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精细化管理方法优化定修模型实现定期维修

2018-10-21薛文

科技风 2018年17期

薛文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宣钢2017年“三座高炉、四座转炉”的生产模式,出现铁钢不平衡的现象,为了使铁钢平衡,产能不变,产量最大化,运用精细化管理的方法,优化各产线定修模型,整合各产线定修周期从而确保公司生产有序进行。

关键词:铁钢平衡;定修模型;定修周期;定期维修

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到来,企业对设备的依赖度越来越高,设备的良性运转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效益、成本等,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设备维修管理对于众多的设备资产密集型企业来说,即重要又容易被忽略。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要,体现在它是所有生产、质量、安全等结果性诉求的基础和承载;容易被忽略,则因为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往往又不像生产、质量、成本这些指标的变化那样立竿见影。事后修理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再进行修理。这种修理法出于事先不知道故障在什么时候发生,缺乏修理前准备,因而,修理停歇时间较长。此外,因为修理是无计划的,常常打乱生产计划,影响交货期。为了加强设备维修,减少设备停工修理时间,出现了设备定期维修的制度。

2017年宣钢公司是以3座高炉、4座转炉的生产模式进行运转,高炉分别是2座2500m3和1座1800m3,转炉分别是1座100T、1座110T和2座150T,高炉日产铁量约为16000T,转炉产量约为18000T,按铁水单耗980kg/t,每日铁水供给量应达到17640T,因此出现严重的铁水供应不足的现象,为保高炉产量必须将高炉定修周期延长。但在全国钢铁行业内高炉定修周期一般维持在三到四个月,如果延长定修周日对高炉本体及外围设备都是极大的挑战,统筹设备系统管理,以坚持管理聚焦、系统协同、战略导向为重点,大力推进精益管理办法从而实现设备定修周期延长。

一、定修模型制定意义及优化方向

2017年宣钢定修模型是围绕高炉定修周期进行制定,高炉定修周期是系统定修的核心、延长高炉定修周期,需对公司整体定修进行优化,缩短系统定修时间,减少过修,达到提升设备绩效,降低维修费用的作用。

优化定修模型是一个系统工程,须通过延长检修周期、控制检修项目、优化检修工序、降低检修负荷、提高检修及备件质量等一系列措施,达到降低设备维修成本,提高设备运转作业率。

(1)由于高炉铁水供应量不足,为转炉炼品种钢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增加转炉品种钢比例,即可减少转炉等铁停机时间、能源调度时间、设备频繁升温、降温对炉衬的损坏等。同时,提高品种钢比例还可以增加收益。

(2)升级点检系统,宣钢原有点检系统老化,基本靠人工经验判别设备运行状态,为此引进PM点检系统,加强岗位人员点检管理,完善点检管理制度,引进先进设备,用数据判别设备运行状态,在重点设备上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实时进行数据分析减少设备故障停机时间。

(3)加强设备备件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设备备件质量决定设备运行周期,优化备件选型,最大限度统一备件型号,减少备件数量,增加现金流;备件招标不再一味追求低价中标,合理选择原厂家或知名度较高厂家供货,保证备件质量合格。

(4)优化检修项目及检修队伍,鼓励各内部改制单位提升施工资质,加强检修人员系统性培训,减少外委项目,2017年截至目前发生外委施工费用内部单位占70%左右。检修项目必须经过三方确认方可列入计划进行实施,杜绝过检修、欠检修等不平衡現象的发生。

(5)加强技改等项目的实施,提升员工素质,摒弃一些老的、落后的传统观念,建立新的设备维护管理模式:设备可以延长大修周期,利用每次小型定修完善设备功能,做到逢修比改,提升设备功能。同时,追求设备检修综合经济效益,以最经济的投入获得设备运行状态长期的稳定。

(6)强化检修管理,为达到以最经济的投入保障设备最佳的状态的目的,促进检修队伍的管理,提高检修人员检修技能和水平,与宣钢机电公司、钢源信息公司等单位签订设备维修承包协议,固定检修资源;完善“维修作业标准”和“维修技术标准”以及“文明检修管理办法”等,继续大力推进文明检修过程管控;完善检修管理的考核制度,突出对维检方的业绩及安全、环保、质量的考核,要求维检单位及项目单位对项目维检过程全程负责;完善项目竣工验收体制,将日常检修、定修及大中修项目全部纳入验收,保证检修质量合格,项目全面。

二、确立新的联合检修模式

(1)目前公司3座高炉在线生产,铁水供应不足,为此将高炉定修周期由原来的4个月调整为5个月,各高炉上、下半年各安排一次定修,定修时间18小时。烧结机定修周期为2个月,定修时间16小时,根据烧结机设备运行状态,每月安排1#、2#烧结机共停6小时,每隔一次定修安排一次36小时定修,处理脱硫设备故障。1#、2#回转窑定修周期为2个月,每半年1#、2#回转窑各停72小时,每个月1#、2#回转窑共停6小时,即1#、2#烧结机每两个月各停机22小时,全年共计划定修364小时。

(2)焦化厂干熄焦系统和高炉检修同步,运焦系统每月高贮仓料满的情况下检修5小时。

(3)1#、2#烧结机直供A、B线更换皮带和烧结机检修同步,其它检修项目平时在烧结机配料仓灌满情况下安排8小时检修。

(4)一钢轧转炉、连铸机及轧线系统检修每月利用换品种及待料检修安排两次68小时检修,全年安排3座转炉一次6~8小时的共停检修;高炉休风时,安排2#3#炉机共停检修12~16小时。

(5)二钢轧1#、2#转炉和高炉检修同步安排18小时检修,1#、2#、3#高炉休风时,安排1#或2#炉机检修16小时(按单月1#炉机,2#炉机双月各安排16小时长时间检修,和短时间68小时合并)。

三、结语

2017年全年定修模型准确率达90%以上,设备稳定运行,各产线生产正常。全年完成36组机组年修、大修,以及完成670余项零修项目,累计发生修理费用19000余万元,其中转固定资产11000余万元,吨钢维修费用约25元。完成晋位提升项目26项,投资4900万元,直接收益2000余万元/年。

宣钢设备检修管理特点是管理重心下移,即点检、定修制。所谓定修即根据公司的设备状态、生产情况、检修负荷以及检修力量的平衡,以最佳、最经济的组合安排有计划的停机检修,所谓模型即根据全公司的生产经营目标,设备检修方案及设备运行状态,对主线生产设备设定下一年度定修预计划。

随着宣钢精益管理的推行进程,宣钢设备系统将以全新的方法制定全新的、合理的、经济的定修模型,完善定修制度逐步从事后维修阶段到设备管理预防阶段再到设备管理系统阶段最后到设备管理综合阶段过渡,以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为设备管理目标。继续完善设备定修制度化、标准化文件向预知检修、按需检修发展,由单一机组检修向多机组联合检修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