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宁化县化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分析
2018-10-21黎庆华
黎庆华
摘 要:化肥的利用率,是指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于所施化肥的吸收利用程度。化肥利用率的提高,意味着农作物产量和农业收入的增加。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宁化县化肥的使用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和基础产业地位的发挥。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影响化肥肥效的原因和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以期能够提升化肥使用的科学性,从而提高化肥使用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化肥;利用率;有效途径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2-0019-02 中图分类号: S143 文献标志码: A
宁化县位于东经116°22′~117°2′、北纬25°58′~26°40′,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东麓,东邻明溪县、清流县,南接长汀县,西毗江西省石城、广昌县,北接建宁县,是福建通往江西的一大要冲。境内峰峦叠嶂、溪流密布,以丘陵和山间盆地为主,占全县总面积的52.7%,低山占43.6%。最高处为治平畲族乡境内的鸡公岽,海拔1 389.9 m,最低处为城南乡肖家河道口,海拔290 m。县城海拔317 m。
宁化境内总面积2 407.19 km2,有耕地2.8万hm2。按水平分布划分,平洋田占28.29%,山垄田占50.59%,溪边田占6.45%,梯田占14.67%;按垂直分布划分,海拔200~300 m的占0.49%,海拔300~500 m的占70.47%,海拔500~800 m的占28.48%,海拔800 m以上的占0.56%。水田土壤以灰泥田为主,占45.1%,青泥田、烂泥田占21.2%,紫泥田占8.8%,黃泥田占15.2%,其他占4.3%。
全县水田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26.4 g/kg,pH值4.9,碱解氮129.0 mg/kg,有效磷21.2 mg/kg,速效钾69.6 mg/kg。总体评价是:土壤速效钾偏低,氮素中等,有效磷水平为中上等,土壤酸性。
宁化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10 ℃的活动积温5 243.7 ℃,年均气温17.2 ℃,无霜期214~248 d,年均降水量1 700~1 800 mm,属福建多雨低光照地区。夏半年多东南风,炎热多雨;冬半年盛行东北风,寒冷干燥;降水量充沛,季风气候显著,干湿、冷热明显,四季比较分明,农业有“三寒”影响。
宁化是农业县,年农作物种植总面积6.2万hm2,其中水稻2.3万hm2、蔬菜0.8万hm2、果树0.5万hm2、茶叶0.3万hm2。年产稻谷21万t以上。
全县设9镇7乡、210个建制村、13个居委会,总人口为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2万户,约31万人。
如何提高宁化县粮食产量,离不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这其中包括化肥的施用。近年来,宁化县化肥施用总量持续增长,但是化肥的利用率却只有30%~35%,资源浪费严重。
1 影响化肥肥效的主要原因
1.1 肥料的施用不科学
宁化县农业生产规模不大,全县已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387家,家庭农场121家,种粮大户(2 hm2以上)2 218户,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家。很多农民在进行肥料的选择和施用时,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经验主义严重。在肥料施用过程中,氮、磷、钾肥的选择与施用数量往往与种植的作物和土壤情况不符,造成资源的浪费,农业生产投入与产出不呈正比。
1.2 施肥的方法不科学
宁化县土种多样,因此即使种植的是同一种作物,相对不同的土种也应该使用不同的施肥方法。但是就目前宁化县肥料的使用情况而言,大多数农民没有意识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重要性,对于施肥的深浅程度把握不准,底肥的施用方法和追肥的施用时间都存在一定的误区,这不仅降低了肥料的使用效率,而且导致肥料作用的发挥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节奏相脱节,影响了作物的最终产量。
2 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2.1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做好施肥土壤的特性研究
由于宁化县的耕地质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要想提高化肥的利用率,首先就应该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肥料的施用能够像医生对症开药方一样,做到因地制宜,将肥料的效用真正发挥到“点”上。在具体操作过程当中,农业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一方面应该考虑到土壤自身的肥力特点、蓄水特点和土壤性质,确定农作物种植的种类、品种及产量目标,从而根据种植决策,以产定肥,选择肥料施用的种类和数量,在充分利用土壤自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发挥化肥的效能;另一方面,还应该做好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研究和肥料效能发挥的条件分析,从而统筹二者与土壤特性的关系,使肥料的施用符合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配合作用,提升增产潜力,提高化肥施用的经济效益。
