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条街
2018-10-21皇甫琪
皇甫琪
我们这条街,最初叫建北街,现在叫建筑中巷。二十六年前,我住到这条街上时,这里才刚刚有了点街的影子。那时候,街两边的建筑参差不齐,断断续续;中间的道路宽窄不一,路面坑坑洼洼,还不怎么畅通。沐浴了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们这条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人们一谈论起这条街,都会由衷地感叹:你们那条街,真繁华!
是的,我们这条街可以用4个字来概括:繁华,便捷。方便到什么程度?用一位大嫂的话说,就是“坐上锅出来打油也误不了回家炒菜。”
我们这条街,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镇子。街的两端连接着大道,中间是个十字,街的两边有六七个居民小区,人口达数万之众。
我们这条街,全长大约700米,南面通往西矿街,有4趟公交,分别是875路、834路、7路和17路;北面连接西铭路,也有4趟公交,分别是16路、67路和847路和874路。假如你要去西铭矿,16路公交终点站那儿,还有303路。那是去西铭矿区的专车。
我们这条街上有农业银行,街口和永昌丰超市门口各有一家药店,南边不足300米便是西山煤电总医院。
长居此地,经常和街上的各种人打交道,久而久之,便认识了他们中的一些人。
夫妻饼子店
现在做买卖的,以夫妻居多,这家饼子店也不例外。原来这家饼子店在十字交叉处往东一点儿,后来到了正街的临街店面,面积大约在十五平方米左右。
门的一侧有个广告牌,写着三角饼。以前一进门左边窗户下是汽油桶做的炉子、白花铁皮做的面案,男人就站在案子前面熟练地揉面,擀面,卷面,摔面,女人把做好的三角形状的8个饼子在铁鏊子上摆成一个圆,接下来用刷子给饼子抹油,翻饼子,然后揭开放在火上的鏊子,把饼子摆在炉膛里,过一会儿,再把炉膛里的饼子翻个个儿,等第二次打开炉膛时,饼子便成了,暄暄的,黄黄的,周身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味儿。女人往外拿饼子的时候,嘴里呼呼地吹着,有时还轻轻地拍着手。现在炉子改成了用液化气,因为焦炭污染空气,不让再用。这夫妇俩的年龄大约在五十左右,育有一儿一女,现在女儿已经嫁人,儿子正在读大学。他们的饼子店从开张到关门,门前几乎都有人在排队等候。多的时候,有十几个人!一年四季,天天卖两袋面的饼子。有个女同志说,她为了买这家的饼子,最长等过两个小时!
海君摄影
这家照相馆不叫照相馆,用了一个时尚的名字,叫海君摄影。
不管叫什么,这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是件好事。不说其他,首先方便了许多。现在人们经常出门,差不多家家都有个照相机,孩子做满月、过生日,老人们做寿,大人们出去旅游,都要照几张相,如今门口有了照相馆,冲洗照片、照相方便多了。
进了照相馆,看到的是一张熟面孔。一聊,才知道曾经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不用说,就更增添了几分热情,多了几分亲切,于是,就成了这里的常客。有事来办事,没有事就聊聊天,叙叙旧:张三如今在哪里,李四能开多少钱,王五退休后又去小煤窑打工,赵六得了不治之症病……
时隔不久,照相馆又增加了新的服务项目,打字、复印、传真。这于我来说,更是个好事。尤其是我的打印机坏了的那段时间,照相馆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地方。我把文稿拷贝在U盘里,拿到照相馆,用不了多一会儿工夫,文稿就清清楚楚整整齐齐给印出来了,然后他还给装订成册。
其实,照相馆方便了许许多多的人,我只是其中的一个。
这次写文章,我再次到了海君那里。一进门,他爱人就问,老皇,有什么事?我说找海君谝谝。当海君听说我是来了解我们这条街的历史时说:你可算找对人了!
