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春县山羊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8-10-21李万川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0期

李万川

摘要:山羊养殖是绿春县第三大畜牧养殖产业,具有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绿春县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及气候状况进行山羊养殖,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现阶段山羊养殖已经成为了绿春县畜牧养殖的重点内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绿春县的山羊养殖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并没有凸显其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针对绿春县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实际状况,理顺发展思路,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有着较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基于此,文中对绿春县的山羊养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综合实际状况对其今后绿春县山羊产业的生态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绿春县;山羊养殖;生态品牌

中图分类号:S88-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8.010.116

0 引言

绿春县位于云南省南部,隶属云南省红河州,其总面积约3096 k㎡左右,平均海拔高度为1640 m,全县总人口数约22.5万人。绿春县森林覆盖率大、气候良好,是山羊生长繁衍的理想之所。而对绿春县农科畜牧部门的相关信息资料进行收集,对现阶段绿春县山羊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

1 山羊产业发展现状

绿春县属山区,其地理位置立体气候明显,而海拔400~2000 m适宜山羊生长繁衍;有着丰富的饲养资源,天然草场资源,农作物秸秆以及青绿饲料资源的总储量数量相对较大。绿春县的山羊养殖[1]历史悠久,繁殖率相对较高,其疾病相对较少,生产周期相对较短,有着一定的经济效益。截止2017年,全县山羊存栏9598只,其中能繁母羊7323只,出栏5990只,肉产量121.35 t。

2 山羊产业存在问题

2.1 市场意识不强

绿春县山羊养殖业多为农村散养户,缺乏商品销售意识,仅仅作为家庭养殖;而绿春县属于贫困地区,山羊属于高消费的食品,多数的养殖户都是“靠天养羊”,农村缺乏养羊经济意识,导致山羊养殖呈现散软状态。

2.2 山羊品质有待加强

绿春县山羊良种引进数量以及優良品种相对较少,品种改良程度相对较低,在绿春县中并没有品种选育工作。现阶段,在绿春县戈奎乡、骑马坝乡、大黑山镇片等地区中其主要为黄、黑山羊,都是自繁自养的状态,群内繁殖导致品种退化问题严重,品质逐渐下降。在整体上来说,绿春县的山羊个体差异较为显著,山羊产肉率低、山羊养殖的饲料报酬率不高,山羊养殖的出栏率以及商品率相对较低,且山羊饲养成本却呈现逐年增加的发展态势,导致绿春县山羊养羊效益不高。

2.3 饲养规模小

绿春县全乡共有9个乡镇,主要在戈奎乡、骑马坝乡、大黑山镇等5个乡镇养殖山羊,山羊饲养分散,且规模不大。根据2017年年末统计,绿春县饲养山羊50只以上的农户有只有11户,存栏2961只,存栏1867只;大部分养羊户一般养殖10~30只山羊,总量不过6000多只,形成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2.4 饲料供给与规模发展不均衡

绿春县位于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其森林数量众多,缺乏天然的草地操场[2]。而在国家的各种政策的颁布中,在国家自然保护区、荒山造林、退耕还林等政策的实施、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中,导致一些草场多数种植树木,对于一些食草动物的活动范围进行了约束,而养殖方式过于粗放,养殖农户大多数都是通过“吊架子”管理模式进行饲养,这样就导致了较为严重的饲草饲料供给以及适度规模发展失衡问题,在绿春县中的草畜矛盾日益突出。而又因为山羊不适宜山地灌丛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养殖,虽然山羊具有一定的市场价,但是多数的养殖户均存在着一定的观望态度,这样就会直接的削弱养殖积极性。

2.5 疫病防控意识有待增强

在绿春县的农村地区,多数的山羊养殖农户为老年人,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养殖方式过于传统、圈舍简单潮湿,养殖技术低下,缺乏科学的、合理的疫病管理知识,山羊病死率相对较高。而在口蹄疫、羊痘等重大的羊疫病以及常规疫病的影响之下也降低农户养殖的积极性,制约了山羊养殖发展。

2.6 牧草种植量有待拓展

绿春县养殖户在山羊养殖中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过低,通过抽样调查分析可以发现,秸秆利用率仅为2.4%。而在绿春县的山羊养殖中缺乏对人工草地、划区轮收、草地围栏以及人工补饲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的有效利用,多数的养殖户对自然条件较为依赖,直接的影响了绿春县山羊养殖的持续发展。

3 对策建议

在绿春县的山羊养殖中,需充分挖掘在山羊产业上的优势,综合绿春县的实际状况,基于“抓规划、建基地、创特色、建支柱”的工作思路为导向,在国家惠农政策的引导之下,做到精准扶贫,综合实际状况,将山羊养殖培育为绿春县农民增加收入、发展农村优势的支柱性产业。加强对家庭农场、专业养殖合作社的培育,充分的发挥养殖的示范引导,通过专业合作社进行帮带扶持引导,基于绿春县的生态发展为基础,持续的发展山羊养殖产业。

