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初中物理“速度”概念的优化教学

2018-10-21周永茂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正方体物体速度

周永茂

[摘 要:“速度”的概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很普遍,但初中物理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深刻理解“速度”的概念。初中物理《速度》一节中,对计算公式和单位换算要求比较高,教师应该好好备课,设计教案,让学生完全理解“速度”的概念。教师应该让学生独立思考,学会自己探讨速度的公式;也可以设计一些实验让物理课堂更有趣,使学生们更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来设计教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速度”的概念;优化教学]

在准备教案时,教师应该明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需要让学生们知道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和公式,知道速度的单位米每秒和千米每秒之间的换算和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需要让学生们从日常生活中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来了解“速度”的概念,让学生们学会运用物理的能力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在课上让学生们初步了解速度的计算,并培养他们良好的解题方法。

1“速度”概念的引入

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思考教材中的三个问题,通过这三个问题来引出本节的概念“速度”,并从这三个问题中比较“速度”的方法: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两个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看两个物体所用的时间。通过假设分析法,设定相同的时间和相同的路程来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在提问之后,结合学生们回答的情况,教师可以提供给他们一些图片资料、视频资料进行参考,对“速度”的概念进一步理解,让他们学会对比“速度”,也可以让他们自己想像速度的比较方法,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通过说明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再结合小组的学习让学生们总结出“速度”的概念。教师也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播放一段《动物世界》中猎豹追捕小动物的场景,再播放一段蜗牛爬行的情景,让学生比较两种动物的运动快慢,这样可以让他们体验到速度有快有慢,从而引入课题“速度”。

2利用实验法开展课堂教学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模型、幻灯片或者视频了解速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授课之前,教师可以先放一段录像,让学生们明白人走路的速度慢于骑自行车的速度,骑自行车的速度慢于开车的速度,开车的速度比飞机的飞行速度慢。之后,教师就可以说世界上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有快有慢,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法开展课堂教学,例如,可以让学生们准备两张16开的纸A和B,将A纸张对折一下,将B纸张双折一次,为了让纸张平稳下落,可以让两张纸的两端向上折起一部分,让两张纸从同一个地方下落,看两张纸的速度大小。接着,教师让学生们积极回答问题,并让他们思考,他们所说的其中一张纸下落的速度快是根据什么判定的呢?判别速度的方法是什么呢?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判别吗?通过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得到提高。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每人准备一个小车,完成课本中的实验,把相应的数据填入表格中,最后自己总结速度的公式。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行设计实验,例如:让小车行驶一米,计算它的时间,从而得出速度的計算公式。

3创设情境,体验物理过程

初中物理虽然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但还是有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教师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们把这些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物理模型,进而成为我们所要学习的知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把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实物来探讨。在讲授《速度》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观看一段视频:2013年在西班牙举行的男子800米自由游泳比赛,孙杨以7分41秒36的成绩夺得冠军。接着,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找两位学生,一位拿着小球释放,另一位在下面接着小球。通过以上两个情境,学生们自己思考生活中相同的例子,并从中总结出“速度”的概念,了解速度与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速度有关的例子,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表达呢?

4组织活动,探讨物理概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来讲述本节课的知识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让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纸,并各自制作一个正方体,让这个正方体在相同的高度下落,通过讨论几个不同大小的正方体的下落速度大小来解决速度概念的问题,这样,学生们会自然地想到正方体下降的路程和正方体下降的时间。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的发现,让他们学会自己思考其中的物理概念,培养归纳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实验,创设情境来教学,这样的课堂模式可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独立思考用物理概念去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解题,学生们严谨的求学作风、规范的解题方法都得以培养。对于“速度”概念的学习,学生们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思考问题,通过教师准备的实验联想现实生活的例子,这样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速度”这一物理概念。学习物理不需要学生们去死记硬背,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学会自己思考,有时他们自己也可以讨论出相关物理概念和公式。所以,物理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论是课堂的引入还是课堂的教学,都需要认真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接受这一节课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孙宜峰.优化实验教学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9.

猜你喜欢

正方体物体速度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速度
智力魔方
方方正正的正方体
图侃天下
速度的较量
揭开物体沉浮的秘密
谁和谁搭档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力”常考易错点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