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中的作用
2018-10-22王凤菊
王凤菊
(贵州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贵州 贵阳 550001)
冠心病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当前的临床医学中一种血液通道重建的主要治疗方法[1]。但是患者往往在治疗过程中较为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对患者的身体康复造成很大的影响[2]。分析我院40例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探讨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选自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治疗后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20例)。对照组男16例,女性4例。年龄均为40-75岁,平均年龄为(47.8±7.9)岁,观察组男15例,女性5例,年龄为42-74岁,平均年龄为(46.9±8.1)岁。所有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症2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病症6例,心绞痛病症7例,心率紊乱3例,心肌病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手术治疗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的伤口护理以及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施以针对性的冠心病介入治疗之后行心理护理。给予患者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在手术之后给予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护理,对患者进行指导,从而给予患者常规性的基础护理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需要循序渐进的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其中包括并发症状低血压情况的护理,对于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患者经常表现为胸闷气短心率失常的症状,因此应在手术前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通过在患者的恢复过程中,针对护理干预医护工作者应当加强与患者和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缓解护患之间的紧张关系。在了解交谈过程中能够了解患者的内心状况,行之有效的予以针对性护理指导。除此之外医护工作者还需要对最初入院的患者,使用耐心、热情的接待态度,在第一时间将患者对医院所形成的恐惧心理加以缓解,让患者能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尽快的适应诊疗环境。
再者就是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医护工作人员对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心理的一系列变化活动,从而详细的对患者的生活诸多习惯进行了解,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需要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沟通,在沟通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患者有关问题。密切观察患者的内心情绪变化,了解患者在治疗中的具体情况,耐心解答患者的好组队哦问题,针对性的对患者讲解病情相关的内容,让患者了解自身的病情,提升患者诊疗依从性。
1.3 统计学方法
以软件SPSS20.0为统计学基础软件,两个样本率比较以率(%)表示,用x2检验,卡方值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价值。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相较
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相较对照组患者明显较低(P<0.05,如表1所示)。
组别 n(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观察组 20 16例(80.00%) 3例(15.00%) 1例(5.00%)对照组 20 9例(45.00%) 6例(30.00%) 5例(25.00%)P<0.05<0.05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相较
两组患者在诊疗前心理状态无明显差异,诊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相较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相较
通过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如表3所示)。
3 讨 论
随着近些年来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患者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成效,值得在当前的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且此种手术治疗方法时间较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性较小,且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有着较快的恢复速率[5]。但是患者往往在治疗过程中较为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对患者的身体康复造成很大的影响。以此本次研究通过对患者行心理护理,具有显著护理成效[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程度满意相较[例(%)]
综上所述,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行常规护理基础之上,施以心理护理能够获得显著的护理成效。显著提高患者的神经性功能状态,很大程度的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并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