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理之肌与理

2018-10-21韩新红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11期
关键词:肌理建筑设计材料

韩新红

摘 要:肌理是视觉或触觉作用下表现出的物质形式,其形态丰富多样,是非常常见的设计手法,设计师在设计中根据设计意向选择不同的肌理营造不同的视觉效果,创造不一样的环境氛围。

关键词:肌理;建筑设计;材料

1 引言

建筑设计中有太多表现方式,而任何一个完整设计是众多设计手法结合完成并非只有一个,设计如同哲学一样并非是简单的组合,但是好的设计却永远应该有一个亮点,如海德格尔所说“美是难的”,亮点多了却会物极必反变得复杂而麻烦,于是亮点也不能成为亮点。肌理是常见的建筑设计表现形式,也是最易成为亮点的形式之一,可以说是一种最简单却又最难的表现,说他简单是因为这样表现常常会非常凑效,起到显而易见的效果,说很难是因为要做到好的效果其实是有难度的。

肌理,英文texture,起源于拉文textura,肌,是物象的表皮;理,是物象表皮的纹理,肌理是物质属性在感觉的反映,是物象存在的形式,它侧重的是表象,一般涉及物质的内在结构根据肌理的物理表象可将其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肌理是人的外表和内质美的综合标志。视觉肌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纹理、形状、色彩、感觉、光洁度等视觉因素带来的心理反映;触觉肌理主要体现在细腻、粗糙、疏松、坚实、舒展、紧密等触觉因素带来的生理和心理感觉。但在实际情况中,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的区分并非那么绝对,它们往往共同影响人们对某种肌理的认识,而就人们的心理感受而言,一般对理的感觉会强于对肌的感觉。

建筑设计中肌理的表达有很多種方式,比如图案色彩、材料、建筑构件、空间等。

2 图案色彩

图案色彩形成肌理。这是最简单的极力表现方式,类似于平面构成,操作简单,效果非常明显。整个构图中可自由散布,有疏有密。最疏或最密的地方常常成为整个设计的视觉焦点。在图面中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张力,向磁场一样,具有节奏感。密集也是一种对比的情况,利用基本数量排列的多少,产生疏密、虚实、松紧的对比效果。比如建外soho和光华路soho,只是利用方和圆的图形重复,就简单大方的营造出属于soho一族的小资情调。再比如一些艺术馆,就是直接在立面上色彩图案,形成了艺术效果而成本还不高。

材料形成肌理,这是最常用的肌理方式,使用简单,合理选用其实是有些难度。在现代设计中材料肌理已成为和图案色彩同样重要的造型元素,随着生产力发展各种新材料,建筑市场装饰市场已有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技术出现,这些都为我们科学创新地运用材质肌理创造了物质基础。

众所周知材料包括很多方面:木材,钢材,玻璃,石材,人工纤维等等。而这些材料与人们也生活息息相关。从盘古开天地起,人类就开始与材料打交道了。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材料,例如:做衣服的棉、麻、丝、毛、人造纤维,建房用的木、石、钢铁、玻璃等。实际上,材料和人类的出现及进化有些密切的联系,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例如: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材料简单的可以分为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自然材料是指无需加工处理,以其自然属性而存在的材料,如:木,竹,草,藤,玉,石,牙,骨,丝,麻,毛,皮,漆,土等。而人工材料是经过人类加工处理导致其属性变化所形成的一种材料,如:各种金属,合金,塑料,纸张,玻璃等。材料中的肌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的表面形态,不同的物质又不同的肌理形态。具体来说,肌理是指物体本身表面上的组织纹路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与低﹑粗与细﹑平滑与粗糙等纹理间的变化,是人对自然物及人造物触觉与视觉的感受,相当于人类的皮肤;质感是指人们对物体表面纹理的心理感受和审美感受,是对材质肌理的感觉,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表面形态,于是,也就产生了不同的质感。质感和肌理是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的,都是作为材料的外在表现形式出现,通过人为的处理和改造,也可以创造出新的形态: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工艺,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肌理效果。比如砖材料,非常单纯而的材料,但是排列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形成很好的效果,像博塔的设计,而现在我们还有灰砖,砌块等材料,于是表现方式更加多样化;比如竹子,长城脚下的公社里隈研吾就做了竹屋;再比如新的膜材料,国家游泳馆水立方就用了ETFE薄膜,形成气泡的梦幻效果。

3 建筑构件

构件形成肌理,是指利用建筑本身的构建形成不一样的独特的肌理效果,比如包豪斯著名的的长窗,还有马岩松在天津响罗湾做的中钢大楼,它蜂窝状的六角窗设计,通过有序的变化让立面呈现迷人的秩序。据说六边形窗户大小是根据不同方向的风向和日照来设计。它的表皮即是它的结构,跟水立方非常相似,这个大胆的设计释放了内部空间,达到结构和外观的完美结合。而且它的结构墙其实是同样大小的六边形组合,只是通过装配不同大小的窗来实现立面丰富的肌理效果。

4 空间

空间形成肌理,比如很多中式住宅,就是利用的中式特有的空间肌理营造中式气氛,比如深圳第五园。

不但是建筑设计其实很多设计中都会运用肌理的手法,与建筑设计比较近的是城市规划,城市肌理亦如人者。表现在可以目睹触摸的方面,有如街坊、道路、桥梁、树木、花草、设施,以及房舍所展示的色彩、高度、立面、体量,建筑的尺度比例、生态环境的情状等;蕴含在城市中无形的又可以感受到的方面,则如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民情、邻里关系、行为道德、礼仪风尚、文化宗教等。凯文-林奇对城市肌理的理解:在描述城市的结构时,已被广泛接受的隐喻有"树状结构"和"有机体"。"树状结构"是一种逻辑性较强的结构,由主到次,依次连接;"有机体"代表的是高一层次的关注个体之间的合理分工合作的设计思想。然而, 在"树状结构"里,个体之间的联系是死板而重复的。况且城市不断发展,主次的关系和容量也会不断变化,而城市的空间是不可能理想地改变来满足需要的;"有机体"概念也是一种理想状态,因为个体之间的配合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律协调工作,不然这个有机体就会生病。在现实中,城市是难以按照一种稳定的规律持续运作的,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虽然制订了规划方案,但总是受到投资方的强力影响。今天普遍认为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其准则条文和数据的约束已经很难跟得上城市各种综合条件的变化。 以上两种隐喻恐怕正是其症结之所在。城市的肌理是城市文明的标志,是在长期的历史岁月中长期浸润和积淀形成的,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相依相存,休戚相关,与人的休养生息有机相伴,密不可分,是一部活的城市历史,印记着岁月的沧海桑田。城市是否具有魅力,对居民是否具有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关键取决于城市肌理的细腻与丰富程度。

参考文献:

[1] 王化斌著.画面肌理构成[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2] 芦原义信(日)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3] 陈国华.建筑表皮肌理的形态意义[D].同济大学,2003.

猜你喜欢

肌理建筑设计材料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爱情神话》台词点到为止 描摹深入肌理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肌理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感受肌理
住宅室内设计中材料肌理运用的思考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可爱的小瓢虫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