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推进两化融合促进煤炭工业转型升级

2018-10-22陈养才

中国煤炭工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煤炭企业煤炭融合

●陈养才

一、两化融合对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1.煤炭行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数量由2012年的7869家减少到目前的5067家,其中产量超亿吨级企业6家,产量占全国的30.5%。建成了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煤矿近1200多处,产量占全国的75%以上,其中年产千万吨级的特大型现代化煤矿59处。煤电一体化发展取得新进展。煤炭企业参股控股电厂权益装机容量1.8亿kW,占全国火电装机的比重提高到18%左右。

二是产业技术升级成果丰硕。全国煤炭保有资源储量增加到1.6万亿吨;煤矿瓦斯突出机理与防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煤矿重特大事故得到了有效遏制;已建成“有人巡视、无人值守”的智能化开采工作面47个,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建成一批千万吨级矿井群、数字矿山和智能化开采工作面,引领了煤炭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发展方向。

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制油示范项目

三是现代煤化工实现产业化发展。煤炭直接液化、煤炭间接液化、煤制烯烃、煤气化、煤制乙二醇等一批具有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现代煤化工关键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制取得突破,如神华百万吨煤炭直接液化示范工程长周期平稳运行,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制油示范项目等。

四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快速发展。以国家能源集团、浙能集团为代表的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改造示范工程取得成功,改造后电厂烟尘浓度、SO2浓度、NOX浓度均低于天然气电厂排放标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煤粉型锅炉技术得到普遍推广。水煤浆、型煤、低阶煤分级分质利用等技术示范稳步推进、效果显著,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大幅提高。

五是煤炭绿色发展实现从理念到实践转变。2017年,全国原煤入选率 70.2%,比2012年提高14.2个百分点。以煤矿保水开采、充填开采为主的绿色开采技术得到普遍推广,矿井水、煤矸石资源化利用与达标排放率逐年提升,煤矸石综合利用率、土地复垦率分别达到67.3%和49%,分别比2012年提高4.8和7个百分点;大中型煤矿原煤生产综合能耗、生产电耗分别下降30.9%、28.2%。

六是煤机装备制造水平显著提升。“三机一架”和电液控制系统实现了国产化,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成套装备、年产千万吨级智能化综采成套装备、年产2000万吨级大型露天矿成套装备、重介旋流器、复合式干法分选机等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采煤机、掘进机、刮板运输机、液压支架产量均跃居世界首位。

2.两化融合对行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对煤炭工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

(1)两化融合是应对经济发展新时代的客观要求。新时代下,工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已经或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转型升级,通过两化深度融合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2)两化融合是促进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煤炭工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煤炭工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资源约束日益突出,产业结构性过剩严重,投资意愿不足。解决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破解行业发展瓶颈,实现信息技术与煤炭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正是实现煤炭产业优化升级的最有效途径。

(3)两化融合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煤炭企业已充分认识到通过以往传统依赖产量增长、规模扩张、加大投资的发展方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下煤炭企业生存发展的要求,必须走 “安全、高效、智能、清洁、创新、融合”的发展道路。而两化深度融合正是实现上述目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4)两化融合是推动“煤炭产业革命”的动力和引擎。煤炭行业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供给、消费、体制和科技革命,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突破和扩散,柔性、网络、绿色、智能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方向,正在加速构建新型工业生产体系。信息技术推动企业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带动企业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等的深层次变革,促进了煤炭企业向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转变。

二、准确把握煤炭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向

1.突出抓好煤炭工业转型重点

“十三五”及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是我国推动能源革命和煤炭行业改革与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全行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能源革命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煤炭安全绿色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低碳集约化利用为主攻方向,推动煤炭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实现煤炭行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由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的战略转型。重点要推动以下七个转变:

一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发展方式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二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促进由劳动密集型向两化融合、人才技术密集型转变;三是推动生态文明矿山建设,促进由生产、销售原煤向销售商品煤、洁净煤转变;四是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促进煤炭产品由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重转变;五是推动煤机装备制造业发展,促进煤炭生产由机械化向信息化、智能化生产转变;六是推动煤炭市场交易体系建设,促进由不完全市场向完全市场化转变;七是推动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促进行业发展由大幅降低安全生产事故为重点向提高职业健康保障程度转变。

