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8-10-21权文功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9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美育学习兴趣

权文功

【摘 要】音樂教学时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唱歌,还需要培养学生生动的表现力与正常的鉴赏力,以此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追求真善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所以,音乐教育是开发学生智力与美育的最佳形式。但是,有许多学生将音乐学科视为不重要的学科,对音乐学习兴趣不高,如何使学生认识到音乐学科的重要性是极为重要的话题。因此,本文主要就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林路分析探讨。

【关键词】初中音乐;美育;学习兴趣

初中音乐教学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之一。初中音乐教学具有可以提高学生艺术涵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然而,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下,许多学生认为音乐课程是不重要的副科,因而学习兴趣不高。身为初中音乐教师,有必要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知识,从而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一、创新课堂导入方式

音乐是一种可以反映人们生活情感的艺术,音乐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在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下,初中音乐教师需要创新音乐课堂教学导入方式,通过导入部分,为音乐教学活动做铺垫。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需要吸引学生注意力,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特征,准确把握其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而言,就是教师可以借助创新性的课堂导入方式,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让学生至始至终都保持高度的新鲜感,从而进行音乐教学。

以《渴望春天》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后欧派的那个开始之前,通过与《渴望春天》相关的古诗词来导入教学,例如以众所周知的《春雪》中的诗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教师教师通过朗诵此诗并提问学生:“这首古诗表现了诗人韩愈怎样的心情?”通过借助古诗来表现春天是所有人都喜爱的季节,来实现与语文学科的有机融合,让学生通过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之处,导入之后,教师再播放歌曲,从而营造一种新颖、有趣的音乐氛围,让学生可以准确地掌握歌曲特征,领悟音乐,“读”懂音乐,学生在这种创新性的课前导入中形成浓厚的音乐学习兴趣。

二、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初中音乐教学中需要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为音乐教学锦上添花,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具有灵活性、集成性、交互性特征,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学生能够更为直接地感知音乐教学内容,从而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有效提高音乐教学质效。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背景下,电教手段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方式,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从而帮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欣赏教学《丝路驼铃》乐曲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卧虎藏龙》相关片段,在该电影中采用了这首乐曲的两部分。通过观看电影的学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快速地进入乐曲学习状态。此外,除了可以观看电影的形式,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和古丝绸之路相关的影视片段或图片,同时配合播放这首乐曲,让学生能够视听结合,来想象乐曲中所描绘的丝路驼队行进场景,借助这种极具感染力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传递乐曲中所蕴含的韵味,有助于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和理解音乐。

三、借助美的直观事物

学生主要通过视听觉来完成音乐感知。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通过优美直观的图画和精心设计的板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唱脸谱》时,教师可以借助大幅的色彩丰富的挂图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在享受美的同时再现美。同时,教师可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精彩、直观生动。如教师在介绍戏剧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戏剧片段或典型唱腔,学生在直观感受下对戏剧进行感性认知,深化对戏剧特征的理解,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四、积极并及时地评价

教育家卡耐基曾说过:“人性最本质的原则是希望他人可以欣赏自己。”对于初中生而言,批评是一种阻碍他们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学生一旦遭受到批评,会对自我产生不信任感,对该学科形成恐惧或厌恶心理,也就难以再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地肯定学生,合理地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地评价使学生保持参与教学的热情,推进学生积极进取。教师需要以赏识的态度激励、评价学生,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和行为,教师需要站在肯定的角度上引导学生改进不足之处,学生在教师的尊重和激励的话语中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评价的方式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中,感到到音乐学习的乐趣,激发其自主学习积极性。

五、以音乐认知激发兴趣

教育家卡伦·博伦特说过:“要想对一件事物产生发自内心的兴趣,需要你打心底认同它。”因此,要想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教师首先需要引发学生对形成音乐的好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指导学生感知音乐,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具有明显的个体性,具有发展学生个性的积极作用。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养成敢于自我表现的个性,为学生提供表现平台,充分展示自身音乐才能。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局限于某种教学方式,应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结语:

教育心理学家赞可夫提出:“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相关研究表明,学生若对学习不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将会产生倦怠心理。同时,兴趣达不到“着迷”程度,也难以出现灵感,从而思维很难有创新性。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时,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内心深处的探索欲望,其次是学习兴趣。同时,教师需要深入探索、创新音乐教学方式方法,有效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只有在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之后,其思维才会灵活、畅通,从而保持高度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孟小娟.初中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7):00011.

[2]蔡畅.寻找兴趣点踏入音乐学习之门——初中音乐兴趣教学初探[J].新课程(中学),2017(2).

[3]苏殷.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当代音乐,2017(23):116-117.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绛帐镇上宋初中)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美育学习兴趣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美育教师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