海君说,1957年9月28日,他们全家从东北坐最后一趟专列来到了太原。当时太原的火车站还在正太街对面。他爸爸单位的卡车连人带东西把他们拉到了这个地方,也就是后来的建筑街,单位在那个地方盖了近百栋排房。
海君1958年上的学,这儿原来是山西煤矿建筑公司子弟中小学。最初是一条沟,里边都是荒地,有不少坟墓。后来成为北寒地区最大的住宅区。因为是57年盖的,就取名五七小区。登记户口时叫建筑街。
那时,东北基建局矿井基建处来了一千多人,几十辆10轮大卡车,浩浩荡荡。那卡车是缴获美国的装备,全给了基建处。当时煤炭部的部长是钟子云。他们那批人来了之后成立了新单位,就是前面说的山西煤矿建筑公司。
海君1969年参加工作,在官地矿采煤二队,采的是三尺煤,其实平均高度只有七十厘米。我们俩在一个队,不过,我上班的時候,他已经调走了。
海君从12岁就开始学习摄影,1974年调到太原合成纤维厂后成为专职摄影师。1995年他病退,因为没事干,就捡起了老本行。他说,现在西铭矿的412、413小区原来都是北寒村的地。经过20多年的时间,这条街逐步形成了规模。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412家属区路两边盖了门面房,开始出租、招商,再往后又修了柏油路。近年,市场对这里进行了几次整顿改造,让这里的路宽了,街道干净了,商铺整齐了,因此,这里也更繁华了。
老南粮油店
在我的印象里,这家粮油店叫小南粮油店。今天再看时,那粮油店换了名字,成了老南粮油店。仔细再看,当年的小南头发花白,包括他女人的头上也出现了一根根白发。当我把这个变化告诉他们时,女人说,我们在这儿干了26年了!
26年,九千多个日日夜夜,不知不觉,无情的岁月在人们的脸上刻下了一道道印记。
我也在这条街上生活了26年。也就是说,这条街上的门面房刚刚盖好,他们夫妇就来到了这里。现在,许多地方的粮油店都是文水人开的。他们互相拉引抱团,利用改革开放的契机,把粮油生意做到了全省,甚至走出了娘子关。小南和妻子来这儿时,妻子才21岁。当时他们已经有了两个女儿,为了生活,也是为了逃避计划生育,他们把不满一岁的小女儿留给父母,夫妻俩带着两岁的大女儿来到这里,用借来的7000块钱租了这间门面房,做起了粮油生意。这间门面房上面的面积为9平方米,地下室刚7平方米,一家3口就在7平方米的地下室住了6年。当时每月的租金为160元,现在涨到每年2.5万。1999年,他们的儿子出生。儿子出生后,他们就在附近的点式楼租了一套40平方米的楼房,房子在一层,虽然小点,但比原来的大了许多。关键是有了自来水,有了煤气、暖气,做饭再不用生火劈柴。在那里,他们又住了8年,到2004年,他们终于在北寒小区花30万元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楼房。
开了店的第二年,他们的粮店就采取了送货上门的服务策略。开始是手提肩扛,后来用自行车,再后来用电动车三轮车。电动车三轮车不让用之后,就改用摩托三轮车。他们送货的范围挺广,西到杜儿坪矿,北到风声河,南到西华苑。这些人家好多都是回头客,原来都住在这里,后来搬走了,但还是来他家买粮买油。有一家住在下元的原上原小区,但还要开车回来买东西。说是惯了,其实就是一种信任。
