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技师学院社会培训管理的思考
2018-10-21罗小标
罗小标
摘 要: 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技师学院提升劳动者素质,特别是培养出优秀的高技能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技师学院开展社会培训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技师学院开展社会培训具有现实意义,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技师学院;社会培训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4-0233-01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对技师学院承担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每一个企业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进行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对于技师学院而言,就应该积极主动对接社会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为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服务。
1.加强技师学院社会培训管理的意义
首先,产业的转型升级,呼唤人才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劳动者的素质提升和技能水平的提升。在政府管理部分缺位、企业内训的严重缺失、社会培训机构自身缺陷等现状下,技师学院开展社会培训的责任和意义重大。技师学院加强社会培训管理,探索出自主发展的培训机制,在完成教学实训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设置社会培训方向和模式,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对高素质劳动者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通过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可以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大力的开发,从而让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以适应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技师学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开拓,让培训管理体系科学化、有效化,有助于提高社会培训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这对技师学院社会培训本身的转型升级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次,加强社会培训管理,反哺教学,从而带动技师学院快速发展。一是社会培训与师资培训相结合,让教师的教学素养得到不断提高。开展社会培训可以让教师了解社会需求,掌握市场情況,与现代生产工艺、管理水平保持同步,进而树立起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理念和方法,这对于技师学院师资水平的提升、促进一体化教师培养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是社会培训与专业建设相结合,让技师学院的教师进一步了解市场最新的职业领域发展现状,有利于及时调整技师学院专业设置,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标准,极大地促进技师学院的专业建设。
2.技师学院社会培训的现状
2.1对社会培训工作不重视。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有很多技师学院一直把社会培训服务看成创收工作,不仅没有对社会培训的规范建设给予足够重视,也没有对社会培训和学校专业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进行协同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技师学院对于社会培训的质量要求和创新追求表现出严重缺乏的现象,这也是很多技师学院存在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
2.2社会培训工作师资不足。
从技师学院社会培训的现状来看,在大多数技师学院当中从事社会培训的教师严重缺乏,从事社会培训的教师,一般是由专业教师、企业工程师以及高技能人才等以兼职的形式存在。这些人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需要处理,就会影响他们在社会培训工作上的精力投入,对于社会培训工作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和拓展是存在很大困难的。
2.3社会培训的相关保障制度不足。
虽然有很多技师学院都建立了专门从事社会培训的管理机构,但社会培训具体工作大都由相关专业系部负责,他们在进行对外业务开展的过程中能动用的资源相对较少,不能很好地整合校内外的资源对社会培训业务进行宣传、开拓和优化,这对于社会培训本身的转型升级存在较大的阻碍。此外,受制于技师学院的绩效制度的局限,相应的社会培训激励、保障制度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制度。
3.加强技师学院社会培训管理的对策
3.1加强政策保障、更新培训理念。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推进终生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进技工类院校改革发展,为技工类院校更好地进行社会培训提供了较好的政策保障。要大力发展社会培训,必须更新培训观念。一是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特别是地方人社局的政策支持,与企业一道,形成政府、企业、学校共同架构社会培训的政策保障环境;二是正确把握作为技师学院内设的部门机构和社会培训企业之间的关系,合理发挥作为培训机构的企业属性,面向市场,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积极开拓市场,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三是技师学院应将社会培训作为与在校生培养并重的一项重要职能,把社会培训看作是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再创新的重要形式,在兼顾社会培训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把社会效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3.2加强师资保障,提升社会培训能力。
培训教师既要掌握熟练的专业知识,又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技师学院一方面要从社会、企业、行业中选用实践管理一线专家作为培训教师库;另一方面把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参与社会培训作为教师的基本工作量和业绩考核优秀的重要指标,积极参与到社会培训和企业实践,形成了一支向高标准综合型迈进的一体化师资队伍,为适应社会培训发展提供了师资保障。另外,技师学院通过面向社会开展各个工种的培训鉴定工作,丰富社会培训经验和体会,为技师学院顺利开展各种社会培训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2】。
3.3创新社会培训跟踪管理、培训内容和方式。
创新社会培训跟踪管理,社会培训管理与国家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相适应,做好社会培训前、中、后的全过程管理,提升社会培训对企业发展和员工发展的全过程覆盖能力。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企业对复合型人才和国际型人才有迫切需求。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培训设施和手段,开辟互联网+的培训新途径。在继承传统的培训方式的基础上,将传统培训方式与互联网+等现代培训手段相结合,积极创新培训方式。
4.结论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当下,对于技师学院而言,要想让社会培训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在以后的工作当中重点加强以下几点:着力社会培训理念的更新,做好社会培训的制度环境建设,组建社会培训师资团队,这样,技师学院社会培训管理工作方能更好地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高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萍.高职院校社会培训工作探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报, 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