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猪场应对猪大肠杆菌病的措施
2018-10-21刘军
刘军
摘要:猪的大肠杆菌病是现代化养猪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属于肠道传染性疾病,对仔猪的影响最大。文中对猪大肠杆菌病的病原、传播途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等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提出了诊断治疗措施。
关键词:猪大肠杆菌病;病理变化;诊断
中图分类号:S856.4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8.10.076
0 引言
猪的大肠杆菌病是仔猪肠道引起的病变,呈革兰氏阴性。人腹泻和动物腹泻的原因是ETEC毒素,肠毒素质粒和抗药能力质粒经过结合后,然后可以传给别的菌毛血清型的ETEC,更或者说可以传给别的不属于ETEC肠道的细菌。
1 病原
大肠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芽细胞不存在,鞭毛存在好多根,荚膜中不存在短杆菌、两端有点圆,肠子的毒素性ETEC是导致小猪腹泻的主要原因。正常来说不进入组织内部,在普通的培养基中,不进入血液引起的败血症是在24 h内形成的。当生长旺盛的时候,肉汤被培养出来,肉汤也被浑浊了。生物化学反应是活泼的,在识别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特征是:M.R.测试阳性和vp测试阴性[1]。丙酸钠不能被使用,没有液化明胶,柠檬酸也不应该用于氰化钾培养基上。
2 传播途径
通过粪便[2]、消化道传染,对仔猪伤害很大,常常会引起小猪生病拉稀,它们的传染源就是患病的那些大猪,还有带细菌的那些大猪。
3 流行病学
3.1 仔猪黄痢
小猪黄痢又称早发性ETEC,1~7d左右的小猪发生的一种急性、容易死亡的病,它能表现出来的症状有拉稀,排泄物是黄色的。
从病毒分离到的ETEC有溶血性或非溶血性两类,其抗原因为不一样地区和时期而有变化。但在同一个地方的流行中,它拥有独一无二的抗原,肠毒是LT为主,这是ETEC使小猪出现黄痢的2个主要原因。
3.2 仔猪白痢
小猪白痢是由ETEC引起的10d左右小猪发生的消化道传染病[2],发生率高而导致死亡率低。猪肠道菌群失调、ETEC过量繁殖是这个病的重要原因。
3.3 仔猪水肿病
猪的水肿病经常发生于小猪断奶后1—2周,致病率约5%~30%,致死率达90%往上。这些年来这个病有新的流行特点:首先发病天数一直增加,根据各地情况40~50kg的豬都有水肿病。
4 发病机理
当前的研究显示了ETEC致病的基础是因为多种毒力因子导致的不同的病因过程。
4.1 内毒素
ETEC里面的毒素是ETEC外面膜中有脂多糖,这个细菌扩散时被放出来,其中的类脂A成份中有里面的毒素的生物学术功能,是一个有毒力的因子,在败血症中表现非常突出。
4.2 外毒素
ETEC外有2种毒素,一种是肠毒素热不稳定和耐热病毒,它的抗原里有很大的分子量,不过经过10min就可以把它们毁坏,可制成肠道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的腺苷酸环化酶。CAMP生产增加肠黏膜细胞的分泌,导致腹泻和脱水,ST允许回肠上皮细胞在绒毛上刷成颗粒状的鸟苷酸,增加CGMP的产生,分泌腹泻。
4.3 细胞毒素
SLT有3种类型:SLT-I SLT-Ⅱ及SLT-Ⅳ,现在研究发现SLT-Ⅱ使猪产生水肿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排除致病性的因子还有定植因子、直接侵略性、ETEC素[3]。
5 临床症状
5.1 仔猪黄痢
临床特征潜伏期短,一般在24h左右,时间长的话也仅仅有1~3d,还有很个别的会在1个星期左右出现症状,刚开始就是排泄物变得非常稀,像水一样,味道非常难闻。再往后拉肚越来越严重,几分钟就拉一次,病猪嘴就慢慢干了,存在脱水现象,但是不会出现吐的现象,最后是昏迷到死亡。
5.2 仔猪白痢
临床特征体温一般是不会出现很大的变化,病猪还拉稀,拉出的灰色的、白色的、黄色的还有特别特别臭的屎,除了个别会死亡外,一般不会,不过会变成僵猪。
