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飞行员疲劳管理及其对策
2018-10-21卿龙
卿龙
【摘 要】飞行疲劳已经成为飞行安全事故的首要影响因素,本文阐述了飞行疲劳概念和飞行疲劳的主要特点和分类,分析了飞行疲劳主要致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其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飞行员;疲劳;管理;对策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统计发现,在送交航空安全报告系统的26.1万起秘密事件报告中,有5.2万起已被列为疲劳因素,占总数的19.9%。试验表明,连续不睡眠的时间只要超过20小时,睡眠倾向就会变得几乎不可抗拒。客观地讲,大型运输飞机进入长距离的“自动飞行”模式之后,驾驶舱内存在着重复性低强度感官刺激、视界狭窄、身体活动受到限制、相互影响小、适中的驾驶舱温度和低亮度灯光等因素。根据脑电图扫描器记录,在这种“单调”的环境之下长时间工作,飞行员的警惕性必然下降,特别是在夜间飞行时长时间从事仪表监控之类的常规脑力工作时,更容易睡着。
一、有关飞行疲劳概述
1、疲劳的概念
1982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学术会议对运动疲劳所下的定义是:“机体身理过程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2、飞行疲劳主要特点
飞行员产生飞行疲劳,最初感觉全身乏力、倦怠、萎靡不振、精力分散,飞行能力明显降低。据调查,连续飞行10 h后,有70%的飞行员头晕头痛,70%~80%的人全身酸痛、倦怠无力。飞行疲劳与日常中的疲劳,既相似又有其特点.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劳累感似乎成了现代人的普遍感觉,保健专家将这些劳累感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体力性疲劳:这种疲劳是繁重的体力劳动或过强的体育运动造成的. 表现为手脚酸软无力,体能下降明显. 二是脑力性疲劳:由于长期进行复杂的脑力劳动,大量消耗大脑内的血氧,从而削弱了脑细胞的正常功能. 此类人群常表现为头昏脑胀,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涣散,失眠多梦等症状. 三是心理性疲劳:是由现代生活中高强度的压力与紧张感造成的. 超负荷的精神负担可使心理处于一种混乱不安的状态,从而导致人情绪沮丧、抑郁或焦虑. 现代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在不断地增加人们的精神负荷,故心理性疲劳的人越来越多,此种疲劳比体力和脑力疲劳的危害更大。飞行疲劳的主要特点是:反应迟钝,思路单一,思想麻木,记忆力下降,判断失误,条理性差,视力下降,个性变为冷漠或易激惹。有研究表明飞行事故的1/5直接或间接地与疲劳相关. 因医学原因停飞的前5位或多或少与疲劳产生的后遗症停飞相关.
3、飞行疲劳的分类
对于飞行员来说,由于工作条件与其它行业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他们也会面对一些由于工作条件与人基本生活条件的不同而产生的疲劳。这种飞行疲劳按照俄罗斯诺维科夫 B C 研究,可以按如下分类:(1)急性疲劳:由于短时但强度大的飞行活动造成。在民航中,经常遇到的急性疲劳主要有一次执行的较长时间的航班或者执行较为复杂、陌生的航班,前者主要产生疲劳的原因是生理原因。但执行复杂或者陌生航路航班时,飞行员大多感受到的是心理疲劳。(2)慢性疲劳:由于飞行员多次受到沉重的工作负荷作用所导致的,特点是在工作开始之前就有主观的疲劳感、生理功能明显紧张、工作能力下降很大。在民航飞行中,慢性疲劳主要是由于在一个时间段内(一个月或者一年或者更长时间)连续执行飞行任务。在随后的休息当中,飞行员又没有完全从疲劳中恢复,而又执行后续航班,这样就造成了累计的疲劳。(3)过度疲劳:过度疲劳是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负荷造成的飞行员病理性功能状态,特点是生理功能的明显变化和活动效率的急剧降低。
二、飞行疲劳致因分析
1、睡眠不足。我们将工作—休息称为一个工作周期,飞行员在一个工作周期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1)疲劳上升期(OA);(2)疲劳稳定期(AB);(3)疲分灰复期(BC)。通过充足的休息,飞行员的疲劳可以得到完全恢复。如果未得到良好的休息,疲劳将会在此基础上快速累积,飞行员将带着疲劳进人下一个工作周期,使飞行员的抗疲劳能力下降,疲劳稳定期逐渐缩短,直接进人疲劳恢复期。而疲分灰复所需的时间也将更长,这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影响飞行安全。
