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能力的电力企业员工标准化培训体系
2018-10-21洪林
洪林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企业人力资源的价值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国际化和全球化市场竞争所进行的挑战,只有重视人力资源标准化培训体系的开发与管理,企业才能得到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因此,我们对处于核心能力的电力企业员工标准化培训体系展开了研究,在借鉴一些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力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取长补短,使其能够抓住机遇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 电力企业;核心能力;培训体系
【中图分类号】 F272.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4-0198-01
【前言】对员工进行的标准化培训作为一种动力资源,深刻地影响着企业整体的素质。我国电力企业是维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骨干企业,其传统的行政体制是源于电力局的管理模式。新常态下的变革,使得企业的发展、管理水平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现象也随之凸显。尽管我们已经开始注重对企业员工的核心能力培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针对核心能力的电力企业员工标准化培训体系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一、存在的问题
1.1培训模式陈旧。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很多企业如电商、房地产等通过移动课堂、基于能力的培训体系等诸多培训模式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赋能人才,使他们成为现代产业的明星。但是纵观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体制内的单位,依然沉浸在传统的培训体系中。大趋势变革下,传统的灌输式培训模式显然已不合时宜,诸多弊端各种主义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强、“温水煮青蛙的”效果不好、教科书式的培训投入与预期收益的距离背道而驰。因此,改变培训模式是必然的,侧重员工能力成长的弹性培养是必然的,与时俱进结合潮流前线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是刻不容缓的。
1.2 人力资源结构相对滞后。
众所周知,由于国家电网公司体制的进行了改革,导致大多数电力企业从原来的国家电网里被分离出来,这显然对现有的电力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依赖,更对人力资源的发展以及整个团队的需求结构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产业结构创新速度的加快,百姓们对电网服务需求也不断提高,国家电网战略资源中对核心人才的需求也格外重要。基于此,电力公司也一样面临着如何培养并留住核心人才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给予解决,电力人才资源队伍的建设与稳定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1.3培训对象主体有待完善。
现实生活中,培训的主体与主要参与者是员工,培训的主要目标是使员工的工作能力得到更好地提升,倘若脱离了员工这个实际,培训必然成为强加在员工身上的任务而被忽视。当前,供电公司的企业培训主要以管理者的安排为导向,这些安排一部分来自于平时对员工工作问题所进行的总结,一部分是基于企业的发展要求,甚至是管理者个人意愿,这使得员工在参与培训计划的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而且没有将自己切身融入到培训中,达不到培训的效果。
二、未来的发展趋势
2.1培训模式进行多元化的革新。
根据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来分析,建设一些相对独立的企业大学、培训学院将被推崇,也逐步形成了以员工能力的成长为核心的培训管理体系趋势。比如那些正在改变人类生活的智能手机进行的普及、工作模式与学习的习惯,使人们热衷于通过手机了解环境、了解身边的万物以及开拓视野,无时无刻都在学习。因此立足以手机为终端,以APP、微信、网站等平台为载体,争取将培训能够渗透到员工生活的“每一秒”。
比如进行个性化的培训,实施现场培训结合本单位安全生产的实际反复进行事故演习与技术抢答,每一个供电企业的培训都必须根据自身企业的文化和发展战略、独特专业技能需求以及管理风格来开展具有相对独特内容的、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个性化培训。也可以聘请外部具有较高水平的讲师进行授课,借助于优秀的授课技能,将课程内容的传递发挥到极致,这样既能够保持员工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又寓教于乐达到核心电力员工培训的目的。
2.2 培养核心能力的企业人才。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人才流动等一系列政策与措施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为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带来了机遇。通过建立与完善各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实施专业人才计划、建设培训基地、筛选表彰制度等措施都为寻求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因此,为了适應网络的发展方向,需进一步提高电网结构的发展与布局,及时对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网络进行整合与完善,根据公司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与年龄特点来对经营计划进行调整,强化对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培训、实施重点的分层次的有效的人员培训。积极学习与推进人才开发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与改革。特别对管理部门与技术人员,只有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培养适合电网公司的人才资源结构才能与高人才队伍的核心竞争力相匹配,才能进一步将公司的经营成本降低。近年来,我们国内企业也在积极探索着核心员工的职业培训体系。例如国内知名品牌海尔、华为、联想等,专门为公司设计开发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拓宽员工职业的发展通道,不断的进行改革与尝试,最终找到与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相契合的渠道,这些都为电力公司实施员工职业规划提供了经验,也对电力公司对企业的管理水平进一步实施标准化规范都是极为有益的。
2.3适时推行激励机制。
建立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适时推行奖励机制进行教育培训。以此来作为工资福利及奖励的计量标准,来衡量每个员工对组织的贡献,进而激发员工更积极主动地区努力工作。
三、结束语
总之,电力公司要加强完善制定战略布局,并建立企业员工职业发展路径相匹配的规划方案,积极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助推电力企业管理实现新的跨越。
参考文献
[1] 孟祥来, 高沛. 电力企业机关员工能力发展计划[J]. 人力资源管理, 2018(2):52-54.
[2] 黄旭. 探讨基于培训有效性的电力企业员工培训问题与对策[J]. 通讯世界, 2017(7):218-219.
[3] 朱立波. 电力企业新员工培训的探索与研究[J]. 广西电业, 2017(5):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