5.3 仔猪水肿病
(1)神经症状:瞎走或转圈,失调,口出白沫,叫声撕裂,然后倒地抽搐,四肢呈游泳状,慢慢发生后身麻痹,倒地不起,昏迷死亡。
(2)体温发病开始升高,降温很快。
(3)水肿:眼角和角膜还有很多地方都水肿,病程1~2 d。
6 病理变化
6.1 仔猪黄痢
(1)剖检常有肠炎和败血症,有的无明显病理变化。死猪脱水表现皮肤干、缩,嘴里粘膜苍白。脱水厉害,肠内有很多黄色液状样。
(2)还有很多明显的变化,肠子发炎,主要是十二指肠特别严重。
(3)肠系膜淋巴结有慢性出血点。
6.2 仔猪黄痢
(1)肠子里为白色液滴状。
(2)肠膜卡他性炎症,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胀。
6.3 仔猪水肿病
(1)全身多地方水肿、胃壁粘膜水肿是这个病的特征。
(2)胃壁粘膜水肿表现在胃大弯和贲门部。水肿出现在胃的肌肉和粘膜之间,水肿部的厚度不一样,薄的仅能查见,厚的可达3 cm,面积为9.9c㎡,肠水肿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病。
(3)大肠壁、淋巴结还有眼角脖子下边都水肿,胃和大小肠头上加上很多的淋巴结都会有淤血。而且心脏里还会有不同的积水。
7 诊断
7.1 初诊
通过学过的流行性的知识还有它的病状,还有变化来判断和进行治疗,不然会死亡。确诊:通过实验室化验去诊断,分子学。
7.2 采样
ETEC存在最大的部位,肠管和肠管内容物病料拿出放入无菌双抗的培养基里,低温送到化验室。对于神经症状的采取相应部位。
7.2.1 分离培养试验
接种环放在火上烧直接被烧红,然后把他放在一边去冷却,用培养基把它们划成四个一样的样子。左手打开需要划线的培养基,靠近火焰,右手将带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培养基内将第一区画满线,注意不要将培养基划破,顺时针旋转90°,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将培养基画满;将培养基倒放,放在培养箱中培养24 h。
7.2.2 琼脂扩散试验
当没有细菌,在康新鲜血液琼脂板钻,使琼脂在洞里的针,不会破坏边缘,迫使琼脂层离开,并防止泄漏的方式使用酒精灯烤的一部分。中间孔加入猪ETEC琼脂扩散抗原,外边孔加入阳性血清和被检血清,每个孔以不漏出为宜。湿盒中放入倒置的加样平板,放A37℃保温箱等待18~24h。结果显示,外边孔与中间孔之间有清楚的白色中界则为阳性,证明被检测血清含有猪ETEC。
8 防治
8.1 温度、卫生
8.1.1 温度
注意外界和舍内的温度
8.1.2 卫生
增加饲养管理,母猪下崽时应该有专门的人进行看护,等到产仔结束后用1mL的次氯酸钠溶液洗乳头,然后用生石灰去消毒,再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一定要在舍内干燥或者温暖的情况下在进行下崽,还要注意卫生防止病菌传播。
8.2 饲料
每天吃的饲料应该按比例营养搭配,防止饲料中某些元素含量过高,适当给些含有粗纤维的青绿饲料,控制每天吃的料量。
8.3 药物预防
小猪出生后,要使用仔猪药,预防应该选用庆大类和沙星等药物。
8.4 疫苗预防
母猪生产前48h内用奥克米先10~15mL,肌肉分点注射,每天1次,或者氧氟沙星0.3~0.4mL/kg从三角肌注入,2次/d,预防应该给药连续2d。
8.5 保健
这几年在我国盛行的微生物药,如果有不致病性嗜氧芽胞杆菌的康大宝,微生物区的平衡由小猪肠道调节平衡,预防和治疗的原因是不让EREC繁殖。成效很好.可以再一步的使用。
8.6 治療
口服一些庆大类和沙星类的药物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宋立仁,规模化猪场哺乳仔猪腹泻性疾病的原因及控制[J].今日畜牧兽医,2017 (6):44-45.
[2]刘英姿,王宏军,董筱萍,等.规模化种猪场主要疫病病原学调查及其生物安全控制效果评价[J].中国畜牧业,2013(19):66-68.
[3]陆江宁,许贵新,解志峰.规模化猪场猪大肠杆菌病的控制[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8):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