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制梁施工中智能张拉技术的应用研究

2018-10-21黄锐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13期
关键词:应用研究

摘 要:在信息技术在高速的发展时代里,各种智能技术被大范围的应用到各个行业中。当前在预制梁施工中,因为预应力的张拉控制而造成的问题不断增多,这就严重影响了桥梁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将智能张拉技术应用到预制梁施工中能够精准的把控张拉力的施工,降低或者是避免由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误差,进而让建筑业的稳定性提升。本文分析了预制梁施工中智能张拉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预制梁施工;智能张拉技术;应用研究

1 前言

预应力张拉施工是预制梁的受力核心。以往的预应力张拉施工由于人为因素使得在施工中存在很大的误差,无法有效确保预制梁的预应力能够完全符合施工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出了智能张拉技术,其就是通过应用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取代人工手动控制,对钢绞线进行张拉施工。其稳定性以及精度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可以精确的施加压力,就是对理论伸长量进行校验审核,进而让张拉实现同步、对称、双控,能够降低由操作失误而出现的损失,张拉完成后可以自动的形成建筑参数报表,这可以有效的防止出现数据造假等问题。

2 预制梁施工中智能张拉技术施工注意事项

2.1 智能张拉技术所需设备

在预制箱梁的施工过程中,智能张拉使用到的双油路是油嘴、主控泵站、副控泵站和千斤顶依照一定的标识进行衔接。如果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发现了其中一个部分接反了,那么千斤顶很容易会在施工过程当中产生损坏的情况,同时对相关施工人员的安全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张拉过程当中所选用的设备需要依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的具体配置来进行实施,否则会严重影响到施工过程当中,预应力分析的准确性。

2.2 智能张拉施工注意事项

(1)在检测同体预制梁试块是否合格的过程中,如果产生了张拉力施工锚垫板或者底部的混凝土开裂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了混凝土铺垫的密实程度,垫板在施工过程当中很容易产生位置上的偏移情况,导致锚垫板与预应力的孔道产生不垂直或者是螺旋筋的位置测量误差,这些不良状况都会造成一系列的施工安全事故的产生。要想对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就需要通过钢绞线的放张来进行处理,对于部分混凝土损坏的情况,则可以使用环氧树脂来对其进行修复即可,如果在填补的过程当中,使用的是2cm厚度的钢板来替代锚垫板,则很有可能造成实际的张拉力超过了100%,但是在对这种材料实施张拉和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的保证张拉不能超過相应的标准的原则。所以说,在此过程当中还需要充分的注意混凝土可能产生流动性或者是和钢筋之间存在契合度方面的问题等,

(2)在实施张拉的过程当中,容易使得混凝土上面部分产生裂缝,这种裂缝情况常见的设计值保持在70%~100%之间,同时这种裂缝很容易使千斤顶油嘴出现损坏,这种情况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形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实施智能张拉技术当中,对预知箱梁施工过程当中需要充分的保证混凝土的施工强度,不能再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产生漏浆、漏振或者是漏筋的情况。要是存在异常的施工现象之后,需要及时的停止施工。

2.3 张拉中预制梁的各参数允许偏差范围

针对预制箱梁的施工过程当中产生的张拉参数的计算分析,钢绞线的实际伸长量超过了理论长度的将近60mm之后,在此之前需要对钢绞线的性能实施全方位的测验,同时还需要有效的检查智能张拉机以及千斤顶的编号,是否和相关的操作人员手中的数据保持一致性,对张拉过程中各个环节必须要保证符合要求,再正式的进行张拉,在进油和回油的过程中产生的速度、压力升降,这些数据源在传感器上的读数应呈现平稳、均匀一致,保证施工的整体有效性。

