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与特征
2018-10-21杜晓东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本文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其建设特征,包括标准化特征、均等化特征、大众化特征和信息化特征等。
关键词:現代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 内涵与特征
日益增长的居民文化需求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换代提出了具体要求,党中央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并在相关文件中作出了具体指示。近几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供给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覆盖范围也不断扩大,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深刻理解其内涵及时代要求的基础上,突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特征,从而真正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需求。
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内涵
在探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涵之前,首先应了解目前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相关研究。虽然学界未对其概念作出统一定义,但许多研究者的定义都存在相似之处。比如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和非竞争性,由这种活动构成的体系,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此外,多数学者认可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且将其构建目的概括为传播先进文化、为广大民众提供精神产品、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等。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加的“现代”二字,主要是区别于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说法。也就是说,理解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不仅要探讨其构建目标、基本职能和性质,还要赋予其时代性的定义,突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换代过程。根据国家文件的指导要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坚持以人为中心,注重提高文化服务效能,实现资源整合与机制创新,同时广泛引进先进的文化传播技术手段,根据民众文化需求,为其提供更加精准的文化服务。最终实现文化脱贫、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提升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水平。[1]
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特征
(一)标准化特征
标准化是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根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目标,制订统一的服务标准。在地方实践过程中,可以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制订与地方经济发展、民众需求相适应的文化服务标准,从而确保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同时获得民众的认可和支持。目前,《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中已经给出了与公共文化服务有关的22项规定,内容涵盖电视、电影、广播等文体活动以及地方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标准要求等,为地方标准的建设提供了依据。
(二)均等化特征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应是均等化的,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等问题,以往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也存在地区性差异和城乡差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则要打破这一局面,对公共文化服务结构作出调整,实现资源的均等化配置。但是均等化不等于完全的平均,应根据地方人口、实际文化供给需求等,实现科学合理的配置,从而在国力以及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允许条件下,缩小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差距,满足不同地区群众的需求。
(三)大众化特征
大众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其服务对象是所有合法公民,需要满足人们获取知识、休闲娱乐、信息交流等多方面的基本文化需求,并通过提供一定水平的文化服务输出,促进社会公众文化水平的提升。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承担的重要职责,应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并坚持简单、可操作的原则,使不同文化层次的群众都能够在公共文化服务输出过程中受益。
(四)信息化特征
最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也要突出信息化特征,通过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改善服务质量,提高信息传播速度,提升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水平。此外,还应该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等结合起来,让基础文化服务设施进社区,以多样化的信息获取途径,满足人们不同的信息获取习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利用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通过准确把握其内涵,融入时代性和创新性的建设内容,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突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特征,可以使其获得更多的民众认可,提高服务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并让民众也参与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
参考文献:
[1]陈会谦,任左菲,冯皓莉.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特征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09).
(作者简介:杜晓东,男,本科,东丰县文化广播站,站长,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