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物理材料在新概念形成中的作用
2018-10-21李子明��
李子明��
摘 要: 感知即为感觉和直觉的结合,是人类认知过程的开端。过去的高中物理教育由于教学资源的匮乏以及教师教课内容的单一,学生对于课本中的新的物理材料无法提取足够的信息,造成无法产生直观的感受、分析和思考,对新概念的形成造成障碍。本文将从感知物理材料和新概念形成过程的概念出发,分析高中生通过感知技能理解分析物理材料对于形成物理新概念的作用,并通过分析现在高中生物理学习中存在的由于感知能力和灵活思维的缺乏导致的物理概念学习困难的问题。
关键词: 感知物理材料,新概念形成,
【中图分类号】 TB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1-0041-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自从上世纪90年代即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而教育事业得到了发展,教育资源也得到了丰富和扩充,借助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课堂实验,高中物理教育进入了感知教育新时期。感知教育在中学生理解、记忆抽象物理概念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物理概念形成的过程中。感知学习贯穿于中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物理概念形成的基础就在物理材料的感知阶段,因此感知教育对物理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1感知物理材料的概述
感知即为感性认知,是人类通过感官在大脑中对客观事物产生直观感受,是人类认知的重要阶段。感知物理材料则是学生使用感知能力,对新提供的物理材料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1]。教师通过课堂实验等创设教学情景来调动学生感知能力,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新概念。在如今提倡感知教育的时代,感知物理材料是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可以将现有物理材料高效利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物理概念以及新概念形成过程
物理概念是对物理现象的特征与属性的概括,其可分为具体概念、抽象概念和特殊概念[2]。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认知与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主要由感知阶段、表象化阶段、雏形化阶段、条理化阶段、组织化阶段这五个阶段组成[3]。感知作为首要阶段,影响着学生对于抽象物理概念的,在学生形成物理概念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接触物理材料,提取、分析其中包含的信息,进行加工后在大脑中形成直观的感受,最后将产生的所有感受合并,对材料形成初步的认识,进而形成新概念。
3分析物理概念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因素
高中生物理学习遇到的问题主要是感知能力不足和公式概念应用不灵活,前者是由于对物理材料的感性认识不足,后者则是因为在感性认识向理性思考转变过程中出现了障碍,而缺乏充分的感性认识也导致学生无法熟练掌握并运用物理模型和公式。物理学是一门精确、严密的学科,而许多物理概念与模型却是抽象的, 学生很容易陷入固定思维,例如惯性使物体的固有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如果不依靠感知学习,就很难对新物理概念进行分析、推理、类比,例如学生没有观察足够的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就很难对电磁感应现象深刻理解;如果不操作并观察小球碰撞试验,那对于动量守恒的学习就会产生困难。
4课堂中感知物理材料的应用
学生的学习过程出现感知的缺乏与老师的授课方式也有很大关系,如果只是教授概念就不可能使学生的物理学习有大的收获,因此创设课堂情境辅助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4.1运用课堂实验。
课堂实验可以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例如用实验细铁粉在磁铁周围的分布,可以直观的感受磁场这一抽象的物理模型;在摩擦力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上模拟滑块滑行实验来验证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4.2列举生活实例。
物理学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拓展,又要回归生活,青少年虽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大多只是形象思维能力,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可以很有效地帮助其理解物理,例如可以借助过山车和滚筒洗衣机来分析向心运动中物体的受力情况 ;列举生活中的扩散现象可以帮助理解分子动理论。
4.3利用物理学史。
生动的物理学史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串联、记忆物理概念,在学习原子物理学的时候,学生通过老师模拟的普朗克、卢瑟福等人的实验研讨过程,可以有效地将课本中琐碎的知识衔接在一起,高效地实现知识的长期记忆。
4.4建立数字实验室。
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数字实验室具有高精度、实时记录等特点,较传统实验室提高了实验精度,可实时记录气体流量、环境湿度、电导率等非肉眼可观测的量,简化了实验操作,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是新时代环境下学生感知学习、实验学习的新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感知物理材料对于现代高中物理教学起着强效的推动作用,教师通过运用感知物理材料,将学生在枯燥、难以理解的物理抽象概念学习中解脱出来,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可以预想的到,在未来的高中物理学习中,感知教育的应用会更全面、更完備,未来的课堂会更具趣味性,教师授课将更多地以感知为核心。
参考文献
[1] 李赵兴民. 感知物理材料在新概念形成中的作用[J].青海教育,1997(6):40-42
【2】 廖旺明.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
【3】 鲍永.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认知过程把握与教学策略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