2.4 张拉设备的安装

这一环节是智能张拉施工中的重点环节,这就需要依照预制梁施工的要求,还需要依照设计要求,让混凝土强度要达到设计要求中的百分之八十五之上,混凝土的张拉时间也满足设计条件,都满足这两个条件之后才能开展预制梁的张拉施工。另外,在正式开始张拉施工前,还需要对构件的强度进行回弹试验。将采集到的数据和实验试块数据进行对比,明确都满足设计以及规范的要求之后才能进行施工。在安装千斤顶前,要先将钢绞线安装好,和油管要连接好,且将油泵的电源以及油表按照要求接好,再准备进行施工。

2.5 做好张拉质量的控制

第一,需要明确预应力管道的位置,这需要依据坐标定位来实现,将管道固定牢固,通常在固定中会使用定位筋来实现。在钢筋位置和预应力管道产生交叉的情况下,就需要对钢筋的位置进行小幅度的调整,确保管预应力管道位置的精确;第二,预应力张拉完毕后需要对孔道进行压浆施工,这需要在两天的时间内完成,速度越快越好,避免钢绞线生锈;第三,在混凝土浇筑前中需要保持波纹管的密闭性,避免浇筑的过程中因水泥进入预应力管道导致堵塞;第四,需要认真的依据设计要求以及智能张拉的流程明确张拉的顺序,在张拉施工中要做到均匀、同步以及对称,确保箱梁的每个部分都受到均匀的力,确保安全的施工。

3 智能张拉技术的优势

和传统的张拉技术相比,智能张拉技术要更具优势,这主要体现在张拉数据精准,这样能够更加精准的控制预应力,对张拉数据进行实时的检测。自动化的控制减少了人为的误差和提高了施工人员安全保障,如果在张拉过程中出现了异常情况能够及时自动的进行警报等。智能张拉技术可以实时对施工现场的张拉数据进行存储,这样就给查询数据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还可以对张拉数据进行实时导入,能够实时的将应力梁施工中的相关工作数据以及参数都体现出来,进而最大化的对施工质量进行保证。另外,智能张拉技术具备自动备份的功能,可以防止数据出现丢失的问题。而传统张拉技术在施工中就无法确保施工的精准度,存在较大的误差,智能张拉技术在预应力控制方面很精准,能够将误差控制在±1的范围中。另外,实践中钢绞线的伸长量在设备进行收集完成之后也可以将数据自动传送到计算机中,接下来计算机就可以判断实际的伸长量,进而保证伸长量控制在标准的范围中,这样能够同时对预应力以及伸长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使用智能张拉技术还能够将各种因素对施工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包括人文因素、环境因素等,进而保证高效的进行施工。下面能够看到传统张拉技术和智能张拉技术的对比情况。

比较点:传统张拉技术&智能张拉技术;

张拉力精度:低,约为±15%&高,约为±1%;

对称同步:人工操作,同步的精确度较低&同步精确度高达±2%,能够做到对称张拉;

回缩量测定:不能对锚固后的回缩量进行准确的测定&能够对锚固后的实际回缩量进行准确的测定;

伸长量测量与校核:人工测量,及时性和准确性差,无法及时的进行校核,无法规范中规定的“双控”&自动测量,及时且准确,能够及时的进行校核,可以同步控制实张拉力,真正实现“双控”;

预应力损失:张拉过程预应力损失较大&张拉过程规范,损失小张拉记录:人工记录,可信度低&自动记录,能够对张拉过程进行再现。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预应力施工是预制梁施工中的核心环节,其张拉工序施工质量会对桥梁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所以,需要加强对智能张拉技术的应用,按照其施工流程进行施工,确保能够将其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确保桥梁道路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史立恒.预应力智能张拉与压浆技术在T梁施上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

[2] 张天科,张俊虎.张拉压浆双智能设各在预制T梁施上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

[3] 王晶龙.预应力智能张拉技术在预制小箱梁施工中的应用[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4] 郑建东.智能张拉技术在预制箱梁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

作者简介:

黄锐(1983-),男,重庆大足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路桥工程。

猜你喜欢

应用研究
云计算虚拟化技术在电信领域的应用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旅游管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无线传感器网络优化的应用与研究
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空域分类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