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光体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8-10-21孟岩松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育教师心理健康

孟岩松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体育锻炼和阳光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练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通過体育锻炼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培养一代新人的需要。

一、阳光体育对人体心理的积极作用

体育锻炼除了可以增强体魄、锻炼意志外,对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具体表现如下。

1.阳光体育促进智力水平的发展

经常参加阳光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从而改善了大脑皮层神经的平衡性和准确性,使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还能在空间、时间和运动感知能力方面得到发展,使人体感觉、触觉和速度、高度知觉等更加准确,从而提高大脑神经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

2.阳光体育有利于个性心理的完善

体育崇尚“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来培养和塑造人良好的人格魅力、个性心理,这点许多人都能达成共识。让每一个参与体育活动的同学都承担着让对手尽其所能的义务,通过活动的方式表达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的思想和愿望,并在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竞争与退让、个人与祖国之间做出选择,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阳光体育有利于增进快乐,调节情绪

通过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参加那些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运动项目,可以使人从中得到快感。因此,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人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并使烦恼、不安、寂寞、自卑等不良情绪得以解除,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它对于减轻由于紧张和压抑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阳光体育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

阳光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和群体性为人际交往提供了机会,在体育运动中通过一个手势,一个活动等直接或间接地沟通信息,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情感,并能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另外,一些体育集体活动项目本身就对参与者提出了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发扬团队精神,使比赛获取得好的成绩。对那些性格怪癖、郁郁寡欢的学生,体育活动不仅能改善人际关系,还能形成健全的人格。

5.阳光体育有利于树立成就感

顽强、果敢,具有强烈的成就意识,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学生在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并坚持锻炼中,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得到增强,运动技能技巧得以提高。

二、阳光体育中的各类项目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阳光体育项目的多样性为调节学生的多种心理障碍,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不同的项目,具有不同的锻炼价值,对人的心理也有不同的影响。把握各种体育项目的特征,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开展体育锻炼,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们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性,把一些体育项目作大致的分类。

1.群体性项目

假如你自己不太合理,不习惯与同伴交往,那你就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进行锻炼。坚持这些项目活动,可以帮助你逐渐改变孤僻的习惯。

2.激励性项目

假如你胆心,那就应多参加游泳、溜冰、滑雪、拳击、摔跤、跳马等项目,这些运动要求人不断克服各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

3.灵敏性项目

如果你处事犹豫不决,不够果断,那就多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跳高、击剑等体育活动。进行这些项目的活动,任何犹豫、徘徊都会延误时机,遭到失败,从而帮助你养成果断的性格。

4.调控性项目

假如你遇事不够冷静,那就应该多参加下棋、打太极拳、慢跑、骑自行车等活动。这些活动能帮助你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使急躁、冲动的弱点得到改进。

5.耐力性项目

如果你做事总是担心完不成任务,那就选择一些跳绳、做操等项目进行锻炼。坚持一个星期后,信心就会得到逐步增强。

6.挑战性项目

假如你发觉自己有好逞强、易自负的短处,你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跳水、体操等项目进行锻炼,也可以找一些比自己强的对手对垒,你就会发现“山外有山”而收敛不良个性。

三、阳光体育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按照新的体育与健康的教育理念,体育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学习,努力的提升自己,完善自我。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切实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

切实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设置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基本内容,而其中第一章便是《你的身体健康》。离开了健康也就失去了体育锻炼的意义。

2.加强学情研究

在体育锻炼中,不仅学生要针对自己的实际选择好自己的项目,也要求体育教师加强对学情的研究和教学内容的研究。要从生理、心理、兴趣、爱好、技能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

3.处理好“体”和“德”的关系

从根本上讲,心理健康问题是德育问题。体育教师不只是教授给学生以体育技能,还要关心学生的思想、情感、性格、心理等诸方面的问题。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为祖国健身强身的自觉意识,使其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4.处理好“质”和“量”的关系

要想使体育锻炼达到心理转化的目的,活动时必须有一定强度、质量和时间要求,每次锻炼的运动量应从小到大,循序渐进。同时应注意运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如果体育锻炼与运动保健、医务监督相吻合,则会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必须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育教师心理健康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
小小“运动员”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