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角色游戏中游戏主题迁移的思考

2018-10-21肖明月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刷子爱美化妆

肖明月

孩子们第一次尝试了跨班创造性游戏,从最初的不适应,到慢慢的喜欢,再到后来的狂热迷恋,我们在孩子身上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变化。而这学期,孩子们对于角色游戏开始了更多自己的尝试,在一次次的游戏中,游戏主题开始随着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游戏材料、生活经验而悄然变化着。为什么游戏主题会不断的进行迁移呢?我想,这种迁移一方面反映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的丰富,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孩子们在大创游中的变化与成长!

一、主题的迁移反映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

他们可以将各种与游戏不沾边的材料,想象成游戏主题所需要的游戲材料:

案例:美发屋里“化妆”游戏的诞生

一次在美发屋里四个小朋友在放满化妆品瓶子的梳妆台前开始了热闹的化妆大宴。

“畅畅,你要不要画这个颜色呀?”

“我才不要,我要画黄色的,我自己画!”

“我给你夹个夹子!”

“我给你涂口红,不要动哦”

有些是自言自语,四个人玩的很开心,中途有个小朋友送来串串,她们四个又停下来一起享受“美食”,吃完后开始继续化妆。后来思羽不知从哪拿了个塑料花全插在畅畅的头发上,看我过去还炫耀说:“老师,这是我给你做的,漂亮吧。”就这样直到收玩具,她们还没画完,还非常不舍地说“可不可以不收玩具啊”

爱美屋里本来有少量化妆的材料,一个粉扑、两盒眼影、各种化妆品瓶子,然而就是这些材料给“爱美屋”带来了新的生机。在理发“生意”逐渐淡下来的时候,孩子们开始对化妆感兴趣,从一两个人玩,到四五个人玩。她们总是能找到化妆工具的替代物,并且很专注地玩起来。案例中的塑料花,弹簧唇膏,都是孩子们发明的替代物。在找到了游戏行为实施对象(自己)后,她们不再因为没有操作对象而失去对这个游戏的兴趣,而是越来越觉得好玩。而且从她们的游戏中,我还看到了合理的分工,每个人都在进行操作并且互不冲突。有时不得不让我们感到,孩子们大胆的想象力。

二、用真实的游戏材料能满足幼儿游戏的兴趣

既然孩子们喜欢这类游戏,那么我们就为他们提供真实的材料,满足他们的兴趣需要:

案例:美发屋里“化妆”游戏的成熟

今天在材料区投放了一套真的化妆刷。畅畅和亲切一进来就开始把化妆瓶子放了一堆,突然畅畅发现柜子上的化妆刷,“哇!”兴奋的叫起来,接着就拿给亲亲看,两个人兴奋极了,开包装,拿起刷子就往脸上刷,而且她们今天就一直换各种刷子刷完脸,刷眉毛,之所以会投放化妆刷,是因为如果是真正的材料,她们或许会玩的更加尽兴。老师的作用此时也该体现出来——及时发现孩子的变化,尽量给予支持。

而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对于“化妆”游戏的热情。她们在不停地换用各种刷子,在不同的瓶子里似乎真的装着不同的化妆品,因为她们的刷子总是像对了号一样,这种刷子蘸这个瓶子里的化妆品,那种刷子蘸那个瓶子里的化妆品,俨然一副专家的样子。

为什么这种“单调”的游戏那么吸引他们,甚至于不愿结束游戏。我想原因就在于这是她们感兴趣的事情。为什么感兴趣呢?因为这个游戏是孩子们能一直进行操作的游戏,而且还是变着花样,所以即便在大人看来这些只是单调的重复,她们也一样能在其中找到无穷无尽的乐趣。这就是孩子们特别的地方,也是我们应该关注与思考的地方!

变化发生在“爱美屋”里,变化也发生在“爱美屋”外!

三、丰富的生活经验是游戏主题迁移的源泉

从游戏来看,是孩子们生活经验的再现。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的主题的迁移看到孩子生活经验的积累、内化,看到孩子的成长。

案例:我是“大堂经理”

今天必胜客从未如此的热闹,因此当我见到此番景象时竟然有些惊呆。几个厨师忙着准备各种好吃的,服务员特别积极。一会儿是1号桌上披萨,一会儿8号桌上水果沙拉……客人一拨一拨的来了又去,服务员不停的收拾着餐桌和地面的垃圾。更夸张的是,居然还有人来叫外卖;“必胜客的厨师,我们是爱美屋的客人,我们现在去做头发,一会想吃东西,你们可以送过来吗?”“当然没问题啦,来吧,你们要吃什么请点餐?”看起来一切都井然有序。

正当此时,明润兴冲冲的跑了进来。看着这么多人,他非常的兴奋正想要加入游戏。可是厨师长睿锋发话道:“不行,我们厨师已经够了不需要人。”气氛似乎有点尴尬,只有明润一个人愣在那没挪动半点。我正想着是不是应该劝他明天早点来。

“我想当经理,我们餐厅还没有呢。平时爸爸带我去吃火锅都有人招呼我们的。”“恩,大家想了想也都投了同意票。”“恩,咱们餐厅那么多人只有一个经理,那你就是大堂经理咯。”

就这样必胜客出现了大堂经理这一新职位。那么经理又干什么呢?呵呵,招呼客人入座,监督服务员收拾餐桌。催厨师做菜速度快点。还能维持餐厅秩序!刚才几个孩子来吃饭,进来就随便点了几个菜,服务员一上菜几个家伙变激动了。争抢着餐盘里的菜,撒的到处都是,大吵大闹的还不给钱,明润似乎经过了一番挣扎和思想斗争,还是出去处理了。他开始给他们评理,讲完道理还是有人没听,最后实行了强制措施,把人轰走了。

游戏中,孩子们自主生成了“大堂经理”这一新角色,让我感到非常意外。能够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恰到好处的运用到了游戏中。充分说明了孩子已经完全投入到这自由,自主的游戏中,在游戏其中面对所发生的事情,想办法进行解决。孩子真正成为了游戏的主角。

我们老师总是会去预设许多游戏,当然这是必须的。然而我们要清楚的是,预设的游戏未必是所有孩子都喜欢的。只有多观察,多发现,多反思,及时调整,从孩子的身上入手,我们才能找到真正属于孩子的游戏。而游戏的主题迁移也就是孩子寻找自我、满足自身游戏需求的真实反映。有了它,我们的游戏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接近孩子的内心。这也正说明了孩子们,在游戏中进步,在游戏中创新、成长。

猜你喜欢

刷子爱美化妆
生命的化妆
“新潮”的旧刷子
Look and Guess眼力大比拼
爱美的小骆驼
生命的化妆
爱美的蓝蝴蝶
一餐牡蛎吃出50颗珍珠
少女的化妆
大刷子洗澡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