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段作文的结尾技巧
2018-10-21李鹤
李鹤
良好的开端和圆满的结束是我们办好一件事的最起码要求。同样,作文也是如此,既要有好的开头,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俗话说:编筐编篓,难在收口,足见文章结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因为文章结尾与全篇文章结构有着密切联系,甚至直接关系到文章主题思想的发挥,好的文章结尾不仅能突出主题,深化中心,而且能使读者受到启迪和教育,获得美好的艺术享受。
但是,文章的开头难起,尾也难结。如何才能写好文章的结尾呢?它和开头一样,要根据文章的体裁、内容和主题的需要而决定,没有模式可套,但这也并不是说结尾就无规律可循了。
纵观好的文章结尾,呼应篇首法、启发联想法、章外结局法、结章显志法这四种文章结尾的技巧是较常用而且实用的。
一、呼应篇首法
在文章结尾处呼应开头,首尾照应,是文章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法,我们把这种结尾方法称为呼应篇首法。
呼应篇首的结尾方法,能使文章首尾相合,浑然一体,达到珠联璧合的艺术效果,唤起读者阅读时的心理美感,得到美好的艺术享受。
在具体写作中,呼应首尾的结尾方法丰富多彩,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反复式呼应
文章的开头的记叙、描写、抒情等。在文章结尾处重复一次,首尾相比,语句略有不同。
例如:
开头:她走了,是含泪走的。
结尾:她走了,频频回头,她是含着泪走的。
由于开头和结尾对同一内容反复强调,因而使文章主题、意境等更加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连续式呼应
跳过中间部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可以连起来读。这样的结尾方法,可使文章成为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人获得一种圆满的艺术享受。
例如:
开头:爸妈中午都没回来,实在不能再等了,只好硬着头皮亲自下厨。
结尾:吃着自己做的饭菜,虽然饭烧糊了,菜不是淡就是咸了,可是很香、很甜。
3.正反对比式呼应
开头正说,结尾反说,或开头反说,结尾正说,首尾呼应,对比鲜明,既深化了文章中心,又新颖别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開阔了读者的思路。
例如:
开头:人们总是对默默无闻的小草予以高度的赞赏,歌唱它的永恒,而对一现的昙花却嗤之以鼻,这似乎成了凝固的信条,无可厚非。
结尾:平平庸庸的人生是黯淡无趣的,只有闪光的人生才是壮丽的人生。朋友,让我们做一朵昙花,尽管是一现,也要发出迷人的闪光!
二、启发联想法
读完一篇文章,有的结尾往往给我留非常深刻的印象,欲罢不能。一句话、一段景或一个细节,都能使读者反复回味,产生丰富的联想。我们把能使读者再三回味、反复赏析的结尾方式叫启发联想结尾法。
启发联想结尾法的突出作用是充分调动了作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参与作品的再创造。不同的读者在感受和理解作品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作品结尾的启示,自由地联想,以自己的阅历、知识和欣赏水平去补充、丰富作品结尾没有言明的意思、形象,从而获得艺术创造中的享受,同时也丰富充实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启发联想式的结尾,往往在结尾处设置一些空镜头,设置一些悬疑或者朦胧的细节,留待作者去品味、去联想。
启发联想的表现方式很多,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空白式
在文章的结尾处留下一点空白,让读者在空白处去推测、想象、回味。
例如:《蚶子》一文的结尾:
晓华一下愣住了……
炉子上的水烧开了,蚶子该下锅了……
这篇文章以空白式启发联想结尾。作者在结尾处只留下一个人物的神情和一个细节,而让读者从这空白中结合实际可能的情况去联想、回味……
2.喻意式
在文章的结尾,用具体形象或具体细节来表现较为复杂抽象的思想和感情。它不以明确的语言揭示思想底蕴,而是隐含深意,朦胧模糊,促使读者想理出个头绪,琢磨出个究竟,从而使文章显得意味深长,含蓄隽永。
例如:
不知车里人多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车窗上的冰屑化了,成股地往下流……
这篇文章就是喻意式联想结尾的。
3.悬疑式
即在文章结尾处设置一个有关情节或人物问题不作交待,而是需要读者设法解决或者提出解决意见。
例如:《一元.百元》结尾就是悬疑式的联想结尾。
商店里的霓虹灯亮了,照亮了我的脸。
难,真难啊!
启发联想式结尾的表达方法不止以上三种,但是只要在结尾处留下可供读者联想的空间,激发读者的创造性思维,能令读者反复回味、咀嚼,就算成功了。
三、结章显志
结章显志是文章结尾常用的方法。就是在文章结束时才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现出来,或者是在文章即将结束时才将写作意图交待清楚,所以人们把这种结尾方法也称为“篇末点题”。
运用结章显志法结尾,可以增强作品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给读者以“画龙点睛”式的艺术享受。
结章显志的文章结尾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志”要鲜明有力。
“志”既是体现全文中心主旨的,就不能含糊其词,要立场鲜明。
2.“志”的显现必须以前文为基础,有感而发,自然贴切,不可泛泛而谈,无病呻吟。
3.显现“志”的语言要精练、概括。
文章的语言必须高度凝练概括,言简意明,不可拖沓啰嗦。
例如:奉献不是为了索取,奉献应该是自觉的,我们要从现在做起,让奉献这棵常青树,永远葱茏,繁茂。
这就是结章显志的结尾。
四、意外结局法
意外结局法,是叙事性文章结尾常用的一种方法。所谓“意外”,就是出乎意料的意思。这种方法常常在文章即将结束时,陡然出现一个转折,出乎读者意料,随之嘎然而止,从而使读者震惊,进而回味、想象。
成功地运用这一结尾方式,其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1.使平淡无奇的作品陡然异峰突起。
2.留下具大的思维空间,使读者对作品的情节重新认识,重新品味。
3.正是由于结尾这种一百八十度的急转,作者才体会到作品的意味深长,由此得到美好的艺术享受。
在具体的写作中,意外结局有下面三种表现方法:
1.结局的转折由人物语言或人物对话完成。
2.结局的转折在人物无言的行动中完成。
3.结局的转折在事件的突变中完成。
总之,一篇好的文章,开头重要,一个精彩的结尾,更能对全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写文章时,应注意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结尾,才能使文章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获得美好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