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中的诗歌教学设计分析

2018-10-21何燕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4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何燕

摘 要: 本文主要以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中的诗歌教学设计分析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中的诗歌教学现状为主要依据,从给予学生主体地位、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意境、拓展诗歌学习范围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高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中的诗歌教学设计水平,在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中,加强诗歌教学设计十分重要,其不但能够提高小学六年级学生语文素养,还能加强小学六年级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基于此,语文教师需给予诗歌教学设计高度重视,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促使其存在的实效性发挥出最大化,为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质量提升到新高度提供有利条件。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中的诗歌教学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4-0084-01

一、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中的诗歌教学现状

(1.1)教学目标功利化严重。所谓教学目标功利化指的是在教学中,我国尽管一直注重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不能顺利开展,教学存在较强的功利化,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考上理想的大学,全部都以成绩为标准,所有为成绩服务。这样一来,在语文古诗教学中,教师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记忆其中内容,掌握基本含义。通常情况下,在默写古诗词时,学生都能很少的默写,并获得优异的成绩,但在理解古诗词时,学生不能感受到古诗的意境和魅力【1】。

(1.2)快餐文化严重。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为了满足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使很多文化变成快餐文化,学生只注重浅阅读,追求眼前的快乐,不对其进行更深的品味,也不长期积累,在浅阅读背景下,对诗歌的掌握过于层面化,阅读累积量非常有限,导致学习效果不良。

(1.3)教学过程程序化严重。在教学中,语文诗歌教学有诸多问题,最典型的是诗歌教学形式化严重,每首诗的教学方式都一样,先是朗读,之后理解古诗题目含义,了解写作背景,接着自读和范读,再解析诗句,背诵,最后巩固练习。在该模式下,小学生了解教師要教什么,并没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2】。

二、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中的诗歌教学设计

(2.1)给予学生主体地位。在以往语文诗歌教学中一直都以教师为主,学生不能真正参与其中。 并且教师在课上会直接向学生阐述诗歌中心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未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思考理解诗歌,为此造成学生无法全面的掌握语文诗歌内容,也无法把其中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知识。为此语文教师在之后教学中,需基于学生为中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诗歌学习中,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进而提高语文诗歌教学质量。

比如,在教授《石灰吟》这一课时,教师不能将其蕴含的道理直接阐述出,而是需要引导学生自行体会,让学生自己表达。在教学中,教师需注重集中学生注意力,如此学生才能高效的学习课堂内容。另外,因为诗歌内的情感是学生自己分析出的,在学生思考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对其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学生用较短的时间就掌握所学内容,学习水平自然提升到新高度。

(2.2)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以往的教学方式不仅单一,而且还无法调动课堂气氛,致使学生学习环境十分枯燥,时间一久就会致使叙述失去对语文诗歌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质量降低。因此,在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需合理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新型教学工具的辅助下,教师能够把枯燥的文字转变为生动且形象的视频,进而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语文诗歌学习上。此外,多媒体的形象性与生动性还能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诗歌内容,以便学生理解其中含义【3】。

比如,在教授《浣溪沙》这一课时,语文教师就能够应用多媒体工具给学生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眼前景物的咏叹等,从而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这首词的中心主旨: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从上述例子能够看出,在语文诗歌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进而加强课堂教学质量,为提高小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做铺垫。

(2.3)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意境。实际上,意境为作者情感同诗歌景象结合而成的艺术境界,让学生感受诗歌意境便是在学生理解文章含义的前提下,还需了解作者用哪种意象来进行情感表达。小学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感受诗歌意境。意境不能依靠语言表述,因此教师不能向学生直接描述意境,而是需从侧面揭示各意象间的关系,促使学生想象,进而让学生去感受诗歌意境【4】。

比如,在教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自行想象,感受诗中描写的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在上述教学中,教师切勿盲目灌输,而需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让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促使学生结合自身能力理解诗歌内容。

(2.4)拓展诗歌学习范围。语文教学内的诗歌尽管好,但是范围有限,为此语文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课余时间阅读一些教材以外的诗歌。目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为学生提供了诸多教学资源,能够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一些自己喜欢的诗歌。语文教师在讲解完诗歌以后,可引导学生阅读同类型诗歌或是同作者诗歌,进而加深学生对所学诗歌的理解,并拓展学生眼界,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诗歌,并获得更好的审美感受。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六年级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继续应用以往的教学方法,还需同新的教学工具和策略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切实加强诗歌教学质量。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需给予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感受诗歌内涵,另外,还需依托现代技术掌握诗歌内容。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语文诗歌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慧芬.小学语文诗歌写作教学指导策略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09):13.

[2] 章黎.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09):25.

[3] 章黎.浅谈人文素养视阈下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模式建构的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8(09):6.

[4] 许钰晗.关于诗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价值探索[J].好家长,2018(67):179.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