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小品及其植物配置研究
2018-10-21施晓东
施晓东
摘 要:本文对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园林建筑小品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小品的成功运用,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形式、内容、体量等而且其所处环境的协调,园林建筑小品与植物配置的合理性有关。
关键词:园林建筑小品;植物配置
1 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的地位与作用
1.1 组景作用
在园林造景中,建筑小品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具有很好的组景作用。园林小品作为园林空间的点缀,体量虽小,但在园林造景中可以起到很重要作用,如各种造型新异的围栏、圆凳均在一定的特殊环境条件下与其他景物一起共同组成新的园林艺术效果。
1.2 烘托主景
园林中主景是在一定特殊的环境条件下独立存在的,其景观效果必须以一些作为配体的配景作为衬托。作为园林建筑的配体,园林建筑小品具有很好的烘托作用。如园林中的园灯对园林建筑轮廓的烘托作用就属于此种类型。
1.3 造景作用
在园林造景时,设计者常常使用建筑小品把外界的景色组织起来,使园林意境更为生动画面更富有诗情画意。如颐和园邀月门附近的景墙上开设了许多造型各异的漏窗,游人漫步在廊间,窗外昆明湖和湖中岛的景观隐现其间,为游览者提供了一幅幅生动的立体画面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视线。作为主景一些园林小品在园林中常作为重要的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1.4 装饰作用
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景观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装饰作用常见的园林建筑运用小品进行室内外空间形式美的加工,如各园路的铺装造型独特的花窗等,可用来提高园林艺术的价值。
2 园林建筑小品可分为四种类型
服务小品;装饰小品;展示小品;照明小品,而建筑小品与植物一起配置,处理得当,不仅可以获得和谐优美的景观,而且还可突出单体达不到的功能效果。
3 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及方法
3.1 配置原则
(1)整体优先原则。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城市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把握好它们与城市园林的关系,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在城市建设中可以回味历史,保障历史文脉的延续。
(2)生态优先的原则。在植物材料的选择、树种的搭配、草本花卉的点缀,草坪的衬托以及新平装的选择等必须最大限度地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为出发点,也应该尽量多地选择和使用乡土树种,创造出稳定地植物群落;充分应用生态位原理和植物他感作用,合理配置植物,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
(3)可持续发展原则。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按照生态学原理,在充分了解各植物种类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科学搭配,使各植物种和谐共存,群落稳定发展,达到调节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关系,在城市中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4)文化原则。在植物配置中坚持文化原则,可以使城市园林向充满人文内涵的高品位方向发展,使不断演变起伏的城市历史文化脉络在城市园林中得到体现。在城市园林中把反应某种人文内涵、象征某种精神品格、代表着某个历史时期的植物科学合理地进行配置,形成具有特色地城市园林景观。
3.2 配置方法
所谓近自然式配置,一方面是指植物材料本身为近自然状态,尽量避免人工重度修剪和造型,另一方面是指在配置中要避免植物种类地单一、株行距地整齐划一以及苗木的规格的一致。在配置中,尽可能自然,通过不同物种、密度、不同规格的适应、竞争实现群落的共生与稳定。
4 园林建筑和植物配置的关系
4.1 园林建筑对植物配置的作用
园林建筑为植物提供基址、改善局部小气候。建筑的外环境、天井、屋顶为植物种植提供基址,同时,通过建筑的遮、挡、围的作用,能够为各种植物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4.2 植物配置对园林建筑所起的作用
植物配置使园林建筑的主题和意境更加突出,依据建筑的主题、意境、特色进行植物配置,使植物配置对园林建筑主题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
4.3 不同风格建筑的植物配置
中国古典史家建筑的植物配置中国古典皇家园林(如颐和园、圆明园、天坛、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等)为了反映帝王的至高无上、威严无比的权利,宫殿建筑群具有体量宏大、雕粱画栋、色彩浓重、金壁辉煌、布局严整、等级分明的特点,常选择姿态苍劲、意境深远的中国传统树种,如白皮松、油松、等作基调树种,且一般多行规则式种植。
江南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植物配置江南古典私家园林小巧玲龙、精雕细琢,以咫尺之地”进“城市山林”,建筑以粉墙、灰瓦、栗柱为特色,用于显示文人墨客的清淡和高雅。
寺院、陵园建筑植物配主要体现其庄严肃穆的场景,多用白皮松、油松、圆柏、国槐、七叶树、银杏,且多列植和对植于建筑前。
现代建筑的植物配置现代建筑造型较灵活,形式多样。因此,树种选择范围较宽,应根据具体环境条件、功能和景观要求选择适当树种。
欧洲风格建筑的植物配置一般多行耐修剪、整形树种,如圆柏、侧柏、冬青、枸骨等,修剪造型时应和整个建筑的造型相协调。
4.4 不同建筑单体的植物配置
公园的入口和大门的植物配置,入口和大門是园林的第一通道,多安排一些服务性设施,如售票处、小卖部、等侯亭廊等。入口和大门的形式多样,因此,其植物配置应随着不同性质、形式的入口和大门而异,要求和入口、大门的功能氛围相协调。
亭的植物配置园林中亭的类型多样,植物配置应和其造型和功效取得协调和统一。从亭的结构、造型、主题上考虑,植物选择应和其取得一致,如亭的攒尖较尖、挺拔、俊秀,应选择圆锥形、圆柱形植物,如枫香、毛竹、圆柏、侧柏等竖线条为主。
5 园林植物与建筑小品的配置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5.1 植物配置突出建筑小品的主题
在园林绿地中,许多建筑小品都是具备特定文化和精神内涵的功能实体,如装饰性小品中的雕塑物、景墙、铺地,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表达了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5.2 植物配置协调建筑小品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建筑小品因造型、尺度、色彩等原因与周围绿地环境不相称时,可以用植物来缓和或者消除这种矛盾。
5.3 植物配置丰富建筑小品的艺术构图
一般来说,建筑小品特别是体量较大的休息亭、长方形的坐凳、景墙等的轮廓线都比较生硬、平直,而植物以其优美的姿态、柔和的枝叶、丰富的自然颜色、多变的季相景观可以软化建筑小品的边界,丰富艺术构图,增添建筑小品的自然美,从而使整体环境显得和谐有序、动静皆宜。
5.4 植物配置完善建筑小品的功能
好的植物配置不仅起到美化建筑小品的作用,而且还可以通过配置更加完善建筑小品本身的功能。如指示小品(导游图、指路标牌)旁的几棵特别的树可以起到指示导游的作用;在廊架上以攀援类植物栽植,更加完善了廊架蔽荫的效果和功能。
参考文献:
[1] 周初梅.园林建筑设计与施工.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吴为廉.园林建筑工程与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3] 彭振华.城市林业.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4] 宋晓虹.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与文化原则.贵州:农业科学出版社,2002.
[5] 严玲璋.努力创造有利于城市生态质量的绿色空间环境.北京:中国园,1999(1).
[6] 王树栋,马小燕.园林建筑.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7] 雷一东.园林绿化方法与实现.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