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护理与康复
2018-10-21寇海燕
寇海燕
【摘 要】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顧性分析我科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的72例胫骨平台患者对其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全部7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良好68例,较好3例,一般1例。结论:对于加强胫骨平台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有利于其早期的功能恢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42例,女30例;年龄23岁~74岁;车祸致伤45例,摔伤23例,重物砸伤4例;参照Schatzker分型[1]:I型12例,II型8例,III型4例,IV型20例,V型19例,VI型9例;合并前、后交叉韧带止点损伤12例,合并半月板损伤16例,合并侧副韧带损伤7例,开放性骨折3例。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2.1.1 膝部肿胀瘀血护理
治疗上常规给予快速静滴甘露醇脱水消肿。膝关节功能位石膏外固定,抬高30°放置。辅以我院自制中药接骨丹外敷,促进肿胀消退及瘀血吸收;如伤处有皮肤擦伤等情况,则治疗上改用中药离子导入,进而达到消肿散结,活血化瘀之诊疗目的。
2.1.2 心理护理
依据患者自身情况如年龄、文化背景、性格等,根据其骨折损伤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加强健康宣教工作,善于换位思考,了解患者心理变化,消除患者恐惧失败以及盲目乐观的心理。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诊疗方案,争取获得其理解与配合。
2.1.3 预防感染
感染是手术常见并发症[2],常导致灾难性后果。故术前应做好术区皮肤清洁。术前0.5~2h或麻醉起效时,快速静滴抗生素,如手术所需时间较长, 术中失血量较多则应于术中再次给药[3]。
2.1.4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及促进伤肢功能恢复护理
伤后24小时常规予以低分子肝素钙5000IU皮下注射抗凝的同时,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具体方法:指导者将手掌置于患膝下方,嘱其膝关节下压手掌,标准为能明显观察到股四头肌收缩和髌骨上移。该方法通俗易懂,简便易行,适合各年龄段及各类人群。依据患者骨折类型,对于低能量损伤如SchatzkerI型,II型,III型患者,可行早期的足踝部功能锻炼,促进肿胀消退及加速静脉回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如出现下肢弥漫性肿胀及疼痛,应立即告知主管医师,必要时行下肢血管彩超,指导临床诊疗。
2.2 术后护理:
2.2.1 引流管护理
术区皮下血肿为引发伤口感染重要因素。故引流管留置在位,持续有效发挥了重要作用。术后应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固定在位,是否通畅。防止引流管卡压、脱落及引流液倒流[4]。
2.2.2 心理护理
了解手术过程及骨折复位固定原理,辅助主管医师及时解答患者疑虑,提高患者信任度,增强其康复信心。争取患者及其家属配合,为进一步指导患者术后伤肢功能锻炼创造有利条件。
2.2.3 术后观察
术后应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生命征变化,并及时记录。伤肢中立位抬高放置,避免外旋引起腓总神经压迫;注意观察患者伤肢末端感觉、血运、关节活动度及肿胀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值班医师。
2.2.5 功能锻炼
骨折的类型及坚强的内固定是早期康复训练的前提。故在制定康复计划时,应结合每位患者的骨折情况及内固定情况来制定。如伴有韧带断裂及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进行膝关节康复训练应适当延迟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①初期(术后至一月内),以锻炼下肢肌力为主,适当辅以膝关节无负重屈伸活动;②中期、后期(术后第二个月至骨折愈合)以恢复膝关节功能为主;前后大约持续三个月。如手术解剖复位折段、内固定牢靠且无韧带及半月板损伤情况,则为避免关节粘连、创伤性关节炎等情况,应术后早期性无负重屈伸膝关节活动。必要时辅以CPM辅助练习。如出现骨折延迟愈合等情况,治疗上除需口服伤科接骨片等药物促进骨质生长外,下地负重活动时间应推迟。同时向患者说明其病情及目前的诊疗方案,争取其理解并配合目前的诊疗方案接受治疗。
3 结果
本组7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个月~1年,平均7.4个月。骨折均在3个月内临床愈合。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5]:良好68例,较好3例,一般1例。
4 讨论
膝关节为人体最大关节,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复杂的关节内骨折。该骨折不仅要求手术解剖复位骨折端并予以坚强的内固定,同时应尽可能早的行无负重功能锻炼,以达到维持膝关节稳定性、恢复其正常屈伸活动的诊疗目的。正确的进行康复训练则是达到这一诊疗目的实现途径,护士在这一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6]。因此依据每一位患者应制定术前、术后与之病情相适应的康复计划。同时应积极争取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支持,顺利的保证康复计划的实行及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患者尽可能早的恢复膝关节的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Schatzker J,McBroom R,Bruce D.The tibial plateaufractures.The Toronto experience 1968-1975 [J].Clin Orthop Relat Res,1979,(138):94- 104.
[2]卞鸿燕.四肢开放性骨折的早期急救与康复护理[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2(8):758.
[3]赵芝祥.I类切口术后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461-463.
[4]袁素琴.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外医疗,2011,01(01): 155.
[5]林方华.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方法和疗效分析.实用新医学,2008,9(8):710-711.
[6]许金枝,王瑛.下肢骨折后功能锻炼时间与方法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5,19(3):506-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