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悲剧的原因

2018-10-21黄文丽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窦娥冤悲剧

黄文丽

摘要:《窦娥冤》是一部有名的悲剧,它“有力地揭露了当时社会高利贷与泼皮的罪恶,抨击了社会政治的腐败、法制的黑暗以及官吏草营人命的昏馈。”正因为腐败黑暗的社会政治、法制,昏庸贪污的官吏,高利贷与泼皮流氓的存在,才导致窦娥的悲剧命运,这些分析都是正确的,但是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还有其他一些因素,这一点被很多研究者忽略了,具体有:亲情悲剧因素,封建礼教因素,还有就是窦娥自身的因素。

關键词:《窦娥冤》;悲剧;原因

一、亲情悲剧导致窦娥的悲剧

窦娥的人生从一开始就是不幸的,三岁丧母,和父亲窦天章相依为命,七岁时父亲赴京赶考,就把年幼的窦娥卖给高利贷蔡婆婆,如此,“铺开”了窦娥不幸命运的“篇章”。窦娥原名叫端云,后来被蔡婆婆改为窦娥,名字是一个人的代表,而如此被人胡乱更改,象征窦娥的一生操纵在他人之手,而自己不能决定自己的事情,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他的父亲---窦天章。可以说,第一步走错,就都错了,窦娥的人生正是这样。

父亲窦天章是文人出身,从小教育窦娥“三从四德”,“在家从父”的教育结果使窦娥被卖到蔡家,成为童养媳,但在中国古代大多童养媳的命运都是很悲惨的,窦娥也不例外被当成奴隶来使唤。窦娥从小失去母亲失去母爱,这是她无法选择的,也不是她所造成的;但失去父亲失去父爱,却完全是她的父亲窦天章一手造成的,他如果不为一己私利卖掉女儿,窦娥也不会落到含冤而死的下场。被父亲遗弃,窦娥无法改变只有接受命运的不公。但她希望父亲功成名就后回来接她,使她能够摆脱苦难的日子,然而,不公的命运在继续,父亲并没有回来,留给她的是无尽的痛苦和接踵而来的一幕幕悲剧,丈夫的去世、泼皮流氓的陷害、官府的昏聩贪污。

当窦娥含冤而死后,她的冤魂终于和抛弃她十多年的父亲见面了,但是相见的场面却是那么令人心寒,窦天章嘴里说出的满口的仁义道德,根本就不像一个父亲应该说的。面对含冤而死的女儿,他并不是伤心难过,而是像审讯犯人一样审讯窦娥,“这药死公公,是不是你”,然后是一大堆的封建仁义礼节,一个地地道道的封建“道德君子”。

二、封建礼教造成窦娥的悲剧

《窦娥冤》中反映出来的封建礼教往往为大家所忽略,其实它也是造成窦娥悲剧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孝道”,是对窦娥的一个桎梏。

在《窦娥冤》中,封建礼教对窦娥的影响随处可见。“从一而终”这种封建意识从窦娥一到蔡婆婆家就露出端倪了,后来就愈加明显了。丈夫死后,她一直过着守寡的日子,虽然守寡的生活就像牢笼一样虚耗、磨蚀着她的生命。从她对婆婆再嫁的表现,从一而终的思想就更加可见一斑了,“婆婆也,我这寡妇人家凡事要苍些嫌疑,怎好收留张驴儿父子两个?非亲非眷的,一家儿同住,岂不惹人谈议?婆婆也,你莫要背地里许了他亲事,连我也累做个不清不洁的”。 这样的语句在剧本中还有好多,因为婆婆违背了“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对婆婆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窦娥自己了。

在《窦娥冤》中,另一个表现封建礼教毒害的是“孝道”,“孝道”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但在封建社会的孝道愚于一端,太过了,成了束缚人们的桎梏。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窦娥迫于“在家从父”被父亲卖给蔡家作童养媳,二是窦娥对婆婆的孝道,这里主要探讨了窦娥对婆婆的孝道。窦娥被诬告进入官府,面对贪官污吏桃杌的严刑拷打,血肉横飞、昏死三次,窦娥并没有招供,只是喊冤叫屈。但是,当桃杌太守下令要给她婆婆施以酷刑以逼蔡婆婆招供时,窦娥才忙说“住住住,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吧”。显然,窦娥怕婆婆受苦才招供的,就是这种“孝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窦娥的悲剧。

三、窦娥自身因素

窦娥是关汉卿塑造的一个很完满的悲剧形象,由屈从到反抗,到最后含冤而死。窦娥人生命运的悲剧性的形成,与其自身的性格或者其他方面的软弱也是分不开的,在一定程度上自身因素会起到很关键的影响。

窦娥是一个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很普通的女子,平凡的生活是她的奢望,但是就这样很小的愿望都不能实现,遭遇到的永远只是不幸。她也怀疑过自己的命运,但是只要能活下去,她就能忍耐,再苦再累也不怕,并愿意用自己的一生为代价来坚守封建礼教的规约,恪守妇道和孝道。这是她表现比较软弱的一面。

在面对张驴儿父子逼婚时,窦娥对其的反抗是被动的、无力的,她反抗的仅仅是张驴儿父子,目的单单是为了守住妇道对她要求的贞节。由于对封建礼教中孝道的恪守,在桃杌下令拷打她婆婆时,她承认了本不该属于她的罪名并被送上了断头台。并不是说孝道不对,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她的冤死,也直接导致了她的悲剧。

结语:窦娥的悲剧,是那个时代众多身处社会底层百姓的缩影,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尤其是人人称赞的“孝道”,做过了就是愚孝。窦娥的悲剧重点在于亲情的背离,进而导致自身的“免疫”,总而言之,是这几种因素的综合导致了窦娥悲惨的一生。

注释:

①关汉卿,关汉卿杂剧集·窦娥冤,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p.45-46

②亚里士多德,诗学,商务印书馆,1996,p.63

参考文献:

[1]关汉卿.关汉卿杂剧集·窦娥冤.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王日新.从《窦娥冤》看封建礼教的残酷性.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3).

[3]任俊华.亲情的悲剧---《窦娥冤》中窦娥悲剧的另层探悉.甘肃高师学报,2006,(1).

[4]陈其相.《窦娥冤》的悲剧特征.昆明师专学报,1986,(4).

[5]蔡朔冰.《窦娥冤》悲剧价值探析.时代文学,2011,(10).

猜你喜欢

窦娥冤悲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画家的悲剧
肿头龙的悲剧
肿头龙的悲剧
《窦娥冤》的悲剧价值浅谈
浅谈《窦娥冤》的悲剧性
《窦娥冤》人物悲剧命运探究浅析
近视的悲剧
品味元杂剧《窦娥冤》的人物形象和风格特征
不希望历史“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