3.1 强化产业规划

对于绿春县这样的边远山区,发展的方向就是产业化发展,而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则是科学的规划。规划是产业发展的重点与关键内容[3]。综合绿春县的地理资源优势,加强产业规划分析。要通过政府指导,制定培育支撑措施。综合绿春县实际状况,分析全新山羊养殖的条件、优势,对环境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遵循“改善品质、增强效益、示范带动、生态发展”的思路,明确发展方向,综合实际要求,彰显绿春县的资源优势,制定山羊产业发展的规划方案,合理进行空间布局,构建产业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构建持续发展、分工合作的产业化格局。

3.2 构建示范基地

绿春县具有人口稀少、土地资源、养殖资源以及饲草资源丰富的特征。要基于绿春县的实际状况,基于科学发展为指导,构建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将“协会+基地+农户”作为山羊养殖的主要模式,实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要重点依托骑马坝乡和大黑山镇交界万亩草场和草坪地、天然草场资源、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及青绿饲料优势,引入外部资金,建设1个小型种羊场,为县内和周边乡镇的养羊农户提供优质种公羊;同时,扶持培育现有养羊大户,戈奎、大水沟、平河及大兴4个乡镇培育建设5~8个小型的存栏量500只以上“百只山羊养殖基地”,实施以基地化带动、品牌化发展,突出“一村一品”、“一村多品”。

3.3 树立品牌意识

坚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依托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招商引资,加强对优质品种的引进,建设农畜产品加工厂,实现产业化、系列化的品牌包装,集中推荐,打造“绿春生态山羊”的品牌。基于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培育专业的农畜产品经纪人,拓展山羊养殖的经济效益。

3.4 重视人才培育

绿春县在山羊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较为显著的问题就是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于专业的营销技术人员尤为匮乏。对此,要综合绿春县的实际状况,加强对农民技术培训,组织开展党员培训以及专业培训平台,加强对专业人才的重视,为绿春县山羊产业发展构建招募具有专业知识,了解经济、营销以及技术的专业人才,实现绿春县山羊养殖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3.5 强调市场发展

围绕市场要培育优质产业,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对此要加强市场服务系统以及科技服务系统的建设,构建农业科技以及市场信息配套服务平台。加强市场调研分析,可以综合绿春县的民俗文化,拓展羊肉汤锅、烤全羊、哈尼蘸水等具有绿春县民族特色以及地区特色的山羊饮食文化以及农特产品市场,实现羊肉产品的深加工,实现品牌效应。拓展销售渠道,将绿春县山羊产品拓展到城镇、商场之中,增强其影响,推动其持续发展。

3.6 凸显资源优势

绿春县在山羊养殖中具有较为显著的气候优势以及饲草资源,可以为山羊提供更为优越的地质条件。综合季节因素对山羊进行科学饲养,充分的利用鲜草资源,对多余的牧草进行干化处理,提升农作物的秸秆利用率。在冬春季节要充分的利用自然气候条件,要发展人工林间草场,综合山边水尾的草滩资源,加强对人工补饲青贮料、氨化料及农副产品的下脚料的利用率,保障饲料充足,保障营养均衡。

3.7 发挥3项扶持

3.7.1 政府扶持

绿春县委政府要将山羊养殖与畜牧业作为发展日常之中,加强资金投入,通过专项发展基金进行处理。要重视良种繁育补贴以及市场风险,要加强优良种羊以及出栏羊肉,要对规模化的山羊养殖以及养殖户进行重点扶持与奖励。要基于依托扶贫项目、合作股份、创业贷款以及产业扶持等相关项目资金,加强对山羊羊场养殖以及大户的扶持,要以奖代补,鼓励养羊大户基于合作社以及家庭农户的方式增强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加强资金投入,完善设施建设,拓展生产规模。

3.7.2 基地带动

要重视政府以及农科畜牧部门的扶持,实现基地化建设发展,构建完善的小型种羊场,要带动周边养殖大户以及养殖农户的发展,强化产品意识,重视畜牧改良力度,加强对优质种公羊的养殖,改良山羊品质,强化山羊的肉用性能、缩短饲养周期、要适当的增加山羊饲料报酬,提高山羊的经济价值。同时,重视绿春县的山羊选优选育工作,控制近亲繁殖,提升山羊的适应性,加强绿春县畜种建设。

3.7.3 强化服务

绿春縣、乡畜牧兽医站要深入村寨,加强山羊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治、品种改良、牧草种植的技术培训;要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广播宣传,通过微信技术推广、会议讲解、座谈交流等方式加强宣传;重视山羊技术养殖,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农户传授经验,加强配套研究,实现“三推”、“四配套”等方式进行处理,要适当的推广种草技术以及与放养相结合,要大力发展专业养殖农户,要推广山羊短期与育肥管理,重视个体产肉量以及肉品质,要适当的推广适时出栏,优化山羊羊群结构,减轻山羊冬春饲草压力。要重视绿春县的山羊生产以及育种繁育体系配套,要重视山羊生产以及饲草饲料配套,将商品生产以及羔羊培育进行配套,实现山羊饲养以及疫病防治配套等,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升养殖户的专业能力,加强教育宣传形成山羊商品意识以及市场观念。

参考文献

[1]于振洋.科学养羊入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2]谢文章.陇东黑山羊优势分析、存在问题及建议[J].甘肃畜牧兽医,2010 (1):46-48.

[3]林俊,卢茵,蒋婧,我国奶山羊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饲料博览,2014(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