2.以促进转型升级为核心推进煤炭工业两化融合

(1)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煤炭工业创新应用。

一是优化信息基础设施。鼓励有条件的煤炭集团整合内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基于虚拟化技术的云数据中心,建设私有云平台。在中小型企业中推广使用公有云,降低企业投资和运维成本。

二是深化煤炭物联网技术应用。深化煤炭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环境监测、制造供应链跟踪、远程诊断管理等物联网应用。研究基于物联网的煤矿重大关键设备管控与远程维护、矿用安全标志准用产品管控,提高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精度。

三是探索新型生产方式。鼓励骨干企业通过网络化系统,实现产品生产、销售、采购、管理等生产经营环节的产业链和企业间协同,形成网络化企业集群。探索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大力发展煤炭工业云平台建设。

四是发展煤炭大数据应用。支持各类大数据平台服务于煤炭行业,开展公益化、商业化运营。鼓励骨干企业和相关机构应用大数据,探索煤矿重大灾害的动态监控和预测预警,重大关键设备故障诊断,行业运行需求与价格预测等研究与应用,提升行业智能决策水平和经营效率。

五是加强移动应用。加强煤炭企业和矿区光纤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的部署和优化。推进下一代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的融合发展。加强移动终端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推广应用普及移动办公、移动安全监管、井下移动通信、移动门户及商务平台等。

(2)推进绿色智慧矿山建设。一是深化智能开采技术研发与应用。深入研究采煤工作面远程控制、煤岩界面智能识别和采煤机自动导航等技术,实现煤炭生产和洗选过程的自动化、可视化和远程控制化,实现生产数据信息的自动感知采集、无线网络传输和智能分析诊断。强化煤炭生产运输过程的信息技术改造,加强智能化开采技术研发和应用。

二是提升矿井安全保障能力。井工矿以实现工作面少人化为主要目标,重点围绕矿井危险源监测、设备故障诊断、安全隐患排查、人员安全管理、灾害预测预警、安全应急救援等实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露天煤矿重点围绕边坡监控、采运排全流程监控、卡车调度,设备运行监控及自动报警、卡车等设备防碰撞等实施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建设。推广使用在线监测、预测预警、应急救援等一体化信息系统和技术。

三是提升煤炭装备智能化水平。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导,提高煤炭装备产品智能化水平和煤炭重大成套设备系统集成水平。应用数字化控制技术,集成创新数控装备,实现煤炭装备性能、功能的升级换代。探索工业机器人、无人机、三维打印等新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提升煤机制造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探索智能工厂建设。

四是促进煤炭绿色清洁生产。通过智能传感、智能控制等技术,降低生产设备损耗、减少设备空载,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推动煤炭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监测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信息管理体系,建立企业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开展企业数字能源应用等级评价,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3)推进煤炭商业模式创新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煤炭电子商务。建立煤炭线上引流与线下服务运营模式,提高煤炭物资采购及产品销售线上交易规模,创新服务模式。支持大型企业建立开放性采购和交易平台,在线提供煤炭相关产品、碳配额及相关物流、金融等服务,线下提供最优的一体化综合能源服务和解决方案,探索煤炭共享经济模式。

二是积极发展煤炭现代物流。加强全物流链的数据集成和共享,推进第三方煤炭物流服务业和供应链服务业发展,提升煤炭物流全程跟踪管理能力。促进区域性和面向中小煤炭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服务平台发展。推动物流信息化与电子商务集成发展。

三是创新煤炭商业模式。利用互联网创新煤炭交易流通、筹融资等模式。支持大型煤炭企业或其他机构,对市场资源和产业链进行重组再造,提供平台服务。利用互联网将金融、征信、融资、租赁、配送、储备等服务与煤炭供应链对接,提供煤炭交易、信息咨询、物流配送、金融担保等一体化创新服务、衍生服务和跨界服务。

四是注重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自主创新技术在骨干企业中的先行先试,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建设行业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平台。支持企业两化融合技术中心、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建设,拓宽两化融合技术向产业转化的途径。催生新兴业态,新型商业模式、服务模式。

(4)推进行业两化融合支撑体系建设。一是完善行业制度规范体系。编制行业、区域、企业各层级的两化融合发展战略和规划,并与整体规划战略相衔接;加快编制行业和企业两化融合制度规范,完善标准体系;建立和完善煤炭企业首席信息官制度,充分发挥首席信息官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作用;推广完善企业两化融合考核、激励与跟踪机制。