2.2 根据不同的作物品种和肥料品种,选择合适的肥料利用技术
对于宁化县现有的农业生产而言,最常用的3种化肥就是氮肥、磷肥和钾肥,分别为植物叶、根、茎的生长提供养料。
目前宁化县的农业生产普遍重视氮肥、轻视磷肥、不施钾肥,化肥的施加比例严重失调,往往会导致农作物生长缓慢,降低化肥的利用率。因此,应该根据农作物种类的不同,做好化肥的选择和配比工作。
2.2.1 氮肥
对于氮肥而言,它的挥发性、反硝化损失、氮素淋洗损失都会造成化肥利用率的降低,因此当为农作物施加氮肥时,一般采用深施肥技术;对于不同的作物,如小麦,在进行氮肥基肥和追肥施用时,一般按照1∶1的比例进行;而对于玉米种植,则应遵循“苗肥轻、花肥稳、粒肥足”的原则。
2.2.2 磷肥
对于磷肥的施用,为了克服其难溶性,一般应该坚持3点施用原则:一是尽量在农作物生长的苗期施用磷肥,为植物后期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要采取分层施用的方法,并且重视深层施肥,以保证磷肥对于作物的均衡供应;三是要与有机肥同施,利用有机肥释放的有机酸,减少土壤对磷肥的固定,促进难溶性磷肥的释放。
2.2.3 钾肥
一方面,由农作物的根系吸收钾肥,为后期作物生长的旺盛期储存养分;另一方面,植物生长过程中钾肥缺失的表现要比氮肥、磷肥缺失的表现迟,一旦出现钾肥缺失,后期补救往往为时已晚,因此钾肥的施用宜早不宜迟,并应根据土质、作物品种的不同,选择合理的施肥部位。
2.3 做好肥料之间的平衡利用,精准施肥
2.3.1 推广使用复混肥和专用肥
复混肥是指同时含有多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元素和养分的一种肥料。与传统的单质化肥相比,它的使用具有明显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能够降低农民选择肥料的难度;同时它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肥料,能够明显地起到增产的效果,具有利用率高、肥效发挥时间长的特点[1]。
2.3.2 推广使用缓(控)释肥
由于农作物的生长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因此肥料的施用很难做到与农作物生长的同步,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加大施肥深度的化肥而言,分期追肥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而缓(控)释肥的出现,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使化肥的效能缓慢而持久地发挥,从而作用于农作物生长的全过程,防止作物前期早衰或者后期脱肥现象发生;使用缓(控)释肥料,还可以节省施肥的次数,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保障了作物的产出[2]。
2.3.3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使用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秸秆、人类动物粪便以及绿肥等有机肥便宜易得,其中又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益生菌,因此具有较高的农作物产出价值和保存土壤肥力的作用。要想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寻求有机肥与化肥的配合使用,是一条经济又有效的途径。
广大的农村地区应该高度重视有机肥,并结合我国农业生产施用有机肥的丰富经验,不断加强有机化肥利用的配套设施建设,从而促进有机肥施用和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在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同时,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2.4 全面改进施肥方法和辅助技术手段
为了避免肥料施用之后的流失,在基肥的施用过程中,应该施行深施肥技术,在土壤表面下10 cm左右的位置施用化肥,然后做好覆土工作,使化肥与土壤融合[3]。另外,要根据肥料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特别是对于尿素一类容易流失的化肥而言,在施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水土控制工作,不能在大雨前施肥,也应尽量避免施肥过后过早地浇水。还要控制好施肥的时间,应该根据农作物生长特性,决定施加促进植物某个部分生长的化肥,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化肥浪费,提升最终产值。
要做好施肥辅助技术手段的研发和利用,如通过覆膜手段,减少化肥流失。日本就曾经利用特殊的材料覆膜,解决了尿素挥发和流失的问题,使尿素的利用率提高了80%以上。
3 结语
除了以上提到的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措施以外,还可以通过改进化肥生产工艺来提升化肥的能效,如在尿素等化肥中加入固氮技术,改造颗粒结构,加强其缓释效果;加强农作物的田间管理,通过将化肥施用与栽培措施相结合等手段来提升化肥的利用率。宁化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提高化肥利用率,事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只有不断提升农民的化肥使用知识,科学地进行化肥施用,才能提升化肥的利用率,助力宁化县的农业生产。
参考文献:
[ 1 ] 朱宁,马骥.粮食生产中化肥利用率的测算及其决定因素分析[J].技术经济,2014,33(09):91-96.
[ 2 ] 邵建華,沈静,陈绍荣,等.提高化肥利用率发展低碳农业[J].化肥工业,2012,39(03):3-7.
[ 3 ] 周雪梅.提高化肥利用率问题研究[J].新农村(黑龙江),2017(17):51.
(收稿日期:2018-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