我问老南的女人,这些年来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她说是累。真的是含辛茹苦。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不管春夏秋冬,也不论刮风下雨,为了生活,天天如此。在老家时,因为老二的出生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每年还得缴罚款。一年3回,每次700。他们家里就老南一个人有地。记得大队广播里要罚款,家里没钱,就上房剥玉茭,卖了缴罚款。她说,我们出来像逃难似的,跟超生游击队里演的一模一样。好在遇上了改革开放,现在终于熬出来了。说到这儿,女人的眼圈红红的。“当时,因为没钱,一年也不回家。一是不敢,怕人家计划生育的抓,再一个没钱,回不起。自从有了儿子,儿子给我们带来了福气。那一年,正赶上西华苑盖楼,我们揽了一笔买卖,给那里送粮,大批量的送,一年挣了一万多块钱。那时候心想,我要有一万块钱,什么也不干了,就可以回家享福了。可是,人心不足。当我们真的有了一万块钱,却舍不得走了。干了一年又一年,一直干到现在,恐怕还得干下去。不过,现在不会像原来那样拼命了。想当年,除了卖粮卖油卖调料方便面,我还稍带卖面条,卖菜。雨下得那么大,没穿袜子,脚上套个塑料袋,可受罪来。现在卖多少算多少。我家两个姑娘大专都毕业了,大姑娘已经结婚成家有了孩子,二姑娘在外边经营着一个饭店,儿子今年考上了大学,前几年我们已经给他在奥林匹克公园买了房子。当初我们做生意,顾不上管孩子,没尽上责任。”
卖水果的小李
老南粮油店的北边,是老智熟肉店的连锁店。我现在要讲的不是那家熟肉店,而是在熟肉店门一侧卖水果的小李。不过,因为占的是人家熟肉店的地方,每年要交5千块的费用。这对于两家来讲,都有好处。熟肉店也是租的房子,一年得交3万元的租金,利用空余的地方收点费,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而小李占的那块地方虽说在外边,风吹日晒,但租金便宜。两家可以说是各有所得。其实,像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那家卖油糕的汾阳家,是把自己租的门面原价转包给一家卖女装的,自己在门面房前面摆一个玻璃柜台,继续卖他的油糕。他说,现在没有负担,感觉很轻松,挣多少算多少。
小李的水果摊有苹果、香蕉、橘子、橙子、猕猴桃、红枣、椰子、葡萄……其实,这些水果品种也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他们要根据节令随时变换、调整。
小李今年42岁,和丈夫同属河南商丘人,过去在家里种地,十年前来到这里。她有三个孩子,和老南一样,两个姑娘,一个儿子,不过,她家的孩子比老南家的要小好几岁。大女儿上高一,二女儿念初一,儿子最小,上五年级。我见过小李的老公,长得壮壮实实,小李如果有事不在,那个水果摊上一定是她的老公。如果小李在,她的老公就开着三轮车在外边走街串巷卖,为的是多挣几个。他们租的住房在一家澡堂附近,一年一万二千元,加上5000元的摊位费,共一万七。花费最大的当属三个孩子。尽管现在说是义务教育,不收费,可这费那费,一年下来,全家人的开销不少于5万元。现在挣的钱,刚够这些费用。
我常常在小李那里买水果。我看重的是她的善良、诚实。有时候我带着其他东西,就让小李帮我挑,发现她挑得比我细得多。我买水果时常问她,这个好不好吃,那个新鲜不新鲜。她总会如实告诉你。就冲这一点,只要她的水果摊上有的,质量也还可以,我就不会到别处买。因为,在她这儿我觉得放心。
关于回家,和老南一样,除了非回不可,能不回就不回,能少回决不多回。事实上,对于有故乡的人来讲,那是个常回常新百看不厌的地方。但回家也得有条件。但凡回家,不光耽误生意,还得花费。小李说,不怕你笑话,我基本不买衣服,就拾别人的穿。
小李的姐姐姐夫也卖水果,他们的摊位在街的南端,位置非常好,生意也红火。不过,也是在这里租房住。
小李的态度好,说话随和,这一条很重要。比如香蕉,你買3个也行,5个也行,顾客要几个她就给割几个。她说,人家花钱买东西,图的就是舒心,谁愿意花钱买不痛快?
