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策略探析

2018-10-21李萍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4期
关键词:计算教学新课程理念小学数学

李萍

摘 要: 学生在小学阶段所接触的数学知识知识最基本的内容,而在这一初始阶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计算教学有效的高低,对学生的数学水平以及整个课堂教学质量都有直接性的影响。本文将结合一些相关的资料,来试着分析一下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4-0091-01

开展有效的计算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得到有效的巩固,还能够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因为内容的枯燥与单调,导致学生的计算兴趣得不到提升。也正因为如此,导致最终的数学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需要对新课程理念进行有效的分析,要懂得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借用这样的方式,来使得整个计算课堂的有效性得到提升。接下来,本文将以人教版五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为例,来试着探讨一下应该采用何种策略来提升计算教学有效性。

一、目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影响学生计算有效性的因素经过综合分析后,主要存在这样一些。

其一,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数学知识本身便具有难度。如果教师找不到有效的方式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的话,那么小学生在接连受挫之后,便会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感。一旦学生的计算兴趣降低,那么最終的教学效率也不会有多高。

其二,学生对于算理的理解并不明确。不少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都认为经过强化性的练习,也就是所谓的“题海战术”之后,学生的计算能力便会得到提高,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生会因为之前已经计算过,而使得他们在后来的计算中漫不经心,导致经常性的出现小错误。这样的情况如果得不到改变,那么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不会尽如人意。

其三,数学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脱离。小学生的阅历没有成人丰富,由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需要联系实际生活来将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起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却没有注意这一点。

二、在新课改理念下提高计算效性的策略

(一)采用情境创设教学方式。

想要使得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如果采用纯粹的文字性教学方式,可能没办法使学生产生计算的欲望,由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情景创设,将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起来,以此来使得最终的课堂教学效果得以提高。

例如,以“可能性”这个课时的内容为例。在进行计算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如此的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首先,需要使学生能够对这个小节的教学目标有所认知,即“使学生对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进行初步体验,并且使其能够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其次,便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即“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上的硬币,接下来,老师将不停的交换位置,请你们来踩一下最终硬币在那一个手中”,或者是“请猜出硬币是朝上,还是朝下?”通过进行这样的情景创设,来使学生的思维能够有效迁移,将之前所经历的事情联系起来,进而使其能够对这一情景产生亲切感,最终使得他们能够在计算课堂上获取乐趣。借用情景创设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散自身的思维,从而使得他们能够更为有效的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如此一来,整个数学课堂计算有效性便可以得到提升。

(二)有效教授学生计算技巧。

在进行数学计算的时候,最能够使学生感到趣味的,便是他们在计算过程中发现计算规律,然后运用这样的规律来解决一些较为困难的问题。为了使整个计算课堂有效性得到提升,教师可以将一些计算技巧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应用技巧在计算过程中获取成就感。借用此种方式,来使得他们探索兴致增强。

比如说,以“圆的周长和面积”这个课时的教学内容为例。在这个课时的教学内容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如“在一个长方形中,已知长为20厘米,宽为10厘米。又知长方形的宽是一个圆的直径,在长方形的两端向内分别为一个半圆,中间部分为阴影部分。请求出阴影部分的周长”,如果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那么在实际计算的时候,就会使得整个计算过程显得麻烦且复杂。由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算,教师可以先将计算过程记录下来,如“3.14×10+20×2=71.4”,然后再让学生用一般的计算方式将答案计算出来,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确这两种计算方法的答案是一样的。然后再将“数形结合(如图所示)”这一计算技巧导入进来,使学生能够对其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一旦学生能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必然会对数学计算产生兴趣。当然,计算技巧只是一种辅助,最为关键的便是对学生的基础计算能力进行锻炼。只有在巩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技巧性运算,才能够做到“锦上添花”。

三、结语

总的来说,想要在新课改理念下提升小学数学计算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在弄清楚影响计算有效性的因素后,采用针对性的策略来进行解决。比如说,采用情境创设教学方式,或者是有效教授学生计算技巧等。通过采用这样一些方式,来使得最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蒋敏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算理的结构分析及教学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7):37-42.

[2] 蒋梅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算理的结构分析及教学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7):37-42.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新课程理念小学数学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