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8-10-21于艳华
于艳华
纵观当前中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正是学习兴趣深化阶段。绘画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美术教学中,如何依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绘画的魅力,来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绘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画的境界,这是每位美术教师应不断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下面就结合美术课堂教学来谈一谈如何点燃孩子们的艺术火花,让学生爱上美术课堂。
一、让多媒体走进课堂,创设学习情境
首先学生认识美术主要是依赖视觉的感知来完成。学生要感受美术的美,就必须投入到美术中去,随着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展开丰富的想象,并积极参与,进而产生愉悦的学习情感。如《格日尼卡》这一课,运用多美丽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画家创作背景,作品原型通过媒体展现在学生跟前,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参与到美术活动之中来。其次,电教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实践的操作中搭上桥梁。它声形并茂,色彩艳丽,生动直观,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让学生留恋、向往。再次,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课题需要学生走出教室,实地写生,如《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一课,如果教师只在教室中讲,该画哪些部分是画面需要的、哪些不需要等等,这样就是闭门造车。要让学生去实地走走看看,感受一下校园环境、操场、教学楼及往日熟悉的地方,现在要学生用画家的眼光去感受它,感觉生活一下子是一幅完整的画。学生在走进环境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感悟能力增强了,绘画能力提高了。
二、在细微之处寻找创作的源泉
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生活的密切接触、认识、体验,就如同盲人摸象,根本不能理解事物的构造、形象,又何谈有新的创造呢?在教学中,我们往往被纯技能、技巧的追求的所垄断,并将此放在教学目标之首位,用它作为衡量美术学科成与否的标尺,在这样一种教学动机的指导下,学生就会跟在教室后面去模仿,他们观察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一切很难找到答案。生活处处有美,艺术就善于从生活中捕捉。而孩子们还不是艺术家,就像一头刚刚学习捕食的小狮子,还必须在母狮的循循善诱下学习捕获,掌握时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正處于发展阶段,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室的引导、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并从中捕捉到美,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以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三、设计情趣教学设计,增强情趣教学的趣味性
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中不难发现,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使学生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使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激起美术创作的兴趣,简短课堂绘画能力培养
“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充分把握好兴趣和参与这一对孪生姐妹。
美术这门学科,从总体上看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科目。但具体到每一个学生对这节课有没有兴趣、感情有多深、持久性有多长,就要看老师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激起学生创作的兴趣。
五、激励学生用信心架起成功创作的桥梁
自信心是一个人十分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人有了自信心,不论在学习、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将成为强者。因此,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传统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主,忽视学生的“学”,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教师单一地传递知识的过程。学生被动地适应教师的教,成为接受现成知识的“机器”,体会不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因此美术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美术,尤其对于个别美术素质不佳的学生,应多采用语言性和非语言性两者结合的评价形式,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不要忽视他们在美术表现中的微小进步或参与行为,寻找一切机会表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美术课上,我经常发现,学生的创作各有其独具魅力的地方,尽管有些创作上比较欠缺,但是,当你换一种角度去欣赏的时候,会发现,它也是很完美的。我看到这样一个学生,他的写生作品总是和实物相差甚远,有时还遭到同学的嘲笑。他害怕上美术课,害怕自己的画被人看见。其实,哪个孩子不想表现自己、展示自己,享受成功,这是孩子的天性。于是,我给他看了一张“凡高的自画像”。于是,那个孩子自信的举起了自己的“印象派”,这至少是个好的开端。
总而言之,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都不喜欢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充当知识的容器。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把学习美术内化为自我的需要,自觉地接受美术的熏陶,从而领悟美术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借助美术的神奇力量,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教学中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形式来诱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变“要我画”为“我要画”,让学生画得主动、画得积极,才能使学生的绘画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中小学美术学科特点,精心设计教法,充分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努力调动学生的绘画积极性,创设和谐、民主、快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才能在乐趣中步入乐画的天地。
同时,教师的素质也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这就要求我们像学生一样不断的去学习,去多接触新鲜的事物,不断去充实自己,俗话说艺不压身,你有一瓶水才能给学生半瓶。所以教师的素质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有良好素质的教师,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扎实,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对自如。作为一名高素质的教师要像一台钻井机一样去挖掘学生的潜能,学生的潜能非常大,取之不尽。作为学生走上美术创作之路的启蒙者,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用真诚去点亮孩子心灵的苍穹,燃起艺术的火花,使他们在人生的这段行程中,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个性,激发兴趣,展现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