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蜀地蒙学教育中古典诗歌教学内容设计初探
2018-10-21靳丹
摘要:自2017年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部编本”中古典诗文比例大增后,全国各地培训机构的“国学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或固守“读经教育”或进行超前教育,社会急需对此乱象进行考证分析。笔者在两年半的教学实践基础上,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童设计了以“诗意国学”为主题的课程,涵盖“时令”“品德”“乡俗”三个层次的内容,旨在形成新的古典诗歌系统教学内容,为当代童蒙教育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蒙学教育 古典诗歌教学 蜀文化
一、时令与诗趣
“时令”板块以四季时物与节日节气作为主题,配合古诗词与《新国文》中的浅近文言,让孩子们在美文中感知时令,升华情感,浸润审美能力。
《幽梦影》中说:“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1]清人张潮认为读“经史子集”应与四季运行相匹配。春花姹紫嫣红,夏荷清幽之韵,秋叶绚丽多情,寒梅傲霜贞志,四季时物影响着古人的生活以及心绪。寒食、上巳与清明,端午与七夕,中秋与重阳,冬至与春节,节日诗文中保留了大量民俗传统。笔者带学生游春吃青团,观荷做香囊,赏红叶制题诗书签,踏雪寻梅包饺子,让舌头记住节日的味道,用团聚为节日意义做注脚,用孩子们的五彩笔记录下他们的童心。
通过解读描写四季时物与节日的诗文,了解中国节日文化,亲身感知诗人的情志,也抒写当代人的生活。笔者在《时令与诗趣——诗歌教学活动实录》一文中详细记录了带学生四季出游及诵诗写文的过程,此处不赘述。
二、品德与践行
“品德”板块以君子品德故事为载体,探索时人继承优良传统与君子品行的路径。选取古诗词以及《论语》《新国文》中的篇目,以专题的形式探讨现代人与古人价值观的异同。
如“亲孝与尊师”专题选取孟郊《游子吟》、龚自珍《己亥杂诗》及《新国文》中《路遇先生》等篇目,学习古人孝亲与尊师的行为,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友与合群”专题选取陆凯《赠范晔》、高适《别董大》《论语》选段,探讨交友的准则以及合群與个性的冲突;“守信与侠义”专题选取李白《侠客行》《酬崔五郎中》及“尾生抱柱”“季札挂剑”“徙木立信”的故事,传承君子重诺的高贵品质;“成仁取义”专题选取谭嗣同《狱中题壁》《孟子·鱼我所欲也》等诗文,讨论到“当你面对谭嗣同的选择”时,孩子们一脸肃穆,读懂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中折射出的高贵品德,选择英勇就义的人挺直了民族的脊梁。
三、乡俗与传承
“乡俗”板块中笔者设计了“走进蜀文化”专题课程,通过“蜀之历史”“蜀之民俗”“蜀之物产”“蜀人风度”四个专题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蜀地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
“蜀之历史”专题旨在使学生了解古蜀文明,汉代民俗及近代英雄事迹。“古蜀历史”课程以李白《蜀道难》及《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为文本,了解蜀都由来和古蜀帝王故事,让三星堆与金沙遗址的出土文物带学生走进神秘的古蜀文明;“汉代陶石”课程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导入,通过四川省博物馆“汉代陶石艺术展厅”的游览活动,让学生了解汉代蜀人的生活与情感,感知古人美好的祝愿与希冀。“保路运动”课程以谭嗣同《狱中题壁》为文本,带学生瞻仰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以及川军抗战群像,向近代英雄致敬,树立民族自豪感。
“蜀之民俗”专题通过解析成都街巷名与诵读老成都童谣,了解老成都风俗。“成都街巷探秘”课程,以陆游《梅花绝句》和张籍《成都曲》为文本,通过“图画猜街名”的游戏学习成都街巷历史,阅读道琴《渔鼓词》,了解四川民间曲艺演唱形式;“蜀地歌谣”课程从贺知章《回乡偶书》导入,用方言诵读老成都童谣,玩代代相传的歌谣游戏,讨论四川方言与民俗之间的关联。
“蜀之物产”专题通过考察蜀地物产制作过程体会蜀人技艺之精巧。“蜀之锦绣”课程带学生走进成都蜀锦织造博物馆,以刘禹锡《浪淘沙》为文本,游览历代蜀锦与蜀绣的精品,观看蜀锦工人现场织造,体会“孟母断织”的苦心。“蜀之漆艺”课程带孩子们游览成都漆器厂,通过动手制作漆艺书签体会蜀人的精湛技艺。
“蜀人风度”专题讲述历史上蜀地名人故事,领会蜀人风度。“才女薛涛”与“诗圣杜甫”课程以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和薛涛的诗文为文本,带学生游览“薛涛纪念馆”及“杜甫草堂博物馆”,了解他们的诗文与人格。笔者在《草堂茅屋映红梅 童言飞花留诗意——杜甫草堂研学活动实录》《亭亭绿竹伴童声 幽幽清风拂笑靥——望江楼公园研学活动实录》两文中记录了研学课程的内容,此处不赘述。
通过“乡俗”主题课程设计,以蜀文化为依托,结合古人关于蜀地的诗词,以脚步丈量文化,引导学生了解与热爱这块养育他们的土地。
参考文献:
[1]张潮.幽梦影[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46.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课题“当代蒙学教育中古典诗歌教学的审美功能探析”(项目编号:18C03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靳丹,女,硕士,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