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吵架那些事儿

2018-10-21陈素莲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性行为情绪学会

陈素莲

最近,在家长微信群里看到这样一件事:班里有两个学生因小矛盾吵起来,还动了手,所幸的是小外伤。双方家长各有说法,上演“终极PK”,最终和平结束“口水战”。俗话说“哪有勺子不碰锅沿的”,这些事情可并没什么,但有些家长和老师的错误干预,却总会把事情闹得不可收拾。小学生闹矛盾打架了,那家长老师该如何处理?

一、偶发性:“视而不见”

偶发性行为是指在学生中突然出现的难于预测也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的意料之外的行为。人在江湖,必有打斗。学生一起玩耍学习时,当他们意见不统一、分歧激化,难免会发生争吵。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了解别人的心理需求,也不容易接纳同学的意见,常常通过争吵来争辩说理,这是年龄段的行为特征。学生的这种争吵和打斗不存在功利性与敌意,只是在这一过程中磨合, 逐漸学会交往。我们不用过于紧张,更不能给学生贴上“爱打架” 的标签。若是程度不太严重,我们不必过早地干预,要狠下心“视而不见”,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更快地学会如何和他人交往。

二、欺负性:“情绪接纳”、“约法三章”、“亲身践行”

欺负性行为是指力量较强的个体对力量较弱的一方施加身体或者心理的伤害。学生的这种行为,我们既不能坐视不管,也不能施以强硬的态度。

1.情绪接纳与行为划分

《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一书讲到,不管孩子出于什么原因,当他们出现伤心愤怒等情绪时,做家长老师的不应去埋怨训斥,必须要先接纳他的情绪,再想办法改变他的不良情绪或不正确行为。等学生的情绪逐渐平衡,再给他的行为划出明确的界限,做出正确的引导。如果直接上来就要纠正和划分学生的行为到底是对还是错,就很容易造成老师家长与学生间的冲突,导致学生情绪发育异常,有时甚至会导致学生心理发育障碍。

2.温柔而坚定约法三章

“温柔”在于表达对学生的尊重,“坚定”在于尊重具体情况,不惩罚、不骄纵。“四项基本原则”——约定具体行为、约定违反后果、严格遵照约定、按照约定执行后果。告诉学生发生矛盾时,不能先动手打人,如果违反了,必须亲自向同学道歉或者带上家长向对方道歉,必要时可以给予惩罚。比如,家长暂时不允许学生看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干喜欢干的活动。如果遵守了约定,可以给他提供某种特权——学生能得到自己喜欢的某种东西的机会。老师也可以适当奖励学生,发现学生有一天没有打架,就应给予表扬,一个星期没有打架,可以奖励“没有家庭作业的一天”等等。

3.亲身践行和示范,才是教育的真理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行为不是天生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做错事,就一味地责备打骂,也有的家长说:“如果有人欺负你,你要狠狠地揍他,他打你一拳,你就还他两拳。”在大人的影响纵容下,孩子很容易出现说谎、固执、粗暴等不良心态,容易形成欺负行为。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老师暴跳如雷,也会强化学生的不良模仿。所以,教师的教育观念、对问题行为的处理方式都会影响学生欺负性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有欺负性行为的学生,老师可以在安排座位的时候,让他坐在文明礼貌的同学中间,当他看到榜样采取非欺负的方式能妥善解决冲突,会有利于纠正他对欺负性行为的认识。

三、被欺负性:“教他打架”

被欺负性行为指力量较弱的个体被力量较强的一方施加了身体或者心理的伤害。这部分学生生性比较胆怯,我们要教会这部分学生“打架”。

1.培养学生“不好惹”的角色

在一个班级里,我们会发现,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学生常常被欺负。如果学生总被人欺负,那要教学生敢于说“不”,要来个“下马威”:“你凭什么打我?”“你以为我好欺负?”告诉学生吓得大声哭泣,反而会让对方认为自己好欺负。如果学生能够清晰、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拒绝,表现出一种不怒自威的强大气场,大多数情况下对方是不敢继续纠缠的。美国心理学家大卫·G·佩里说:“许多被捉弄的小孩对欺负他们的人只能以泪水相对。受欺负人的眼泪只会让欺负他们的人变得愈发肆无忌惮,甚至变本加厉”。教他拒绝和反抗,这不仅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也是学习如何与人相处的一种技巧。

2.教学生“被人欺负不是没用”

对生性胆怯、总受人欺负的学生,家长不要责怪孩子胆小、不还手。当前最重要的是告诉孩子,有父母的呵护不要害怕,更不要怂恿自己的孩子。老师也要向学生传达“不鼓励暴力”的理念:对方欺负人是不对的,即使不还手,这并不代表软弱。同时,也要及时安抚受欺负的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再从解决问题入门,学会解决冲突的最佳方法。

3.教学生学会大声呼喊、躲避

面临欺负时,呼喊也是一种让“坏人”闻风丧胆的武器。它既能引来旁人关注,获得别人的帮助;也会散发出一种强大的威慑力,令对方惊恐不安,不敢冒然攻击。如果大声呼喊反抗后,对方仍未停止欺负,不能听之任之,要敢顶角自卫,继续大声呼救求助,还要想方设法脱身逃离,保护好自身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事后一定要求助老师或者父母。

4.教会学生“拉帮结派”

注意培养学生在集体中与其他学生相处的能力和社交能力,鼓励学生多结交小伙伴,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引导学生多参与社会性活动,邀请同学请到家中作客,增强学生间的友谊。学生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底气就足了。

猜你喜欢

性行为情绪学会
“性”有更广泛的内涵!心理学家分析3种形式
动物进化中的性谜题
学会分享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人类性行为要受到约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