2、昼夜节律紊乱。研究表明飞行员的工作能力具有昼夜节律性,在一天中飞行员的工作能力有两个峰值:上午9时一12时,下午17时~21时,这时飞行员的精力充沛,警觉性增加。飞行员工作能力的低谷在凌晨4时一6时和下午15时一17时,此时飞行员的心理运动能力、注意搜寻能力和警覺性,以及反应速度和运算能力都最差。在低谷时间段飞行,飞行员疲劳感增加,对外界信息的敏感度降低,反应时间延长,注意力不集中,不容易发现潜在的危险,危机飞行安全轮换班工作的非定时飞行和频繁没有规律的作息也会给飞行员带来节律紊乱。
3、工作时间。研究表明,连续飞行时间过长或日飞行时间超过临界值,实际飞行效率就会受到影响,容易偏离预期飞行计划。虽然中国民用航空管理局对于飞行员的飞行时间有严格的限制规定,但由于近年来我国民营航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民营航空由于没有足够的飞行员储备资源,如果想尽快实现收支平衡,其公司的飞行员可能会面临超时飞行的问题。
4、时差效应。现代喷气客机以高速向东或向西作跨时区飞行时,会使飞行员及乘客的昼夜节律与抵达地的环境昼夜之间出现不同步的现象,造成飞行员或乘客对时差的不适应及生理、心理与行为能力的节律失调,即为时差效应。时差效应的结果是使人体脆弱的自稳态系统受到干扰,引起身体不适和疲劳。
5、任务单调。当一个人完成单调任务时,其大脑便会转换为“睡眠模式”,大脑的这一变化是人体内在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但大工作,需要提高警惕性,从而会造成员工心理资源匾乏。飞行员在巡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监视仪表信号,工作比较单调,看起来负担不重,工作也较轻松,但实际上常常使飞行员感到枯燥乏味,丧失兴趣,分散注意力,容易引起飞行员的心理疲劳,进而导致全身性疲劳,影响飞行效率和安全。
三、对策
1、合理用药。飞行中合理使用短效催眠药(如扎莱普隆、唑吡坦等)和促醒抗疲劳药物(如莫达非尼、咖啡因等)可调节飞行人员的生物节律,进而保持和提高飞行人员警觉性。美国空军有关规定中对兴奋药和催眠药的使用做了要求:单架次飞行超过8 h的飞行任务可以使用兴奋剂;对于不到8 h的飞行任务,如果兴奋剂的使用对任务有利,也可经过批准使用。Beaumont等建议,在某些操作环境可考虑服用精神兴奋药,如200mg莫达非尼或300mg缓释咖啡因。如果任务过程中中途暂停时休息时间短,短效催眠药如10 mg扎莱普隆或唑吡坦可用于维持高质量的(恢复性)睡眠。Aunon等推荐了一种名叫拉莫尔通(ramelteon)的抗疲劳药。该药可治疗入睡困难、失眠,半衰期很短,仅1~2.6 h,不影响第2天的认知能力,也无其他副作用,对治疗时差和昼夜节律紊乱可能会发挥重要作用。
2、积极探索针对不同机种建立特殊体能训练方案。针对不同机种,尤其是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机种开展特殊的体能训练项目,对保持身体机能、维持良好飞行状态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提高下肢和腹部肌肉力量的无氧耐力训练项目如:联合训练器、举重及类举重,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使飞行员有能力连续完成爆发性扰荷收紧动作(3}。这些措施的运用,对保持飞行员抗荷耐力将会收到良好效果。
3、保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是保持充沛体力和精力所必须的。睡眠缺失不仅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还可以对情绪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在飞行前飞行员应保证自己的睡眠时间及质量,这对于保证有机体良好的适应性,预防飞行疲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航线飞行时,飞行员可采取飞行间歇小睡的办法,来消除飞行疲劳。总之,充足的睡眠是预防和消除飞行疲劳的最有效措施。
4、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缓解工作压力,使大脑保持良好状态。白天进行锻炼,可以使夜间睡眠质量提高。在跨时区飞行后,如果中途暂停休息的时间较长,利用白天进行适中的体育活动,有利于适应当地时间。如果可以坚持长期体育运动,则可以改善体质,增强心肺功能。但是在飞行前,特别是夜间飞行前,不宜进行剧烈的体育锻炼,否则会使身体更加疲劳。在飞行中,适度的活动身体可以提高觉醒程度,减轻疲劳。
参考文献:
[1]李明亮.XX航空公司飞行人员疲劳风险管理体系构建[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3.
[2]徐莉;張锋;郑怀谦;曹新生;张舒.加强飞行员疗养期间体能训练管理的探讨[D].中国疗养医学,2007年11期。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广汉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