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护理本科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的调查
2018-10-21孙丽欣姚新陈娜李明睿
孙丽欣 姚新 陈娜 李明睿
【摘 要】目的:通过调查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本科在校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并从分析其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等相关影响因素着手,调查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差异。方法:通过自制一般资料问卷和Nkongho关怀能力量表,对我校300名护理本科学生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我校护理本科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国外常模(P<0.05)。结论:我校本科护理学生整体人文关怀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护理学院应加强对护生人文关怀的培养,构建护理人文关怀教育体系,创立良好的人文氛围以增强学生的关怀意识和关怀能力。
【关键词】护理;人文关怀;本科学生
护理人文关怀即护士在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将内在的人文素养逐步转化为外在的位患者服务的行为与能力,在护理界中被认为是一种工作态度,亦或是其他相互之间具有关联的复杂性为[1]。美国普渡大学中护理系教授杜友兰对护理与人文关怀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明确说明:人文关怀为一种人特有的性质,属于伦理章程范畴,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人际关系,同时也是护理介入,可以说倘若没有人文关怀,就没有护理的存在[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文关怀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已经成为当今护理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本研究通过对我校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得出结论,期望可以为提高护理本科是人文关怀能力提供参考意见,为培养综合型护理人才打下夯实的基础。
1 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情况,按照随机便利抽样方法,选择了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2016和2017级护理学院本科的在校生,排除不愿合作的学生。样本量计算:根据问卷总数的5-10倍,共纳入300名护理学生,其中包括35名男生,255名女学生,124名独生子女,176名非独生子女和108名学生干部。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工具
调查问卷共分2个部分:1.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性别、年级和是否为独生子女等信息;2.关怀能力评价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CAI):采用具有0.925的Cronbach'sa系数和高信效度的量表。由纽约城市大学护理学教授Nkongho编制,本研究采用CAI中文版[3],其中包括三个方面:认知,耐心和勇气共37个条目。认知14个条目,即对自己,他人及周围环境的了解程度;耐心10个条目,即耐性和韧性;勇气13个条目,即积极关心自己,他人和处理未知情况的能力。采用Likert7级评分制,从“完全反对”到“完全赞同”分别赋1-7分,总分37-259分,分数越高,表示关怀能力越强;国际护士关怀能力评分标准:CA1>220.30分表示人文关怀较高,CA1<203.10分表示人文关怀较低[1]。
2.2 调查方法
由研究组成员亲自发放问卷。在问卷發出之前,向被调查者解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填写调查问卷时的注意事项。共发出问卷300份,收回3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275份,有效率91.67%。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
3 结果
3.1 我校护理本科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
结果见表一。
4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校护理本科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平均得分为189.56±19.78,认知维度得分74.85±8.36,勇气维度得分65.14±9.13,耐心维度得分58.31±6.74,虽此调查结果略高于国内学者马语莲,郭慧芳等研究,但总体来说,总分和各个维度的得分都低于国外常模,标准差相对较大,说明个体之间的人文关怀能力水平较不稳定。 大多数护生的能力还处于中等水平,高低水平的比例较小,表明大多数护理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仍有提升空间。 这表明除了在学校学习外,学生还应主动使用其他方法,如阅读医学人文书籍,撰写实习日记,组织角色模拟活动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以提升人文素养和提高人文关怀能力。
学校可针对性增加班级文化活动,建立和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进行班级集体建设,营造和谐的群体氛围,发挥群体互动效应,发挥群体向心力对成员的影响,使他们形成开朗、乐观的人格,帮助他们建立和谐的关系,并改善他们的人文关怀能力。
目前,课堂教学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所以提高护理本科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要从课堂教学开始熏陶,提倡护理教育者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不断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逐渐改善重专业、轻人文的陈旧思想与观念。例如,可以通过由教师与学生组建人文关怀小组,采取角色扮演以及情景表演等诸多活动,促进师生互动,增强彼此关怀;通过讲故事、记录关怀日记等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关注并意识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对学生产生影响,从而培养学生人文关怀的优良品质,改善传统道德品质教育中说教为主的教育弊端。
参考文献
[1]Watson J. Nursing:the philosophy and science of caring[M]. 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l979:254.
[2]杜友兰.护理理论与实务的应用[M].台北:华杏出版机构,2002:5-6.
[3]黄行芝,刘义兰,杨春.关怀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