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沟通,架起家校联系的桥梁
2018-10-21游春凤
游春凤
摘 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相连,只有家校合作、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求真、向善、立美的成长环境,孩子才能成长为具有健康心理、友爱品质和进取精神的人。与家长沟通,需要精心、用心、细心、交心,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家校合力,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关键词:精心 用心 细心 交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相连,只有家校合作、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求真、向善、立美的成长环境,孩子才能成长为具有健康心理、友爱品质和进取精神的人。27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与家长沟通,需要精心、用心、细心、交心,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家校合力,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一、精心——第一面留下好印象
每接手一个班级,我都为和学生、家长的第一次见面做好充分的准备。记得迎接这批学生的暑假,趁着闲暇之余,我精心构思《开学第一课》,把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设想、希望家长配合做的事情(如给孩子准备几支铅笔、准备什么样的铅笔盒、怎么帮孩子整理书包、怎么给孩子包书皮等)、作息时间、接送要求、各位老师的联系方式都告知家长。开学报名前一天,我认真打扫教室,把桌椅擦得干干净净,精心办好主题黑板。孩子报名那一天,我做了这一切,给每一位家长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家长们都说:“这个老师很认真,很敬业,孩子交给她,我们放心。”这样,老师和家长的良好关系也就开了一个好头。
二、用心——为了学生的发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一个学生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就会有什么样的性格,这就是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其所在家庭或是其父母的缩影。这一点我在做班主任工作时深有体会。因此,用心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结构等,有助于与家长沟通时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比如孩子小孟,上课坐不住、不听讲,行为习惯极差,学习成绩倒数。后来通过了解得知,孩子的妈妈完全不会教育孩子,没有方式方法,于是,我就经常打电话孩子妈妈,教她怎么教孩子,遇到什么情況该怎么处理。开始,孩子妈妈并不领情,打电话也是爱理不理,我不厌其烦,慢慢的,孩子妈妈尝到了甜头,用我说的方法,孩子听话了很多,家长终于愿意和我配合一起教育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孟有了明显的改变,上课听讲认真多了,还能积极发言。
三、细心——细节决定一切
1.每次与家长打电话来,不论当时我在忙什么,我都会马上停下手头的工作耐心与家长交流,这样家长就会感觉到你很重视他,同时也会感受到孩子在班级里受到重视,他们心里自然就会很高兴。
2.我从来不埋怨数落家长,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着干。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并都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对于孩子自身的情况应该了如指掌,但有时又束手无策。当学生犯错时,我总是平心静气地站在家长的角度,与家长交流。
3.学会倾听家长的意见,让家长表达他的意见。谦虚诚恳、专心倾听会让家长感到很受重视,即使是一个不易对付的家长,在一个具有耐心和善于倾听的班主任面前常常也会变得通情达理。另外,对家长特别提出的要求我都细心记住,及时解决。当时解决完之后,还反馈给家长,让家长觉得我们班主任关心孩子,诚实可信,这样有利于与家长沟通。
4.利用班级QQ群及时和家长联系。在群里,我充分尊重每一位家长,与家长的交流是以心换心。如各种温馨提示:天气变化了,我会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的身体健康,下雨了提醒孩子带伞,给孩子调理好膳食等。同时,利用班级群展示孩子在校表现,让班级群成为家长了解孩子在校表现的一个窗口,所有这些拉近了教师和家长的距离。家长看到老师如此的付出,他们也会付出百倍的努力教育、管好孩子,这样,拉近了与家长的距离,也让班级管理更得心应手。
四、交心——善于和家长交朋友
班主任和家长的地位是平等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学生的教育者,在家长眼中我是随和的。我总是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用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并把班里孩子取得的成绩和家长一起快乐的分享;即使存在问题,也要坦然大方、开诚布公地指出学生的缺点,请家长和自己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家长感受到你的诚心。现在我和家长们的交流就像朋友一样,有的家长遇到什么困惑总会第一时间征求我的意见,我也乐意给出一些建议。交心还表现在看到彼此的付出和辛苦,通过班级群和平时的教学工作,家长们看到了老师对孩子的付出,知道老师的辛苦,一直都非常体谅老师。班主任老师也要看到家长为孩子的成长付出的汗水,体谅家长,处处为家长着想。
只有用心才能拉近家庭和学校的距离,及时准确地把握孩子成长的脉膊,渐渐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教育合力,从而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循着正确的人生轨迹良性发展,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