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化工企业自动化仪表控制技术
2018-10-21赵明军尚占强马顺元
赵明军 尚占强 马顺元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化学仪表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为化学企业做出了许多贡献。常用的化工仪表有许多,有压力仪表和温度仪表。下文中,笔者对化工企业自动化仪表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提高了对化工仪表自动化技术的认识,为企业的发展奠下了基础。
关键词:化工企业;自动化仪表;控制技术
在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化工仪表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为了企业的发展和繁荣,必须不断地探索和优化自动化仪表控制技术。自动化仪表控制技术是一项基本技术,目前技术水平已经相当成熟,在化学仪表中被广泛的使用,提升了化工仪表的水平,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化工仪表的操作水平,必须加强对自动化仪表控制技术的探索和分析。
1 化工仪表类型
1.1 温度仪表
化工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一些化学反应都必须在适合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是必备的条件,因此,必须对温度和压力进行控制。温度仪表的主要功能是显示温度,以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1.2 压力仪表
压力仪表有多种类型,有压力变送器以及特殊的压力表。粉末颗粒在介质变化过程中需要测试压力,包括在极端环境下的压力数据测量。
1.3 物位仪表
在生产过程中也会使用到物位仪表。这种仪表有许多种测量方法,有浮力仪表,雷达仪表。在自动化仪表控制技术的支持事项,物位仪表的精确度更高,有了更强的适应性,能满足越来越多地测量需求,实现精确测量。
2 化工企业自动化仪表的功能
为仪表自动化控制提供支持的技术有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等,这些技术都非常先进,使自动化仪表变得更加的高效和灵敏,效果也变得更加可靠。有了这些技术的支持之后,仪表的尺寸也得以缩小,易用性提高,下文中分别介绍了自动化仪表到几个功能。
2.1 可编程功能
在编程过程中,需要对电路进行控制,优化软件和硬件,安装一些接口芯片,增加自动化仪表的控制功能。通过编程来生产一些存储控制程序,不仅能够完成日常的顺序控制,还能够增加其他功能。自动化仪表作为硬件,取代了软件编程的过程,使生产过程更加容易控制。所以自动化控制的仪表技术优化了硬件的结构,取代了传统的逻辑电路。
2.2 记忆功能
企业生产过程中,自动化仪表控制技术为仪表增加了记忆功能。传统的仪表记忆非常短暂,而且这个过程是固定的,如果生产操作被切断,也会失去从前的工作状态,而不是被存储起来,将机器重启之后,机器回到了初始状态。使用了自动化仪表控制技术之后,这种落后的现象就不会再发生,机器的内存也得以优化,可以存储以前的操作。记忆功能非常有用,在生产的过程中,可以清晰地将一些流程数据存储起来,并做出记录和处理。
2.3 计算功能
如今先进的自动化仪表更加信息化,结构形式也更加简单方便,在使用自动化仪表的过程中,仪表可以自动的校验和计算信息数据,然后输出正确的结果。由此,节约了大量的计算时间,使企业生产过程的效率得以提高。
3 化工企业自动化仪表控制技术
3.1 常规控制技术
事实证明,化工企业广泛的使用了自动化控制技术,使生产过程更加方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自动化仪表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生产的常规过程,包括许多的基本控制策略,包括连续控制和批量控制。
3.2 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
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自动化控制论点,各种各样的优化算法也更加成熟,过去最常使用的控制器是智能PID控制器,但是如今已经出现了多变量控制,无论是化工企业还是煤炭石油企业,都可以将这种控制使用到生产实践中。这种先進的多变量控制器基于DCS,大部分是独立的软件,也可以是软件包。多变量控制的过程是动态的,这是一种软测量技术,能够有效地对生产模型进行识别。模型之间有很大的联系,通过串联控制的方式,优化了测量的过程。过去的化工企业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方式是,设置一个控制室,然后进行一对一的装置控制,而现在只需要建立一个控制室,就可以同时控制多个装置,有非常强大的性能,可以通过CRT和LCD来显示出来,化工仪表有显示灯。在使用自动化仪表的时候,要使用到鼠标和键盘,如今很多的仪表都具有显示屏,以及特殊的旋转按钮,有了这些辅助工具,仪表自动化控制的质量得以提高。
3.3 安全仪表系统
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安全至关重要,许多化工企业提高了安全的要求。安全事故主要发生在运输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的话,原料可能会发生燃烧或者爆炸,过去经常使用到安全设备是DCS设备,它能够实现安全连锁防护功能,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安全的要求提高,这种设备已经不再适用。在材料的运输过程中使用安全仪表,能够有效地对运输过程进行掌控,保证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化工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必须深刻的分析和研究自动化仪表控制技术,多使用先进的技术,优化操作模式,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更新企业的生产面貌。
参考文献:
[1]李亚迪,刘孟国,陈霖林,等.解析煤化工企业自动化仪表控制技术.中国石油大学学院报,2014(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