却敢于站出来揭露“书院”的真实面目;敢于揭穿自己的伤疤,将惨痛的经历展现在大众面前,只为让更多人不要重蹈他们的覆辙。他们的勇敢,值得肯定。

相比之下,相关地方职能部门的不作为,便也暴露无遗了。

如果有一天,揭露类似现象的人不再是受害者,那么我们的社会,便能向着公平法治前进一大步。

(指导老师:夏云陶)

猜你喜欢

戒尺书院受害者
戒尺进课堂 戒尺进心中
学生送我一把戒尺
专家点评亮分
关于书院认识的误区
“戒尺热销”说明惩戒教育也重要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
清代河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
短文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