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玉米高产影响因素及对策
2018-10-21孙传栋
孙传栋
摘 要: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来源,种植广泛,但由于种植环境、种植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产量参差不齐。基于此,通过对土壤条件、自然气候、玉米种子质量、种植技术等方面,对玉米高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栽培对策,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玉米;高产;影响因素;栽培对策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2-0029-02 中图分类号: S513;S54 文献标志码: A
1 玉米高产影响因素
1.1 土壤条件与追肥情况
影响玉米高产的因素主要有土壤条件与追肥情况等。一方面,作为植株营养的供给来源和重要生存环境,土壤对植株的生长发育有直接的影响。若土壤过度紧实、板结、涝渍严重,会使植株的根系汲取营养困难,并带有腐烂、卷缩等现象。另一方面,若土质酸碱度不适合作物、土壤贫瘠,植株的生长会不旺盛、萎缩。种植者如果因为土壤有机质匮乏而单纯地重施化肥,会导致土壤的通透性越来越差[1]。
1.2 自然气候条件
一般来说,干旱、大风、低温、温差大、阴雨多的天气都会造成玉米产量的减少。玉米适合在温暖环境中生长,对温度有一定要求,一般需要一定量的有效积温和日照时数,特别是进入生长阶段后。玉米生育期需要积温2 000~2 800 ℃,有效积温也要达到1 400~1 600 ℃。正常来说,种子发芽温度为10 ℃以上,玉米拔节期需要15~23 ℃,开花期需要25~28 ℃,玉米喜光,每天需要8~12 h的光照,否则会直接影响玉米生长。
1.3 种植技术与管理方式
由于一部分地区在玉米的栽培和田间管理模式方面较为落后,影响了玉米的高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播种的密度把握有欠缺,一些农民为使得玉米单株数量增多,把间距设置得过窄,造成玉米间土壤、养料不足,从而降低产量;有的间距留得过大,造成土壤与养料的浪费。另一方面,玉米种植者有盲目大量施加添加剂(如农药等)的现象,不同土壤的客观情况不同,添加剂的使用不应完全一样,如某省种植地由于长期过量施用添加剂,使土壤pH由原来的7~8降低到4~5,病虫害严重发生,农作物产量显著下降。
2 玉米高产栽培对策
2.1 进行科学的土地管理与准备工作
种植人员应根据玉米适宜的生长环境挑选适宜的土壤。适合玉米生长的最佳土壤为土质疏松、肥力大、氮磷钾含量丰富等。为提高土壤肥力,工作人员应对土壤进行深耕细作,施加足够的肥料。底肥应以农家肥为主,根据施肥规律制定科學的日期、次数、总量,并且按照攻穗肥、攻秆肥、攻粒肥分别占施用总量的60%、30%、10%的比例,确保玉米植株的营养。
在其他准备工作上,不仅要科学施肥,而且要保证选种的科学。如果选择的品种不好或者不适合在当地种植,会使得植株生长瘦弱、产量不高。因此应结合当地情况,购买适合的品种。如2014年山东聊城的一家农户反映自家玉米出芽率低,长势不旺。经调查该村民购买的种子出现了问题,而且该农户在自家玉米地全部种植了此牌子种子,可以预见种植者会受到较大损失。因此,种植户在购买种子时,不能图便宜购买劣质产品,以避免亏损。
2.2 采取合理的种植方式与田间管理
(1)对于自然因素的影响,种植者可通过种植方式进行调节,如进行玉米的早播,使得玉米的生育期延长,规避由于不良气候带来的风险。如果玉米光照不足,可用麦田套种玉米的方式。种植者可在6月份进行套种,由于玉米抽雄到开花期是7—9月,因此可有效保证温度和温差;同时,可使玉米与较低矮的大豆混种,以保证光照充足。
(2)当种苗长出后,要做好间苗工作。根据合理的密度设定,调整玉米株距,采取科学补种等方式进行解决。工作人员要及时疏松土壤,进行除草工作,以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减少除草剂的使用,以防杂草抢夺营养资源。降水充沛的区域,管理人员要注意排涝防渍工作;降水量小的区域,要根据玉米种植的距离、密度进行合理灌溉。
2.3 保障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对田地进行适时检查,总体方针是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玉米病虫害,以玉米螟、地老虎、黏虫、蚜虫、纹枯病、茎基腐病等为主。玉米螟用三唑磷、敌杀死、高氯等药剂进行治疗;地老虎可使用速灭杀丁或青虫地虎通通杀药剂防治;蚜虫应用蚜虱净或吡虫啉处理;纹枯病则用井冈霉素防治;茎基腐病可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防治。防治人员还可用生物除虫与化学药剂并行的方式,用赤眼蜂来治疗玉米螟等虫害。
3 结论
通过分析可得,针对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土地管理及科学的施肥施药方法,可以确保玉米植株的营养,保证光照充足,防治病虫害,确保玉米的高产和本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 ] 王家容.玉米高产栽培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3(23):85-86.
(收稿日期:2018-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