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儿童剧多适应性舞台呈现样式
2018-10-21卢忠
摘要:新时期的儿童剧显示了与以往不同的创作面貌,它不再满足于把儿童当成是受教育的对象,用高台教化的方式,以戏剧作为工具对儿童进行教育,而是努力挖掘儿童剧的艺术审美价值,在内容上力求真实生动,表现儿童充沛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形式上,追求活泼、新颖、表现与再现、象征与写意的融合,并且适当加入歌舞成分,使儿童能够在剧场里感受艺术之美,并使心灵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关键词:儿童剧 多适应性 舞台呈现 样式
戏剧的百花园中,儿童剧是一株幼苗,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使之蓬勃发展。儿童剧在戏剧历史中,经历了逐渐成长的过程。
一、儿童剧创作特点
儿童剧创作的特点,就在于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契合孩子们的欣赏心理,通过故事中所反映的道理和剧中主人公的品质,达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效果。
在儿童剧创作题材中,很多都是具有寓言意味的故事,如《人参娃娃》就取材于在我国东北地区流传极广的人参娃娃的传说,表现了人参娃娃的善良、勇敢以及对贫苦人的帮助。齐铁雄编剧的《寒号鸟》也来自民间传说,说是有一种鸟在秋天来临的时候,看到所有的鸟雀都忙着垒窝、储粮,而它自己却乐得游玩、观光,一点也不为未来打算。这只鸟浪费了光阴,也失去了为自己营造幸福的机会。到大雪来临时,别的鸟都躲进了自己搭建的窝里,吃上了储备的粮食,而它却饥寒交迫,找不到归宿,直到冻饿而死。
儿童剧创作的另一个特点是活泼生动,带有奇幻色彩,以大胆的情节设置,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陈传敏编剧的《皮皮鲁和吹牛大王》取材于两部童话故事,一是童话大王郑渊洁创作的《皮皮鲁和鲁西西》,二是外国童话故事、拉斯别创作的《吹牛大王历险记》,作者巧妙地把这两部故事中主人公的传奇经历进行整合,让他们在一个新的故事情境中相遇,两个孩子一起演绎了一系列神奇、有趣的故事。
二、儿童剧整体构思的成熟与完整
在新时期的儿童剧创作中,就艺术质量而言,任德耀根据刘厚明的同名小说改编、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上海)的《魔鬼面壳》,可谓略胜一筹,在整体构思上更趋成熟与完整。
《魔鬼面壳》写了一群猴子中发生的故事。在群猴之中,小猴灰灰聪明机灵,但是却不幸落入了捕猴人的陷阱,被人带入了市井,在耍把戏的人的皮鞭下,卖艺为生。3年后灰灰逃了出来,回到了它日夜思念的猴山。可是,群猴却再也不愿承认这个旧时伙伴,对它进行歧视、驱赶。灰灰感到心灰意冷,它戴上了耍把戏时的面具,群猴看到灰灰变成了另一副可怕的面孔,不知它是何方神灵,立刻吓得魂飞魄散,拜倒在它的面前,谦恭地听它使唤。灰灰用他的魔鬼面壳征服了群猴,轻而易举地当上了猴王。
戏剧围绕着面壳的戴上和摘下,极富象征寓意地暗示了人的第二副面孔——面壳荒谬却实际的存在价值。面壳是假的,但它却可以产生真实的震慑效果,戴着面壳的猴子是矛盾的,一旦戴上了,就成了面壳的附庸,自身就被异化了。但是,摘下面壳、还原真我又谈何容易?周围的群猴既然已经接受并相信了面壳,又哪里还会相信被还原了的真实?
《魔鬼面壳》揭示的是双重悲剧:带面壳的猴子的悲剧,只承认面壳而不承认面孔的其他猴子的悲剧,这两个悲剧是互为表里的,是相互纠结、相互牵扯的对立统一。
三、多适应性舞台呈现样式的积极探索
儿童剧的受众为3~13岁的少年儿童及重视教育的家长。仅在乌鲁木齐,适龄儿童就有40万左右。与庞大的需求相对——新疆演出供给侧严重不足:全区没有儿童剧团,每年演出儿童剧不超百场。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自2015年起开始创作儿童剧,当年演出场次就占据市场一半的份额。目前,已创作的剧目对剧场的依赖程度较高,为更好地服务少年儿童,须创研对空间、辅助设备等具备多适应性的演出呈现样式,形成较好的流动性。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充分利用演员自身特点特性,挖掘演员在表演时形体、演唱等对演出呈现的支撑,增加可看性;利用服装、道具等手段,拓展演员可塑性,实现角色的多元化。积极尝试利用道具调整表演风格,强化表演空间假定性、启发观众想象力;结合杂技、魔术等艺术形式增加趣味性。要借鉴国际前沿的舞台呈现手段,逐步摆脱舞台再现时的执行困境,实现演出队伍的小型化,减少对硬件条件、后勤及后台队伍的严重依赖。补充儿童剧演出作品,解决创作演出依赖庞大硬件支持的局面,实现儿童剧演出的多适应性,即可进入艺术殿堂,也能深入工厂学校。
四、结语
新时期的儿童剧创作避免了以往不切实际、脱离现实的问题,取而代之的是对儿童生活环境的认真审视、真实反映以及对多适应性舞台呈现样式的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马亚琼.中国儿童戏剧研究现状与问题探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03)
[2]高璇.关于当前儿童戏剧发展现状的一些思考[J].大众文艺,2014(13).
(作者簡介:卢忠,男,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国家二级舞美设计,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