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及护理

2018-10-21冀士权

健康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风险分析护理效果

冀士权

【摘 要】目的:探究产科病房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入的80例产妇,按照产妇入院顺序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有40例产妇。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风险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娩结果。结果:研究组(5%)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研究组29例自然分娩,11例剖宫产,对照组21例自然分娩,19例剖宫产,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身体因素和心理因素、胎儿因素、分娩异常因素、产后护理不当等因素都会引发产科护理风险事件,可通过风险护理干预来确保产妇安全。

【关键词】產科病房护理;风险分析;护理效果

引言

产科护理为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科住院人群主要为产妇和新生儿,由于其自身免疫力或对治疗的特殊要求,是院内感染等风险的高危群体,加上产科护理内容冗杂、工作量大、工作细节多等原因,导致产科护理风险和责任明显高于其他科室。因此,重视影响产科护理风险发生的因素,综合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护理防范及管理措施,对患者和产科护理人员均有较大意义。本文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浅谈产科护理风险及护理防范和管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入的80例产妇,按照产妇入院顺序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有40例产妇。对比两组产妇资料:对照组:年龄23~37岁,平均(30.11±7.24)岁;孕周37~41周,平均(39.15±1.12)周;经产妇13例,初产妇27例。研究组:年龄24~36岁,平均(30.28±7.15)岁;孕周38~40周,平均(39.22±0.89)周;经产妇12例,初产妇28例。对比两组产妇的年龄分布、孕周长短、生产史等资料,差异全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对比可正常进行。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风险护理干预,具体措施:(1)健康教育。针对产妇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不足的问题,应通过以下措施予以解决:①护理人员应制定完善的健康教育路径,并分发给产妇,提升产妇的配合程度。②护理部门应对健康教育组的护理人员展开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护理查房、沟通技巧和业务能力等,提升护理人员与产妇沟通的有效性。(2)环境护理。每天保证病房内清洁,保证室内温度在25℃左右,湿度维持在60%左右。(3)心理护理。通过交流沟通的方式排解产妇内心压力,使其树立起健康积极向上心态。(4)风险防范。医院应加强护理风险防范教育,制定完善的职业风险防护流程,组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演练,使其对日常工作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做系统的了解。由护理部负责对护理人员进行院内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等综合培训,进而提高其风险防范意识及风险应对能力。医院应建立护理风险防护管理制度,对护理人员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制定标准规范,例如及时登记、上报并追踪产科中被玻璃、针及剪刀等锋利器具损伤的患者等。护理人员接触产妇血液或体液时应戴手套,接产时穿接生服,戴帽子、口罩及防护眼镜,穿专用鞋,全程无菌操作,避免护理不当而导致感染等风险的发生;医院应鼓励护理人员主动上报护理缺陷,并及时给予安全处理,对主动上报者不予以处罚,而对有意隐瞒、被查出或被投诉的护理人员,给予严惩;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加强护理人员对日常工作的关注及认真程度,及时纠正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差错,并组织护理人员讨论分析差错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使护理风险得以有效控制;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指导患者缓解疼痛的方法,为患者解释产科相关规章制度,纠正患者错误思想观念,使患者意识到遵守产科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加强对患者的监护,定期询问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患者异常,有利于降低风险。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病人风险发生率。风险发生率:常见风险有感染、产后尿潴留、跌倒。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风险时间发生率

研究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对照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4,P=0.043<0.05)。见表1。

2.2分娩结果

研究组有29例(72.5%)产妇为自然分娩,11例(27.5%)产妇选择剖宫产,对照组有21例(52.5%)产妇为自然分娩,19例(47.5%)产妇选择剖宫产。研究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其分娩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08,P=0.022<0.05)。

3 讨论

产科是医院责任重大的一个科室,且由于产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产妇产程变化的复杂性等原因,产科护理风险发生率较高,人们对产科护理服务的要求和期望亦较高。产科护理风险的发生主要与医院管理、护患人员及医疗设备因素有关,通过增加产科护理人员配置、给予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加强产科专科技能及护理风险防控的培训,提升产科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与主动性,规范产科护理日常工作流程并严格落实产科护理管理相关规章制度等,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减少产科感染、纠纷、意外等风险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纵观本文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为72.5%,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均优于对照组(52.5%、20%),正是因为其采取了针对性的风险护理干预,所以其面对的护理风险更低,产妇更加安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风险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产妇多种风险发生率,可在各大医院产科病房中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马黎,吴国玲,陆璐.探讨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及护理对策[J].智慧健康,2017,3(01):56-58.

[2]周叶蕊,王悦.人文关怀视角下的产科病房风险管理调查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21):129-131.

[3]宿红.产科病房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9):299.

猜你喜欢

风险分析护理效果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展望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税收风险的探析
民间担保公司的风险分析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