二是构建服务保障体系。加强对行业两化融合情况跟踪,健全两化融合评价机制,深入开展两化融合水平评估和咨询服务;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落实灾难备份措施,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体系;形成行业两化融合建设、运维、技术、咨询、标准等专业服务体系,构建行业两化融合科技研发、技术转让、工程示范和专业化服务等为一体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形成政产学研用共同推进格局。

推进行业两化融合支撑体系建设,提升人才队伍素质

三是加强行业平台建设。以行业协会、大型企业和第三方机构为支撑,构建行业性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水平评估、现代物流、电子支付、信用信息服务、检验评测认证等领域服务平台建设。培育专业咨询和服务机构,重点推进面向煤炭企业的两化深度融合服务机构发展。完善行业基础数据、信息、交易系统平台建设,利用“大数据”提供咨询服务,促进行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信息技能提升工程,建立行业信息技能技术培训工作体系,建设以骨干企业为依托的两化深度融合人才实训基地和以高校、服务厂商等机构为依托的两化深度融合专业培训机构,鼓励企业分层次开展员工信息技能培训,特别是转岗分流人员信息技能培训;以更有吸引力的政策和服务,引进和培养一批两化融合发展急需的高级复合人才、科技创新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发挥行业专家组织作用,组建由行业信息化领域知名专家及企业专业人才组成的专家库,为行业两化融合项目建设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

三、关于推进煤炭工业两化深度融合的建议

1.完善行业两化深度融合支撑体系

完善行业两化融合水平评价标准体系,健全评价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工作;建立煤炭行业两化融合建设、运维、技术、咨询、标准等专业服务体系和技术创新服务组织,形成政产学研用共同推进发展格局;建立和完善煤炭企业首席信息官制度,充分发挥企业首席信息官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作用。

2.推进行业“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

依据工信部出台的国家标准,加快制定“煤炭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明确影响煤炭行业两化融合过程的一般要素,形成引领和促使煤炭企业规范、有效推进两化融合的体系框架、主要内容和方法论;制定煤炭行业两化深度融合技术标准规范,开展标准的评估、试点、宣贯和推广应用;建立煤炭行业第三方认定管理组织、两化融合专业服务机构和服务平台,培育专家团队,开展专业化服务。

3.组织开展多层次试点示范

培育一批煤炭行业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推荐一批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制定两化融合示范煤矿建设标准,在全国培育建设一批两化融合示范煤矿、智能化煤矿,智能开采工作面;从重点领域评选出一批具有行业示范效应的信息化服务平台;进一步围绕煤炭行业两化融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挖掘一批技术先进、效益明显、示范性强、适宜推广的示范项目。

4.加速推进新技术与煤炭产业融合创新

深化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在煤炭工业中的交叉融合应用,促进煤炭工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信息交互和集成协作,创新要素配置、生产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加快煤炭及相关产品生产向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转变;深化煤炭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环境监测、供应链跟踪、远程诊断管理等物联网应用;鼓励骨干企业实现产品生产、销售、采购、管理等生产经营环节的企业间协同,形成网络化企业集群;支持煤炭工业云服务平台建设,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智能决策水平和经营效率;建立和支持第三方大数据平台服务于煤炭行业。

注重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不断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5.创新行业两化融合推进方式

鼓励煤炭企业采用新的筹融资、商业、合作模式,推进两化融合项目建设;促进煤炭企业与电信运营商、信息技术服务商、互联网企业加强合作;完善企业信息化主管部门与使用部门的协调机制,明确职能定位;加强企业IT部门或机构建设,鼓励骨干企业将IT部门剥离独立发展、做大做强IT技术支撑单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行业信息化提供共性解决方案;鼓励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参与煤炭两化融合建设;积极探索多方共同合作参与的全产业链一体化协同发展模式。

6.加强人才队伍培养与对外交流合作

支持企业同高校、服务厂商共建培养基地,开展实用人才培训;实施信息技能提升工程,鼓励企业分层次开展员工信息技能培训;发挥行业专家组织作用,完善行业两化融合专家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鼓励煤炭企业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鼓励煤炭企业及相关机构密切跟踪研究国内外信息技术及两化融合发展动态,积极参与国家两化融合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及其他相关工作。

7.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加强信息安全教育,提高全行业对网络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自我安全防控能力;实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加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加强基础信息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强化企业在网络经济活动中保护用户数据和国家基础数据责任。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体系、安全灾备设施等建设。

猜你喜欢

煤炭企业煤炭融合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试述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与有效实施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煤炭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