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走出“零阅读”的尴尬
2018-10-21高教明
高教明
摘 要:阅读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路和解题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引导力度,让学生走出“零阅读”的尴尬,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从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阅读;数学语言;教学引导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以及教育论争的进一步深化,如何进行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是许多教师当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基础教育是我国的重点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课程,在上述背景下,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打破传统思想的桎梏,让学生走出数学“零阅读”的尴尬,对落实素质教育、实现“三维”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进行了诠释,以期为完善“数学阅读”这一新的教育理论,并全面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而献计献策.
一、对数学阅读的认识
在初中阶段,许多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离开了教师的指导,自己很难解决一些较为深奥的数学题.究其根源,这是由于许多初中生的阅读能力较差,在阅读一些数学题的时候很难把握住文本的要点,从而偏离了解题方向,久而久之,则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为学生的解题制造了障碍.那么,什么是数学阅读,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够提供哪些帮助?笔者认为,在生活中,阅读是一种习惯;但在学习过程中,数学阅读则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路和策略.数学具有语言抽象性、内容丰富性、逻辑严密性和思维严谨性四大突出的特点,数学题是一种“浓缩”了的专业语言,当学生面对一道数学题时,首先需要读懂题的内容,了解文本中所要表达的含义,否则,错误的阅读会导致错误的认识,而错误的认识则会形成错误的解题思路,而这即是数学阅读.由此可见,解答一道数学题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本阅读能力,而这正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意义所在.
二、巧用错误资源,提升学生的“阅读”认识
课堂上学生的错误往往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把握住这样的“错误”机会,让错误成为纠正学生思路、引发学生重视阅读的重要媒介.
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一课中,笔者为学生们出了这样一道计算题:小明在同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了两件商品,经计算,第一件商品亏损25%,第二件商品盈利25%,那么,总体来说小明究竟是盈利还是亏损?
在解答这道题的时候,有些学生没能读懂题意,在解题时列出了这样的算式:
①60-(60×25%)=45,第一件商品的价格为45元,盈利15元;
②60+(60×25%)=75,第二件商品的价格为75元,亏损15元.
通过对比得知,小明的利润与亏损持平.
诚然,这是一种错误的解题方法,出现错误的根源在于学生没能读懂题意,没能将这道题的文本进行细致的阅读.
对此,笔者抓住这一机会,向学生们阐述了数学阅读的意义,让学生们了解到:错误的阅读会产生错误的认识,进而,这种认识也会左右自己的解题思维,从而得到错误的答案.那么,对于这类问题,在以后的学习中应当怎么读?第一,首先要读懂题中提出了什么问题.如上题,最终需要学生解答的是“盈利还是亏损”,由此,这也说明了必须要算出盈利额、亏损额和商品的原价.第二,进而要明确题中的未知数.上述题中出现了两个未知数,即说明本题属于二元一次方程范畴,应结合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来解题.第三,要读懂题中数字的含义.如上题,“60”是商品的卖价,而非原价,25%分别代表了两件商品的盈利与亏损,而非一件商品.第四,在读题中需要利用转化法,将题中的百分比转化为分数,这样有利于缩短解题时间,并快速找到解题方法.
如此,通过这样的引导,可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意识,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善于阅读,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三、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阅读兴趣
严格来说,要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仅靠引导是不够的,教师必须要采用一些方法来加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乐于读题,善于解读数学题的每一个細节,从而提升他们的解题能力.
首先,教师需要建立一个激发阅读兴趣的平台.例如,每周举行一次数学阅读比赛,教师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或与教材中的知识点有关的数学题,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而找到解题思路,并将自己的思路用语言表达出来.同时设立每周排行榜,将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校内黑板报的排行榜上公布出来.再如,定期组织开展“自编题”活动,由教师给出算式,由学生将算式编制成数学题,并进行评比,等等.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或进行测试时可将数学题转化为有趣的故事,以吸引学生进行阅读.
例如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的数学题:
《老农解题》
一位皇帝出城打猎,将打来的野兔和野鸡都关在一只笼子里,只知道上面有35个头,下面有94只脚,让大臣们计算笼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野兔,多少只野鸡.这道题难倒了所有的大臣,这时,一位过路的老农突然说:“我会解.让所有的野兔和野鸡都抬起两只脚,野兔是四条腿,野鸡是两条腿,则此时笼子里剩下的都是兔子的脚.这样就能算出有多少只野兔了.”
那么,这位老农是怎样算的呢?假如让你计算,你会怎么算呢?
分析:这是我国古代《孙子算经》中的一道著名的数学题.假如将这道题用常规的方式列出来,让学生们计算,势必会影响学生情绪,让学生昏昏欲睡.而采用这样的方式,既新颖又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更多地采用这样的题型,会逐渐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结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去阅读,让学生走出“零阅读”的尴尬,让学生乐于阅读,从而乐于解题,并善于解题.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满足素质教育要求,并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时娟.初中数学有效阅读策略初探[J].快乐阅读:中旬刊,2013(9):106-106.
[2]夏晓云.让数学阅读走出“零阅读”的尴尬——初中数学课堂阅读能力培养初探[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3(15):104-106.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新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