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索
2018-10-21王世杰
王世杰
摘 要: 一直以来,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及难点都是阅读,现阶段初中语文考试中,阅读部分所占分数比重越来越大,这就对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策略有了更高的要求。阅读教学重在阅读实践中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介绍文本背景,提升阅读认知力;思考阅读疑问,提升学生问题探究意识;鼓励学生多角度阅读,培养阅读体验;比较阅读,提升学生阅读鉴别能力。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1-0066-01
1概括文章主题,明确中心思想
阅读一篇文章首要的是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学生在进行阅读训练时,要透过文章的文字,看到段落之间的联系,看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不仅要看文章的具体内容,更要看到文章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步,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先通读一遍文章,看一下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第二步,精读课文,概括出每个段落的段落大意,边读边想,每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三步,统观全文,在概括完文章的主要内容之后,想一想这篇文章给我们什么启示,作者想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什么情感等。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学生们基本就掌握了这篇文章的大意。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鲁迅的《风筝》这篇文章时,引导学生总结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这篇文章写的是鲁迅先生由北京冬季天空中的风筝联想到故乡的二月时节放风筝,想起了童年往事。童年的鲁迅作为兄长对爱放风筝的弟弟进行惩罚,成年后的作者为自己所做的事感到愧疚,但是已经无法得到宽恕,因为弟弟已经不记得这件事了。整篇文章围绕风筝展开。学生如果不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是很难抓住文章的主旨的。笔者在讲这篇文章前,先为学生讲解了鲁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鲁迅写这篇文章时,和弟弟周作人因为志向、性格等原因而决裂,内心感到很苦恼而对弟弟又十分不舍,这篇文章就是剖析了旧中国的封建家長制。这篇文章要求学生大致了解鲁迅的生平,熟悉文章的写作年代和写作背景,从风筝的表象看到当时的封建家长制度。
2与文本对话,交流阅读文本的原始感受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它是必不可少的阅读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因为这种理念最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需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充满复杂性的阅读需求、阅读心态以及阅读心理。作为学生语文阅读的引导者以及语文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该引导并激发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经验储备与知识储备,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交流,碰撞出情感上的共鸣,全方位地领悟并体会文本信息的涵义,从而通过这种共鸣达到积累语感与感悟人生的作用。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自由接触阅读文本,了解作者的写作思想与情感,不作任何事先限定的特定目的与目标,充分触碰作者的心灵,这种学生与课文直接对话的阅读方式将使得学生在接触阅读文本后,以其自己原有的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储备去与阅读文本,与作者展开直接的交流与对话。教师需要竭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平等、开放三者合一的对话情境,以帮助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树立自信心,启发并引导其与文本展开对话,鼓励学生谈一些阅读文本后的心得与感受。此外,文本内容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其学习的心理机制是记忆和理解,教师在教学中要设法促进学生加强对文本中有关信息的记忆和理解,这样也有助于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
3鼓励学生多角度阅读,培养阅读体验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阅读,是培养其语感、更好理解文章的一个良好途径。通过多角度的阅读体验,学生可提取不同的主体、客观环境等要素,理解文章的表述,找到文章情感表达的核心,从而丰富对文章内容的认知,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水平有着重要的帮助。如,教师在讲授《我的童年》时,引领学生以文章作者的角度来学习理解文章,就能更好地了解作者的体会,在之后的学习和答题时,有更好的语感及良好成绩。同时学生在第二次读这篇文章时,还可以换位第三方角度进行阅读,就能更好地了解季羡林先生所叙述的童年生活的特点以及他对过去的童年生活的缅怀心情,从而对于文章全局有一个清晰整体的概括认识。学生在进行第三次文章阅读时,再从自己个人角度去分析了解,就会全面客观地总结文章中心思想,作者通过叙述童年时的生活,表达了对过去苦难时光的深切缅怀,同时让学生们深深地感受到并愿意学习作者的苦中作乐的乐观精神。
4采用读写结合的阅读教学方法
教师不仅要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同时还要提倡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即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将恰当的生活作为主题素材,尝试引导学生以阅读为基础展开拓展练笔,比如:续写、扩写与仿写等等,这些读写结合的双向练习方式是非常有效的。拓展练笔对于学生来说,能够使其更好地理解、吸收与探究阅读教学内容,而这意味着实现了学生由被动接受性阅读跨越性的转向自主创造性阅读的阅读目标。举个关于《紫藤萝瀑布》(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例子,这篇美文像是一首深沉的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生画卷:藤萝不与群芳争,独自开在花谢时,但是它们尽情地展示出了自己的生命色彩与力量。回首十年,心中产生的“焦虑和悲痛”之感又会令人领略到一份沉重,一种悲哀。细细品味后会发觉,正如宗璞所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将紫藤萝的花朵视为榜样,与其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于生命的长河中,让生命更加璀璨夺目。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这篇散文的基础上,以相同的形式,仿写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观察花草树木,观察生活,进行联想,将自己所想所感真切地表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文章,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目标,阅读教学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动机和阅读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教授学生多种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 禄丽萍.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s1):137.
[2] 沈九翠.阅读与初中语文教学[J].中华少年,2017(35):257-258.
[3] 王海燕,卢幕稚.初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