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护理在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中的有效应用
2018-10-21赵锋婷
赵锋婷
【摘 要】目的:了解饮食护理在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对2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饮食护理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干预后患者营养状况分值明显下降,ALB、PA指标明显上升,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饮食护理干预可使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更利于病情的康复,有必要继续推广开展。
【关键词】饮食护理;溃疡性结肠炎;营养状况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一种局限在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的炎症反应,典型症状即腹泻、腹部疼痛、黏液脓血便等,大部分病患患病后均伴有程度不同的营养不良现象。基于此,我院结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实际,对其实施针对性的饮食护理,且取得了满意干预效果。现将饮食干预实施要点进行总结并作如下汇报: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7月嘉定区安亭医院接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随机选取25例作研究调查对象,其中男患者13例、女患者12例,年龄22-48岁,平均(30.2±0.6)岁,病程0.8-11年,平均(7.2±1.3)年,所有患者均满足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所提的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1],均未患其它腹部疼痛类疾病,无妊娠与哺乳期妇女。
1.2护理方法
治疗期间注重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即讲解发病机理、并发症,所用药物,用药后不良反应等)、环境护理(注重病房内温湿度的控制、定期开窗通风等)、心理护理(缓解病患精神压力,进行心理状态调整,促其以良好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以及其它多项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予以饮食护理干预,即结合病情指导其合理饮食,主要内容包括:
(1)急性发作期:在入院接受治疗的最初几日需做到严格禁食,并作静脉营养支持,满足机体生理需求。病情稍有所好转,则可从肠外营养转为肠内营养,并给予流质饮食(如蒸嫩蛋羹、米汤、藕粉、果泥、菜水等),再逐渐过渡至少渣半流质,当肠道功能进一步恢复后,则可作正常饮食,但应注意饮食清淡,且坚持少食多餐,严格戒烟戒酒。
(2)缓解期:告知病患食用少渣、柔软、清淡、营养丰富,热量充足的食物。通常能量为40千卡/Kg/日,蛋白质1.58/Kg/日。同时,需结合患者病情,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矿物质与微量元素,来补偿腹泻所致的营养丢失。另外,还需告知患者严格按照如下要点科学饮食:
①少食粗纤维食物以及经过加工处理的、较粗糙的食物,萝卜、生菜、干豆类、芹菜、粗杂粮等均需切碎蒸煮后再食。少食易胀气、多纤维食物(如西瓜、韭菜、大蒜、牛奶、碳酸饮料等);
②忌食有较强刺激性的调味品,包括生姜、大蒜、生葱、芥末、辣椒等,且不可食过冷、过热食物;
③限制油腻食物摄入,采用低脂少油烹调方法(如蒸、煮、焖、烧、氽等)。
1.3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对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营养状况以及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等指标进行比较,其中营养状况应用改良主观全面营养评价法(SGAN)由医护人员作评定,总分35分,分作4个维度,其中营养良好(≤7分)、轻度营养不良(8-14分)、中度营养不良(15-21分)、重度营养不良(22-35分);ALB、PA指标经静脉血采集检验评估。评定结果以SPSS16.0统计学软件给予处理,营养状况分值以及ALB、PA指标均以( )表示,采用t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从下表1中可看出,干预后患者ALB、PA指标均明显上升,营养状况分值明显下降,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消化科高发性慢性肠道疾病,病变部位主要在乙状结肠与直肠,或延伸至降结肠,乃至整个结肠,病理时间长,且迁延难愈,易发作,20-40岁人群更易发病[2]。潰疡性结肠炎病因迄今不明,可能和遗传、生活习惯、饮食、免疫、环境等多因素相关。饮食护理即对病患饮食给予合理调整,起到配合治疗,促进康复之效。因溃疡性结肠炎病患因伴有长期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病症,导致营养物质摄取不足,出现营养不良,所以给予必要的饮食干预是该疾病辅助治疗的关键。
故而本文结合不同阶段病患病情实际,对其实施饮食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营养状况分值明显下降,ALB、PA指标明显上升,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该结果足以看出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表明饮食护理干预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有积极意义,前景可观。但我们也认为,在饮食干预中患者适合吃哪类食物、不适合吃哪类食物都属于个体化的,不可以偏概全,需结合患者病情程度、病程等作出合理调整。
参考文献
[1]周燕.饮食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及满意度的影响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08):65-67.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J].中华消化杂志,2012,32(12):796-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