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10-21何开群

健康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焦虑人文关怀满意度

何开群

【摘 要】目的: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ICU于2016.8月-2017.10月间收治的92例老年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为干预组患者提供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评价两组患者焦虑评分与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结果均较高,比较无意义,(t=1.500,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t=21.015,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44例(95.65%),高于对照组36例(78.26%),(χ2=13.330,P<0.05)。结论: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论在ICU应用后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人文关怀;ICU;护理;焦虑;满意度

关节置换术适应证包括严重骨性关节炎、骨肿瘤、股骨头坏死、髋骨骨折等,患者接受保守治疗长达半年但效果较差,长期伴随疼痛、且骨关节功功能无改善,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在该情况下实施关节置换术运用人工关节假体在外科技术下替换患病关节,可改善患者关节障碍情况,恢复关节功能[1]。但关节置换手术难度较大,且手术对机体创伤较大,术后患者需入住ICU接受后续生命支持治疗,相较于普通病房,ICU科室环境特殊,患者入科治疗期间无家属陪护、术后清醒后面对陌生环境、生理上伴隨的不适感均可能增加患者心理压力,导致患者产生负性情绪,因此科室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必要[2]。研究选择我院ICU于2016.8月-2017.10月间收治的92例老年关节置换术患者,分析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护理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ICU于2016.8月-2017.10月间收治的92例老年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6例,干预组:男性30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在60-78岁,平均为(69.2±4.1)岁,疾病:股骨头坏死21例、髋骨骨折1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3例。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在61-78岁,平均为(70.0±4.0)岁,疾病:股骨头坏死23例、髋骨骨折1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干预组:⑴入科护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与意识清醒患者使用提字板交流,告知手术结果,及时通知家属患者清醒情况,安抚患者恐慌陌生感;每日播放轻柔音乐,维持温馨的病房环境。⑵满足需求: 护士每日抽出一定时间与患者交流,多巡视病房,定期开放家属探视,尊重患者隐私,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及时解答患者疑问,主动关心患者,满足其合理需求。⑶加强护患沟通:护士主动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及时告知患者治疗进展,行治疗及护理操作前进行简单解释,取得患者主动配合,给予人文关怀,及时将患者情况告知家属,录制手机视频,为患者播放视频,提高患者社会支持感,尊重患者知情权[3]。患者病情好转需要转科时,护士积极主动的帮助患者及家属办理相关手续,护送患者进入下一科室,告知家属护理注意事项,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

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病情观察、体征监测、生活护理等。

1.3 观察指标

SAS评分标准:标准分50分,<50分表示无焦虑;50-59分表示轻度焦虑;60-69分表示中度;≥70表示重度[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 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评估患者焦虑评分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满意度

干预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ICU收治对象均为危急重症患者,文章研究对象为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因手术对机体创伤较大,患者术后存在并发症风险、病情可能产生变化,入住ICU后因环境特殊、活动受限、无家属陪伴,可能导致患者产生严重心理负担,不良心理活动可能影响患者病情康复,因此临床护理工作应贯彻人文关怀理念。

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较高,P<0.05;分析原因发现,传统护理多重视病情护理,对患者身心状态关注度较低,未注重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效果一般。而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人文关怀理念护理,护士在日常工作时贯彻以人为本服务原则,充分表达对患者的关爱与尊重,持续性观察患者心理活动变化,掌握患者不良情绪现状,提供护患交流与沟通,针对性排解患者不良情绪。通过联合家属为患者提供情感、社会支持;日常护理工作期间尊重患者、主动关心患者、积极满足患者身心合理需求,改善其生理不舒适感受,以患者为中心提供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满意度[5]。

综上所述,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论在ICU护理应用后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孙珊.ICU护理中采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5):2083-2086.

[2]魏会莉.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27):158-159.

[3]冯磊,韩银风.持续性人文关怀在 ICU 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7):57-58.

[4]李玲玲.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8):5645-5645,5648.

[5]杨满梅.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对ICU病人的护理效果[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3):408-410.

猜你喜欢

焦虑人文关怀满意度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