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与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2018-10-21李金亮
【摘 要】目的:讨论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与质量控制措施。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标本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0例和实验组90例,对照组的检验样本不进行质量控制措施,实验组的检验样本进行质量控制措施,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实验组的微生物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0.05),对检测不合格的标本进行原因分析。结论: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采集不规范、样本污染、送检不及时、条码错误,经过质量控制措施干预的实验组不合适标本数明显减少,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措施;不合格
近几年,我国的医疗水平一直在不断的进步,检验科的工作量也逐渐增加,但是在检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检验标本不合适的情况,导致检验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包括:采集不规范、样本污染、送检不及时、条码错误等等,为了提高检验质量,就需要加强对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1]。为了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本次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标本180例作为研究、调查的对象,给予实验组质量控制,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标本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0例和实验组90例,其中對照组有无菌液体标本17例、分泌物标本14例、血标本30例、尿标本28例、粪便标本20例。实验组有无菌液体标本15例、分泌物标本16例、血标本328例、尿标本28例、粪便标本22例。实验组和对照组标本分类不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不合格原因分析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1)用于检验的实验室环境不符合相关检测标准,在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操作不正规;(2)在对患者进行采集的过程中,采集的方法不规范采集不规范[2];(3)在检查开始前,相关的医护人员没有交代清楚检验之前的注意事项,导致患者自行采集的样本不合适,比如尿液、粪便等;(4)在采集完标本后,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送检不及时,这也会使标本受到严重污染,比如血培养的的采血量不足,粪便检验时,粪便放置时间过长等等。
1.2.2方法
对照组的检验样本不进行质量控制措施,实验组的检验样本进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其方法为:(1)对检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为了降低不合格标本的发生率,首先要对检验人员的专业性进行提高,针对疾病控制中心相关微生物检验工作人员定期组织进行专业的培训,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评估,保证上岗的每一名工作人员都具备较高的检验技巧和职业素质,培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强检验人员的操作技能,检验工作的规范体系,对考核不合格的检验人员进行惩罚或者重考;(2)强化检验科室与临床科室之间的交流:定期组织检验人员到临床科室进行走访,听取医护人员的建议,对检验工作也是有所帮助的。此外,检验人员要对每一个检验的结果进行检查,对于临床表现与检验结果不符合的患者,要反复的核查;(3)制定质量监督管理小组,由高年资的检验人员担任,加强监督检查,对检验室的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等进行严格的监督,定期进行抽查,对于不合格样本,一定要做好记录,对原因进行分析,并上报批评[3]。
1.3观察指标
观察180例标本的检查结果,以及分析不合格样本的原因,主要包括采集不规范、样本污染、送检不及时、条码错误。
1.4统计学分析
根据观察指标统计相关数据,分别使用均数(Mean Value)加减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士s)和例(n)、百分率(%)来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将有效数据输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进行T值和X?检验,当P值<0.05时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检验不合格样本的发生率为8.89%,其中采集不规范3例、样本污染2例、送检不及时2例、条码错误1例,对照组患者的检验不合格样本的发生率为20.0%,其中采集不规范6例、样本污染32例、送检不及时6例、条码错误3例,实验组的检验不合格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明显差异存在,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值<0.05),见表1。
3 讨论
微生物的检验是临床诊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的工作范围是对血、尿、便、无菌液体等标本进行检验[4],为临床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结果,医生可以通过检验结果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这项工作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检验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合格的检验情况,我们进行综合的分析,了解到导致检验标本不合格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采集不规范、样本污染、送检不及时、条码错误等等。因此,对于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是必不可少的[5]。为了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本次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标本180例进行调查分析,对实验组的患者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实验证明,检验不合格的发生率与不进行质量控制措施的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实验组的检验不合格发生率为8.89%,而对照组的检验不合格发生率则高达20.0%,由此可以看出,对检验标本进行质量控制措施能够有效减少不合格发生率,再一次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综上所述,对微生物检验标本进行质量控制措施降低不合格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淑慧.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2):2268-2269.
[2]阿克拉依·艾力塔亚尼.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控对策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302-303.
[3]葛钰瑛.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6(13):114-114.
[4]毛炜,赖永才,刘滔等.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与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2):1860-1863.
[5]李慧怀,唐俭.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6):41-42.
作者简介:
李金亮,男,本科,检验技师,赣州市人民医院,从事临床检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