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理论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10-21张清江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激励理论应用策略初中物理

张清江

[摘 要:在初中阶段,物理学科是帮助学生了解掌握科学的开端,因此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十分重要。但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学生往往觉得物理难学,难以理解,长此以往造成偏科,不利于其今后学习发展。面对这样的教学背景,本文结合个人教学实际,从多方面探讨如何有效运用激励理论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激励理论;应用策略]

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实验对学生的影响最大,优秀的实验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好奇心,给学生直观学习感受,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推動学生探究能力提升。而激励性教学法旨在用言语和行动激励学生,使学生受到触动,提高对学习的兴趣,是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响应素质教育号召的成功典范。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初中物理教学为出发点,详细探究了激励教学法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一、激励学生对物理感兴趣

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上长期处于被动地位,被支配地位,学生感觉物理学习过程枯燥乏味,丧失学习兴趣。激励教学法得分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乐学好学。因此教师可以巧妙运用激励教学法,以兴趣激发、成就感满足等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变阻器”之前,问学生:“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讲“什么是力”一节中,在列举大量实例的基础上问学生:“我们平常接触了不少力的现象,谁能给力下个定义?在教学熔化和凝固时问:“为什么夏天扇扇子会感到凉快?”等,通过这样问题的提问集中学生思考注意力,让学生更积极的投入到问题的思考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映的情况继续开展教学环节。可以给学生制定学习情景,让学生真正的体会什么是力学,在实践中了解力的作用。

二、奖励式授课

一节课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对于“想”学习和“被”学习的学生来说,收获就完全不一样了。在以往教学模式中,教师以自己为中心,学生仿佛就是没有思想的羊群,整节课都在被教师牵着走,教师完成了授课内容的传输任务就宣布下课,这样填压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接受。不管学生有没有兴趣,是否听懂了,教师概不关心。这样的教学结果往往是教师已经认真备课,甚至倾囊相授了,但教师的教学成绩却不理想。而启发性的教育主要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实在在作为学生的引路人,一点一点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并在这样的探寻过程中,产生对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这个引导过程是需要技巧的,如同管理者棍棒和糖果,学生们会畏惧棍棒,喜欢糖果。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尝尝糖果的滋味。比如,当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解决了一个问题,教师就要对其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希望他再接再厉。在启发的同时学会适当奖励,让学生找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教师在给学生准备奖励式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看到学生的进步,从而给予学生奖励,让学生更有自信心学习物理知识,采取一定的教学措施。对于聪明的学生要有更高的要求和奖励,对于基础稍差的学生制定比较容易的教学目的,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知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激励是授课给予学生探索问题的动力,有难度的理论知识更轻松的让学生吸收。教师要公平对待每一为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就学习惯,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对待学生,这样下去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会厌恶物理知识的学习,所以教师要以正确的方式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弱势学生”优势互补,起到共同进步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合作交流共同学习。由于形式相对多样,气氛较为活跃,能够培养弱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等优点而受到师生的欢迎。在学习时,学生经常走神,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在目标指引下的小组合作中,有了热烈的交流,学生参与交流而避免走神。有了共同学习的气氛,“弱势学生”也能融入环境中,主动或被动地学习,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正是有着对成功的预期,所有学生大都会很乐观而且精力充沛地投入小组合作学习。

四、奖罚分明,营造有趣的授课氛围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到奖罚分明,让学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学习特城,让学生自己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自信心,更加灵活的掌握物理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在课堂中营造有趣的教学氛围,提高自己的课堂活跃度,对于学生的表现要赏罚分明,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要进行奖励,对于表现不要的学生要提出批评,从而达到教师激励理论的预期效果。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教学计划,把学生轻松的导入到授课环节中,给学生安排题目,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认真的观察学生的做题状态,让思路清晰的学生给学生展示自己的做题想法,从而给予学生奖励,在做题过程中有偷懒的学生进行相应的乘法。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就学效率,同时达到教师制定的目的,提高物理课堂的教育质量。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利用激励理论教学给予学生就学自信心,打开学生的做题思路,让学生更加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业,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反思自己的课堂状况,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同时达到自己制定的教学目的,达到教学预提。同时学生对于物理这门学科也培养了兴趣和增添自信心,敢于表现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张璐.初中物理的激励教学方法[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2).

[2]金玮萍.初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激励的实施与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8(2).

猜你喜欢

激励理论应用策略初中物理
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的运用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分析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