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

2018-10-21尚静

健康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降低预见性护理护理效果

尚静

【摘 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1)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28.89%,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风险;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护理效果

分娩是指妊娠满28周后,胎儿及其附属物从母体娩出的过程,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人类分娩方式包括阴道分娩及剖宫产两种[1]。经阴道分娩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分娩方式,相对于剖宫产来说,自然分娩对于母婴健康更为有利,但是不少产妇无法耐受自然分娩的痛苦,而且易发生会阴撕裂及侧切等不良事件,而且在分娩后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等危害产妇生命安全的并发症,需加强预防干预。此次试验在阴道分娩护理中实施了预见性护理,产妇产后出血率显著降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产妇基本资料为:①对照组。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38岁,平均年龄为(30.17±3.85)岁;孕周最短为36周,最长为42周,平均病程为(39.41±1.02)周;其中,初次妊娠32例,再次妊娠13例;②观察组。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38岁,平均年龄为(29.85±3.64)岁;孕周最短为36周,最长为42周,平均病程为(39.64±1.10)周;其中,初次妊娠32例,再次妊娠13例。从年龄、孕周及妊娠次数等基本资料上看,对照组和观察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此外,此次试验在医院所属医学道德伦理委员会监理下展开,患者知情且同意,将合并有高危妊娠合并症者排除在外[2]。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根据产妇孕期检查结果,及生理心理状况,实施对症护理干预,引导产妇自然分娩,加强母婴生命体征指标监测,如有异常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具体方案为:①产前护理。确定预产期后,提前一周告知产妇进行各项常规产前检查,了解其家庭状况、经济条件,评估其心理状态及身体状态,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积极与产妇沟通,疏导其抑郁、紧张等负性情绪,根据其饮食喜好,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计划,引导产妇进行适度运动,增强产妇身体素质,采用口头宣导的方式,告知孕妇分娩流程及注意事项,做好充分的准备;②产时护理。合理调节产房的温度、湿度及光线,与产妇进行积极的沟通,在第一产程指导产妇采取坐、卧、蹲、走、跪等任意自感舒适体位,保持上身直立,指导产妇进行有效呼吸,适当进食,宫缩间歇保存体力,阵痛时与产妇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第二产程指导产妇进行腹压训练,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待胎头自然娩出进行新生儿护理,第三产程告知产妇新生儿的具体情况,如有异常予以心理护理干预;③产后护理。产后2h产妇留在产房观察监护,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以新生儿的吮吸动作促进产妇催产素分泌,加强子宫收缩,可降低产后出血率,若无异常转移至普通病房,产后6h,加强生命体征指标监测,对于难产、产程过长等高危产妇,密切观察膀胱充盈、子宫收缩、阴道流血情况,监测宫底高度,产后2h鼓励产妇自主排尿,若出现产后出血,测定出血量,查明出血原因,采取宫底按摩等应对措施。

1.3判定标准

记录两组产后2h、产后24h出血例数,计算产后出血发生率,同时,采用纱布容积法,测量两组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计算平均值[3]。

1.4統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两组采用χ2检验进行对比;以(X(—)+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采用t检验进行对比;若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产后出血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28.89%,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

2.2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的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2: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阴道分娩常见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故此,预防产后出血,是阴道分娩护理工作中的重点[4]。预见性护理是针对某种常见高危并发症采取的护理模式,此次试验中,为预防产后出血,产前实施了心理护理干预及饮食运动干预,产时采取了专业指导,产后密切观察监测,实施母乳喂养指导及自主排尿引导。预见性护理的实施,其目的是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优质、有效的护理服务。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取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在产后出血率上仅为2.22%,明显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28.89%;并且,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从中可知预见性护理的实施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取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风险;因此,预见性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君红.降低阴道分娩预见性护理的产后出血护理措施及对产妇QOL评分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20):88-91.

[2]刘洪英.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0):11-13.

[3]杨红玲.对阴道分娩产妇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于减少出血发生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4):246-247.

[4]周春燕,沈盐红,花香,刘永鑫.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1):82-83.

猜你喜欢

降低预见性护理护理效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降低企业杠杆率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改进运行模式降低供水电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