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预后的影响

2018-10-21范国平

健康周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脑病缺血性新生儿

范国平

【摘  要】目的:对新生而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在治疗中给与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展开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以对比护理模式展开,所纳入患儿共计为50例,为本院在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所接诊,取组中25例以常规模式展开治疗中护理,即对照组,余下25例则需要在治疗中给与护理干预,即观察组。对比效果。结果:结合统计在干预后5月,在MDI、PDI评分、DQ水平上,观察组均具备优势,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在恢复中给与有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预后,帮助患儿恢复,存在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护理干预;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

在临床常见新生儿疾病中,缺血缺氧性脑病一直存在有较高的发生率,该类患儿若治疗不及时,将对患儿后期生长发育等均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于危及到患儿生命。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在对该部分患儿各方面治疗工作持续进行完善的同时,临床护理工作同样需要进行优化。本次研究就主要对护理干预在该部分患儿治疗中的具体作用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对比护理模式展开,所纳入患儿共计为50例,为本院在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所接诊,取组中25例以常规模式展开治疗中护理,即对照组,余下25例则需要在治疗中给与护理干预,即观察组。对照组胎龄37—41周,均值为(38.82±1.77)周。而观察组胎龄为38—41周,均值为(38.77±1.83)周,结合对以上数据对比可知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在本次研究中,各方面护理操作均按照常规模式展开,包括观察新生儿各项指标的变化,将血压及心率等指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并预防发生颅内压、脑水肿。若已出现颅内压现象,如尖叫、喷射性呕吐、烦躁等,使患儿保持头正中位,且头高脚低,并将床头抬高,避免搬动患儿头部,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患儿颅内压。若患儿出现斜视、尖叫、兴奋等 现象,应仔细观察患儿是否有抽搐症状,并对惊厥症状进行有效治疗。将新生儿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高值范围,满足神经细胞代谢的需求。而观察组患儿则需要给与有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对策表现在以下层面:

(1)刺激触觉。对新生儿行改良抚触法护理,即为新生儿俯卧位时抚触其背部及臀部,仰卧位时抚触其头胸腹部,侧卧位时抚触其四肢。护理期间,注意与患儿的语言及目光交流。

(2)刺激视觉。可将鲜艳红球挂于床头,每天不时地逗引患儿的注意,大约每天两次,5-10 min每次[1]

(3)刺激听觉。母乳喂养患儿时,应呼唤其名字,以此刺激其听觉系统,于此同时,通过摇铃铛或不时地与新生儿说话进行听觉刺激。同时也可为新生儿每天播放音乐,选择较为愉快轻松风格的乐曲。

(4)前庭运动刺激。于新生儿胸前放置手掌,予以小幅度轻微摇晃,并不时地改变姿势。新生儿母乳喂奶时,应轻轻摇晃 3-5 min可依照新生儿实际情况进行训练,如若有不适症状,可适当增加或者减少刺激次数[2]

(5)出院指导。住院期间应积极对家属进行训练指导,有利于患儿出院后可继续进行康复治疗训练。且出院后进行1周1次电话随访,1月1次家庭随访,对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并监督执行的效果及情况。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需要借助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对患儿智力发育指数(MDI)以及运动发育指数(PDI)进行评估,并对DI水平进行评估[3]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与两组有关各方面数据都借助SPSS19.0进行分析,以均值±标准差对计量数据进行表示,以t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MDI评分上,观察组在干预前为(87.72±2.08),对照组为(88.04±1.28),对比无差异P=0.821,t=1.082。在干预后观察组为(95.83±1.82),对照组为(90.82±1.77),对比无差异P=0.024,t=5.834。在PDI评分上,观察组在干预前为(82.18±2.45),对照组为(83.06±1.77),对比无差异P=0.715,t=1.425。在干预后观察组为(96.82±1.72),对照组为(88.61±1.41),对比无差异P=0.014,t=7.934。观察组DI水平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1。

3 讨论

新生兒缺氧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病症类型,在该症的作用下,将对患儿健康造成较为严重影响,不利于患儿后期生长发育。但考虑到新生儿脑部发育尚未成熟,存在有较强的可塑性,在智力过程中,通过给与有效刺激,可达到对脑功能以及结构进行改善的效果,帮助其神经系统以及智力等得到恢复[4]。故此,在对该类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更需要对有关护理工作加以重视,在有效护理干预的作用下,促使患儿受损功能得到恢复。合理科学的早期诊断及干预可促进恢复损伤神经细胞,神经系统的发育得以促进,并且可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有实验证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时间越早,持续时间越长,临床症状改善及预后效果则越好。

结合本次研究可知,在有效护理干预的作用下,可有效提升临床对于该类患者治疗效果,有助于其恢复。

参考文献:

[1]尉娟娟.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3):182-184.

[2]黄金莲.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力和运动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16,29(17):163-164.

[3]杨静,邢彩英,张艳,等.早期护理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期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6,5(b06):1933-1934.

[4]袁水生.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干预及预后观察[J].当代医学,2016, 22(31):97-98.

猜你喜欢

脑病缺血性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脑脉泰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关注肺性脑病
肝硬化并发症:肝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