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因素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术后功能及健康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2018-10-21张畬张颖

健康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置换术心理因素骨关节炎

张畬 张颖

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慢性关节病,多发于老年患者。患者因关节软骨变性及骨质增生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及疼痛,极大影响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数据表明,在众多造成残疾的疾病中,膝关节骨关节炎已成为男性第8、女性第4大危险因素。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可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恢复膝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手段。TKA术后优良率超过90%,10年以上生存率超过96%,治疗后70%~90%的患者术后12个月内疼痛及功能得到较好的改善。

但临床研究发现,全膝关节置换术虽大大改善了患者的功能活动及疼痛,但有些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并不理想,该临床现象并不是由患者的其他疾病或者手术失败造成的,而是与其心理精神因素有关。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年龄均较大,受病痛折磨时间长,对手术及术后康复存在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可能影响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本课题拟研究患者心理精神因素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术后中的作用,及对术后康复及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

国外研究发现TKA患者术前均有焦虑、抑郁及恐惧心理,抑郁占20.2%~38%。Harden RN,Roth ML等研究发现术前不良心理因素会引起术后膝关节的疼痛。Singh JA等发现悲观、抑郁情绪对术后2年内膝关节的疼痛、功能有关。Lingard EA等研究证实约25%接受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术前存在心理困扰,害怕术后功能锻炼,影响术后功能康复。Gandhi R等研究发现术前焦虑、抑郁与术后膝功能康复有相关性。Thomas Lingard EA等调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认为高度焦虑可加重术后疼痛。经心理治疗的病人,可降低其焦虑、恐惧、抑郁情绪,缓解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而Brander V对83例(109膝)TKA术前有焦虑、抑郁患者进行了5年随访发现术前焦虑与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疼痛有关,抑郁与膝功能无相关性;Lingard EA等研究者通过多中心、947例患者发现术前心理因素与术后膝关节疼痛、功能无相关性。

国内研究张伟明等将48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分成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结果发现,心理干预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较对照组明显高,表明心理治疗可提高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减少疼痛。麻妙群、张伟等研究发现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心理进行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心理因素与术后康复之间是否有相关性尚无定论,术前患者的心理因素对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国内尚缺乏研究。

根据对欧美17个国家的统计,每年约有110万人行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的人数以每年11%的速度递增,女性患者占64.4%。我国目前每年约有5万人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根据社区控制风湿病规划COPCORD( Community Oriented Program for the Control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 2008年包括10291位15岁以上成年人的调查研究,约994人患有关节疼痛症状,528人有关节僵硬,研究中有94人确诊患有骨关节炎。此病复发率高,治愈率低,致残率高,严重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常规药物及康复保守治疗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所以在我国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将会考虑采用膝关节置换,這预示着在我国未来全膝关节置换将会达到高峰。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医生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病、转归及预后方面的作用。传统健康评价指标如患病率、发病率、期望寿命等,也不能表达健康的全部内涵,无法体现具有生物、心理和社会属性的人的整体性和全面性,也无法反映现代人对生命质量的追求。只有将生物学客观指标结合心理学主观评估,才能全面反映患者的临床疗效。因此,患者心理精神因素对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及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值得临床医务人员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置换术心理因素骨关节炎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置换术后瓣膜功能的临床应用
适当运动可减少膝关节炎
骨关节炎的早期识别和管理
小心膝盖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因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措施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鞍山市高中学生足球运动技术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忘穿秋裤”会得骨关节炎吗
全髋关节置换术90例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