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高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2018-10-21郭葳��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高中地理新课改

郭葳��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适应新课改要求的一种高效学习模式,但目前基层教学中的小组学习并没有完全将其功能最大化发挥。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高效课堂中的作用就必须结合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要结合高中阶段学士的认知水平、逻辑思辨能力和学习习惯逐步构建起既认真紧张又民主自由的高效课堂。将部分个人智慧成果分享成全体组员的精神财富,同时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个人难以突破的疑难问题。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1-0037-01

小組合作学习是通过合作与交流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并获得社交技能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活动方式,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改理念,学生们在讨论中争辩与合作,在争辩与合作中学习与成长。但是,不正确的、无秩序的、偏离目标的一些小组合作学习也可能是会阻挡学生学习进步,这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精确安排,合理掌控。

一、深刻领会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小组”作为学习单位,而进行组内分工合作的学习形式。“小组”的功能能否充分发挥,“合作”的方式能否充分使用,“学习”的目标能否从始至终贯彻是衡量小组合作学习是否行之有效的三个决定性的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小组进行合理分配,构建起良好的学习交流的平台,然后应该大胆的鼓励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然后教师需在一旁指导,要确保学生们确实在讨论分析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新课改所倡导的知识结构化,结构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景生活化。教师应经常指导学生以身边的具体案例为指导,去剖析某个知识点,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去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小组汇报时,着重表述每个成员的思考和质疑,小组成员人人参加,各抒己见。这样使用身边的案例勾起了学生们的兴趣,每人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均得以展现,语言表达和交流沟通能力也得到极大的提高。真正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展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魅力。

二、优化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一)问题争辩式:精讲与引导→提出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评价总结。

例如针对华北地区缺水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且寻求最优解决方案,各小组经过分析讨论,提出的方案集中如下:A.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利工程设施;B.继续加强使用地下水,注意丰水期补充地下水;C.保护有限的水资源,防治水污染;D.加强用水管理,增强节水意识;E.大力开展海水净化,补充淡水;F.发展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教师在各小组提出解决方案后,集体讨论上述方案是否可行,并对各个方案予以评价,对其有利及不利方面进行讲解,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二)自学互助式:课前自学→信息共享→讲评点拨→深化巩固。

授课之前,学生先以每小节内容的基本要求为学习目标各自进行自学预习。信息共享阶段,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组内信息共享,再就课题合作讨论。例如:(1)美国中央平原与我国东北平原都是小麦和玉米的主产区,同样也都是商品谷物农业,请问这两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有何异同?(2)近期我国东北地区大豆的种植面积及产量都大幅度锐减,国内市场基本上被美国进口大豆占据,试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让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通过提出疑问,争辩疑问,讲解疑问,实现互相启发,深化认识,加强理解。

(三)情境探究式: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知识整理。

教师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与学习内容关联的、具体实际的情境,并且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学生将学生引导融入到这个情境中来,让学生避免在抽象的事物面前茫然不知所措,启发他们在具体的预设情境下学习思考。水土流失是地理学科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但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景。同学们都知道下暴雨的时候山上的小溪流下来的水也变浑浊,下雨天踩在泥地上会沾很多泥土,但是踩在有草皮覆盖的土地上就不会。由此就可以分析水土流失的三个必要条件:A.降水量大,多暴雨;B.地势崎岖不平;C.植被覆盖率低。利用生活情境使得学生可以做到集思广益,活学活用。这样学生既学得轻松,学习效率也得到提升。

三、合理安排合作内容,掌控小组合作的情况

(一)合作内容要有悬念,使学生感兴趣。比如在学习治理荒漠化蔓延时,一般都有植树造林这个措施,但在青藏高原的荒漠治理就不可以。学生往往会被这种违背基本规律的特殊情况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时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该情况的原因会有着积极的学习效果。

(二)合作内容要有开放性。例如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会有怎样的影响。这个问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答案不具唯一性,言之有理即可。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进行不受思维局限的讨论争辩。通过这种方式得出的结论会更加的系统全面,比教师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效果更好。

(三)合作内容要有一定的梯度。例如探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先就城市化进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小组合作分析,再就结论中的非农人口向城市聚集(即民工潮现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再就我国全面进入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以后民工潮现象会怎样变化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层层递进,逐步深入,使得学生对于民工潮这个现象的理解更加透彻,同时也有利于训练不同水平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我们呼唤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浮于表面,必须要踏踏实实地做好这项工作,将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落到实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锻炼团队协作能力。新形势下的地理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思路,要让学生不仅仅在课本中学习地理,要更多地利用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融合的成果惠及广大学生,提高教学及学习效率,让地理学科更加生动形象。

参考文献

[1] 张士超.如何让改变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方式[J].教育研究,2013,(10).

[2] 唐金红.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0,(4).

[3] 张淑芬.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初探[J].中国职工教育,2012,( 12).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高中地理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