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心脏B超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8-10-21郭珊

健康周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心电图

郭珊

【摘 要】目的:探究心脏B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8月期间接收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57例,对其先后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心脏B超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数据。结果:心脏B超的左室肥厚、左房增大、左室增大、主动脉扩张以及弹性减退的检出率[(80.70%),(40.35%),(31.58%),(71.93%),(14.04%)]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45.61%),(15.79%),(14.04%),(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于常规心电图,心脏B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中诊断结果更为准确,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心电图;左室肥厚

前言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上主要以药物降压为主,但由于不按时服药、机体状况等因素影响,一些患者血压控制效果较差,长期如此极易导致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1]。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其通常表现为胸闷、气短、乏力、胸部隐痛等症状,早期的诊断对其治疗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2]。常规心电图和心脏B超作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常用的检查方式,本实验以我院2017年6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5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分析对象,探讨心脏B超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7年6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选取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显示,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4年版)中有关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3]。在本组患者中,男32例,女25例;年龄最小为41岁,最大为82岁,平均年龄为(57.86±8.49)岁;病程最短为1年,最长为26年,平均病程为(16.42±5.26)年。本研究项目均符合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条件,所有患者或其家属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帕金森综合征、依从性较差、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以及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

1.2方法

常规心电图检查:患者取平卧位,检查前全身肌肉放松,并保证安静。使用12导联心电图仪(日本光电ECG-1350型号)进行检查,走纸速度为25mm/s,增益调为10mm/mV,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对其检查结果做出相应的诊断。

心脏B超检查:患者取平卧位,检查前保持放松状态,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Acuson公司Aspen-90型)进行检查,对患者的心脏腔室、左室收缩功能、室壁厚度、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或A峰最大速度等方面情况进行检测观察。

1.3观察指标

以《临床心血管病学》内外为标准,统计左室肥厚、左室增大、左房增大、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弹性減退等发生情况的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57例患者的临床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所统计的计数资料以n(%)的形式表示,采用x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组患者中,心脏B超的左室肥厚检出率、左室增大检出率、左房增大检出率、主动脉扩张检出率以及主动脉弹性减退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细情况见表1所示。

3 讨论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由于高血压患者血压长期控制不佳所引起的一种心脏疾病,其病理生理变化主要为左室肥厚、弹性降低、舒张或收缩功能减退等,临床上以影像学检查为主[4]。常规心电图主要是记录心脏在某个心动周期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中,主要对左心室肥厚及劳损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5]。心脏B超是一种可以显示出心腔内结构、动态情况的一种检查,能够观察出检查者的心脏各个结构、心脏搏动以及血液流动等情况,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检查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在本研究中,对5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前后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心脏B超检查,心脏B超对左室肥厚和主动脉扩张的敏感性和检出率较高,常规心电图则偶尔能检出右室肥厚,对主动脉病变基本无效果。因此,检查结果显示,在心脏B超,其左室肥厚检出率(80.70%)、左房增大检出率(40.35%)、左室增大检出率(31.58%)、主动脉扩张检出率(71.93%)以及弹性减退检出率(14.04%)均超过常规心电图[(45.61%),(15.79%),(14.04%),(0%),(0%)],数据差异明显(P<0.05),即心脏B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检出率和检查准确性较高。

综上所述,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效果相比,心脏B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具有良好的检出率,能够有效检查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覃华玲, 吴巧云.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与心电图的对比观察[J].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16, 37(1):45-46.

[2]李彬, 张强, 刘成霏,等.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彩超与心电图的对比[J]. 当代医学, 2016, 22(13):21-22.

[3]陈俊枝. 6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脏B超检查结果与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对比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2(16):46-47.

[4]王友慧. 高血压性心脏病采用心脏B超与心电图诊断的对比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92):104-104.

[5]段红梅. 浅析5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与心电图的对比研究[J]. 影像技术, 2017, 29(3):14-16.

猜你喜欢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老年人体检心电图异常及相关因素分析
心电图或查不出异常
高血压性心脏病中心脏彩超与心电图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分析
X线检查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左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分析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应用意义探究
N末端B型脑钠肽原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
心脏B超和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探讨
心肌梗死与正常心电图之间的“恩怨”你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