十年前刚来这儿时,他们住在铁路下面的小平房里,她说那房子还不如老家的猪圈。全家五口人挤在一间二十多平方米的烂平房里,没有钱,常常去菜摊捡人家剥下的菜叶子。为什么来这里?就是因为在老家打工孩子没人管,农村的教育也不如这儿好,为了孩子们,才拖儿带女来到这里。在这儿全家人都在一个地方,大人孩子在一块,苦点累点也安心。
东北豆腐
我们这条街上,卖豆腐的少说也有十来家,但像这家天天有人排队买豆腐,还真是独一份。有一回,我专门排队买过她家的豆腐,想尝尝她家的豆腐究竟与别人家的有什么不同,引得人们天天排队。等我买回去一炒,那豆腐果然柔软劲道,闻起来有一丝淡淡的卤水味,吃到嘴里光滑可口。至此,我很少再到别的人家去买豆腐,除非她家卖完或者没开门。昨天来到这里,见豆腐摊前排着一长溜人,数数竟然有13个,于是便决定去前面转转,返回来也许人就少了。大约过了一刻钟,等我返回来,那儿依然排着一长溜人,再数竟然还是13个人!于是,我只好老老实实排到了第14位。
这家卖豆腐的是一位30多岁的少妇,来自沈阳,在这条街上卖了11年的豆腐。其实,她家的豆腐生意好跟卖豆腐的少妇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因为人家的豆腐做得好。
年轻的创业者
这是一家刚刚开张一个月的小吃店。店主是两个85后年轻人。他们是同学,发小,一个姓王,另一个姓张,都戴着眼镜,都来自山西的吕梁。小王在此之前就是卖小吃的。一次,他在孝义发现一家酸辣粉店的生意特别红火,就萌发了想开一个的想法,先去总部学习,再然后和同学一起投资开了这个加盟小店。
几天前我吃过他家的酸辣粉,那粉挺可口,我还要了一个夹肉馍,一共14块钱,中午饭就OK了。这家酸辣粉店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手工制作,现做现卖。我在那里几次看小张捏馍,把和好的面揪成大小相等的面团,用两手捏成桃子形状,再用手指在底部套个洞,然后摆在案子上,过一小会,再把那个桃子形状的面团压成饼状,用擀面杖擀薄,最后放进烤箱烘烤。
我也仔细看过酸辣粉的制作过程。先在一个盆子里打好芡,然后放入红薯粉面,不是一次放够,而是分好几次。和面时两手交叉,让面在盆里不断变换位置,这样才能把面和得均匀。漏粉时,只见他左手端着盛满粉面的漏勺,用右手轻轻地拍打,直到那粉面从漏勺下面的眼里漏出来。待那漏下来的粉丝符合要求时,用刀把面切断,随之把漏勺移到不锈钢锅的上方。这时,小张左手端着漏勺,右手弯曲的手指轻轻地敲打左手大拇指根部,头向右边歪着,两眼盯着那如香火般粗缓缓进入水中的19根粉丝。等桶内的粉丝盘成一坨之后,便切断漏勺下的粉丝,盖上锅盖,打开天然气阀门。几分钟后,那粉丝就在沸腾的水中熟了,这时候,小张用笊篱把锅里的面捞进一个凉水盆中,然后再由小王分成一份一份,搁在一个盘子内,每份半斤。这些称好的粉条晾上一会后,就端进里边,由里边的人配菜加汤。整个过程近15分钟,一次可做20碗左右。
我那天是把酸辣粉和夹肉馍带回家里吃的。吃饭时,发现那装粉的桶和包饼的袋子上都有标记,于是在吃完后便开始浏览那些简介。
原来,这家小店卖的酸辣粉叫“杜老二酸辣粉”。杜老二酸辣粉麻、辣、鲜、香、酸,油而不腻,属于纯天然绿色食品,由红薯粉芡按照最佳比例调和,秉承传统手工制作,现场和芡,揉捏,拍打制作出来的新鲜湿粉。粉条口感爽滑,软糯,极具嚼头。杜老二手工酸辣粉有独门秘方,独特口味,所有酱料是董事长杜先生不断探索研究秘制而成,所用辣椒油是选好几种上等辣椒,经过独特工艺、16种原料混合而成。香辣可口,厚重香醇。可以根据地区口味不同,吃辣程度不同进行制作调配,迅速迎合市场的需求。这种小吃酸辣可口,爽滑劲道,汤鲜味美,香飘四溢,食之回味无穷,深受大家的喜爱。
潼关夹肉馍起源于初唐。传说,当年李世民骑马打天下路过潼关,品尝过潼关夹肉馍后赞不绝口,说妙妙妙,吾竟不知世上有此美食。千百年来,潼关夹肉馍让人百吃不厌。刚出炉的千层饼里边是一层一层的,皮薄松脆,像油酥饼。咬一口,掉渣烫嘴,口感极佳。最传统的吃法是一定要用刚出炉的热烧饼夹上煮好的凉肉,俗称热馍夹凉肉。这凉肉有独特的卤肉方法:将五花肉放在装有特别配方和调料的卤锅内炖煮和浸泡,肉质细腻,芳香扑鼻,肉是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吃起来咸香可口,回味深长,堪称东方汉堡。
