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血与末梢血检验结果比较分析

2018-10-21钟峰

健康科学 2018年11期

钟峰

摘要:目的:静脉血与末梢血检验结果比对。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就诊并接受血常规检查的100例患者作为参考对象进行取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對照组患者抽取末梢血,观察组患者抽取静脉血,分析对比两组血样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HCT、MCH,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MCHC、WBC、MVC、PLT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检查满意度为93%,观察组患者检查满意度为96%,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抽取静脉血的检验结果比抽取末梢血的更加准确。

关键词:静脉血;末梢血;检验比对

前言:人们在医院中进行抽血检验的时候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采集静脉血,二是采集末梢血。静脉血常常抽取肘部静脉血,一般用于肝肾功能检查、免疫球蛋白、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抽血量的多少与具体的检查项目有关;末梢血通常采集指血,采血量较少,通常用于鉴定血型、快速测血糖等,末梢采血其结果会受温度影响(末梢血液循环差)。目前越来越多的医院引进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等设备,末梢血有被静脉血取代的趋势,但静脉血的采集也并非简单容易,例如遇到婴儿、重度烧伤者采集就变得很困难。现在本文就对比静脉血与末梢血检验结果比较分析进行探讨,为了是在临床工作中灵活应用这两种采血方法。

1、静脉血与末梢血血细胞检测结果

1.1血细胞检查

血细胞检验也称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随着检验现代化、自动化的发展,现在的血常规检验是由机器检测完成的。血常规检查包括有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等,通常可分为三大系统,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血常规的检查结果为许多疾病提供了诊断依据,是临床检验常用的手段之一,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血液细胞分析仪渐渐取代了镜检的方式。

1.2检验结果比对

例如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设计上要求采集静脉血,但末梢血液采集简单方便,对于放化疗,癌症病人,静脉血采集极为困难。患者主观感受加上多年的工作习惯,大家都会选择采集末梢血。末梢血的采集首诸多外界因素影响,采血部位的温度高低,穿刺度的深浅,采血动作的快慢都是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所以导致末梢血与静脉血的检验结果有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1.2.1

RBC HB HCT MCHC检测值末梢血低于静脉血,可见明显差异。

1.2.2

PLT 末梢血比静脉血低11%,未见明显差异。

注:因为PLT计数具有特殊性,在临床中血小板又是许多疾病诊疗观察的重要指标,所以有的文献对小儿的静脉血与末梢血的血小板进行比较得出KX-21和SE-9000的末梢检测值结果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3

对WBC的检测结果有文献得出静脉血与末梢血比较无明显差异,只有WBC五分类里淋巴细胞百分比和单核细胞百分比末梢血明显低于静脉血,这种结果的出现可能与采血方式有关。

2、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栓与止血检测中结果的比较

2.1静脉血与末梢血在凝血4项中的比较

PT、APTT、TT、Fbg四项作为凝血功能异常的检查检查项目在临床应用极为广泛。近年来随着PT、APTT的标准化测定(包括采集样本)要求使用一次性塑料采血器采集静脉血液。有国外文献也提到过采集静脉血液检测凝血因子比末梢血更合适。但是静脉血液检测APTT PT的速度会给急诊和抗凝治疗带来一定的麻烦。近几年国内已经先后有文献研讨了静脉血与末梢血PT、APTT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建议用末梢血检测。目前,末梢血快速检测AP APTT在国外广泛用于透析,重症监护、抗凝治疗手术中。

2.2静脉血与末梢血在D-二聚体的检测中的比较

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D-二聚体的临床检测主要应用在静脉血栓栓塞(VTE)、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的诊断。因此,D-二聚体对于血栓性疾病检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对于D-二聚体的检测标本国内外文献都表明末梢血与静脉血的差异并不明显。所以在血栓和止血检测中末梢血与静脉血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具有一致性。

注:采集指血时要严格遵守操作流程,避免不适当的采血方法和末梢低温循环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3、末梢血和循环血在免疫检测中的结果比较

3.1检测乙肝表面抗原静脉血与末梢血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ELISA实验检测手指末梢血,在标本来源上,末梢血用血量少,操作简单方便。

3.2检测抗-HAV-IgM

用DIGFA检测末梢血液抗-HAV-IgM与静脉血样标本检测结果一致。在这种情况下,采集末梢血液更为简单便捷,尤其更适用于新生儿和婴幼儿以及肥胖者的血液采集。

4、末梢血液和静脉血液在生化检测中的结果比对

目前医院中大多采用静脉血液作生化分析。但是极度肥胖者,新生儿,重度烧伤患者、晚期癌症患者其静脉血管必须为治疗保留使用或者不宜采集静脉血。这是就需要末梢血代替静脉血进行生化实验。Cobasmira生化分析仪对静脉血和末梢血中的总蛋白,清蛋白,葡萄糖,肌酐,尿素等13项进行检测,结果只有尿酸和乳酸脱氢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其余项目并无明显差异。

结束语:由此可见,在血细胞计数之外静脉血与末梢血存在差异,在血栓、止血、免疫检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是在临床中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静脉血液和末梢血液采集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转化,才能检测出更准确的结果。

参考文献:

[1]东纪平.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临床检验中的比较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6.

[2]刘玉琪.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

[3]赵茜.末梢血与静脉血的血常规检验比较[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