2011年6月,潼关夹肉馍被确定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潼关夹肉馍真的不错,那味道那口感不是我们这里的夹肉饼可以媲美的。
小张说,“杜老二酸辣粉”在山西许多地市有加盟店,像朔州、大同、长治、忻州,运城等,在太原他们是首家。
韩记大碗面
我是那天上午9点45分到的这里。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是因为一般饭店开门营业都在10点左右。进了饭店,里边就小韩一个人。见我进来,笑了笑说,早上没有饭。我说我不是来吃饭的。
一看韩记面食这个招牌,就知道饭店主营的就是面食。墙上贴的菜谱其实应该称作饭谱,上面除了面还是面。计有:打卤面、烩菜面、西红柿鸡蛋面、西红柿豆腐浇面、小炒肉炖土豆浇面、葱花汤面、小炒肉炒面、蛋炒面、过油肉炒面、尖椒肉絲炒面……
我隔三岔五会来这里吃饭。有时候中午懒得做饭了,出门走百米左右,就到了这里。我来这里大都是吃炒面、喝蛋汤。小韩做的肉炒面不错,还有那蛋汤,黄澄澄的,上面撒些绿茵茵的香菜,让人食欲大增。或者要碗清汤面,再来一个夹肉饼。那汤面尽管只是机器压的饸饹面,里面就搁点葱花,可就那点用油炸得有点焦的葱花,经人家的手,就香味扑鼻。小韩的饭店针对的基本都是外来打工者,还有少数就在附近上班中午有事回不了家或者不想回家的人们。
小韩的老家在文水下曲的石永村。他在老家上到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刚开始父亲在后王村批发粮油,他就在店里帮忙。2014年结婚后出来卖了几年馒头,刚开始在大王村,那里的房子拆了后就去了官地矿,在菜市场跟前卖馒头,因为生意不是太好,又去水泥厂卖了两年馒头。老婆生了儿子后就不干了,来到了建北,今年已是第七个年头。刚下来那几年,这儿工地多,来这儿吃饭的都是外来打工的,这儿就他一家饭店,生意不错。第一年他卖麻辣烫、夹肉饼,后来来吃饭的人反映说吃这些吃不饱,不顶饭,就改卖大碗面,这样他们能够吃饱。开始有一两种浇菜,为了适应多种人的口味,就增加成了现在的5种。顾客想浇哪种就浇哪种,想同时浇几样也行。第二、第三年生意特别火。后来,饭店越来越多,刀削面、打卤面都来了,竞争越来越厉害,生意就越来越难做了。不过,他还是咬咬牙坚持了下来。他说,干什么事也没有一帆风顺的时候,拼到最后就看你能不能坚持住。
小韩现在住的房子是2010年买的,87平方米,花了45万。房子是三室一厅。他们从水泥厂下来时住在148小区,因为小孩要上幼儿园。谁知,房主要卖房子,他们进去刚刚住了3天人家就让腾,后来就到了413小区旁边的小二楼。住了一段时间,房子的租金一涨再涨,就是在那个时候他决定咬咬牙买套房子。当时没有那么多钱,就找亲戚朋友给凑了一些。小韩说,你不知道,413跟前那小二楼,第一年房租六千,第二年就成了一万二,还没到半年,又要涨成两万。现在有了固定的房子,学校就在附近,很方便。有了固定的住处,饭店挣多少算多少。
我谈到了近年兴起的外卖。他说,我没有加入百度外卖、美团、饿了么,因为一加入,人家要抽你百分之二十。
小韩的家庭很幸福,平时妻子和他共同经营饭店。他们有一儿一女,女儿今年上初二,儿子念三年级。
我们这条街的两边商铺林立,几乎是应有尽有。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街上共有240多家店铺,50多个门类。上面提及的,只是我们这条街的一小部分。
我们这条街,在早上10点或者下午4点以后,行人、车辆会把道塞得满满的。如果你从空中鸟瞰,恐怕进入视野的全是一个个圆形的球。那个时间的街道,如丰收了的麦地,扔个草帽也落不到地上。你想想,这条街养活了多少人,你再算算又服务了多少人。所以,毫不夸张地讲,我们这条街是名副其实的西山第一街。
我们这条街,见证了太原西山矿区的发展,可以说是改革开放40年的缩影。而且,它还会越来越美丽动人,越来越繁荣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