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钢厂设备年修工程标准化管理

2018-10-21陈万流

科技风 2018年17期
关键词:管理实践标准化

陈万流

摘要:结合现代化钢厂设备年修工程管理的实践与经验,按PDCA的方法,从设备年修的前期准备、过程组织实施、总结与评价方面,探讨建立标准化管理的步骤及程序,以实现设备年修实施的安全、经济、优质、高效。

关键词:年修;标准化;管理实践

现代化钢厂的设备具有大型化、高速化、连续化,精密化及自动化的特点,为了确保生产组织有计划的运作及各工序的物流稳定,一般采取预防性与预知状态相结合的维修策略,通过有计划地的安排设备检修,根据时间、条件的不同,设备维修计划可分为日修、定修、年修三类。其中,设备年修主要指定修计划时间与投入的检修人力不能满足设备修理项目的检修工作量,需集中较长修理时间,且间隔周期设定较长的定期系统性组织的检修,具有时间长、周期长、上下工序生产物流关联性强、投入检修人力多等特点,其规模与组织难度大,管理要求特别高。本文主要根据钢厂设备年修管理实践经验,从前期准备、过程实施、总结评价方面,探讨建立并形成年修管理的标准化。

1 年修标准化管理的意义

有计划地组织设备检修,是设备正常运行和良好的生产性能的重要保障,有利于设备使用寿命的延长。同时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施工组织管理松懈,造成检修后的设备状态不稳定,及大量的人力、物力、机组产能等损失。

2 年修前期准备标准化

前期准备是年修标准化管理的最重要组织部分,关系到年修实施的成功与否,主要围绕“项目准备、人员准备、方案准备、工器具准备、物料准备、挂牌准备、组织准备”八个方面展开,涉及的内容多、单位多、时间要求严。以主要作业产线设备年修为例,一般提前10个月开始准备,按十二个标准步骤实施。

(1)年修前第10个月,由设备管理部门初步确定年修实施计划,包括年修实施的时間、工期、涉及范围、主要检修项目等内容,并由生产管理部门梳理影响产线生产产品质量及产能发挥的主要设备问题。

(2)年修前第9个月,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对涉及技术难度大、方案难以确定、进口或制造周期长备件、施工时间长等年修关键检修项目的梳理,并明确项目负责人及推进计划。

(3)年修前第8个月,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年修进口备件、长制造期备件、资材计划的审定,并由备件管理部门开始组织采购。

(4)年修前第7个月,由设备管理部门根据前期年修时间初步平衡结果,确定年修关键项目,并开始组织常规检修项目的立项,及常规备件、资材需求计划的梳理。

(5)年修前第6个月,由生产管理部门依据确定的年修初步计划和实施的项目,对能源停供及物流平衡等编制计划。

(6)年修前第5个月,由设备管理部门对年修常规项目进行审订,并对影响产品质量、施工质量要求高等项目进行梳理,同时,依据能源停供、主要检修项目及物流等综合因素,讨论年修计划停开机具体时间。

(7)年修前第4个月,由设备管理部组织梳理高风险作业类项目,并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危险源辨识、安全控制措施等内容;组织检修单位编制、审核高风险作业项目的安全技术方案,及年修关键项目施工方案。同时,建立由设备、技术、生产、检修、物料、运输、安全等管理部门组成的年修指挥体制(年修指挥部),明确年修总指挥、分指挥,并设立综合协调组、技术管理组、安保组、物料保障组、后勤保障组等推进小组。

(8)年修前第3个月,由年修综合协调组梳理年修涉及的预制件、修复件、测绘等需求,物料保障组落实到货计划时间节点。年修指挥部召开推进会,根据项目性质、停机条件、能源停供、施工节点、设备调试等要求,初步确定产线停机、检修、试车、生产恢复计划时间,并协调相关问题。

(9)年前第2个月,年修指挥部根据前期协调平衡的结果,确定各机组的停机、检修、试车、生产恢复计划时间。检修单位依据年修项目及计划,编制项目施工进度表和检修人力平衡方案,安排检修班组现场看活,落实检修工程资料收集、现场调查、资材、工器具、维修作业标准等确认工作。

(10)年修前第1个月,由年修安保组编制年修安全管控方案,开展安全培训等工作,指导年修安全管理工作。综合协调组协同安保组、技术组分别开展高风险项目安全技术方案、关键项目施工方案的审查、答辩,编制年修综合管理手册。后勤保障组安排落实餐饮、车辆等后勤服务工作。物料保障组跟踪落实年修备件的领用、验收,及年修下机物资的回收车辆、人员等工作。

(11)年修前半个月,综合协调组组织检修单位对年修各类施工手续、资料齐全性、规范性进行最终检查。

(12)年修前一周,由年修指挥部召开年修着工会,对年修现场施工管理、能源停送组织、年修组织指挥体制和指挥长确认、安全、消防管理、备件、资材、年修工期、运输、交通、后勤等各项准备情况进行最后的确认检查,并具备开始施工条件。

3 年修实施过程管理标准化

(1)安全确认是年修开始实施的重要环节,点检、检修、生产三方在检修前全部切断关闭施工范围内设备动力源开关及能源阀门,并挂上“禁止合闸、开阀”检修牌,逐项确认安全相关事项,保证定修工程实施的安全。

(2)安全确认结束后,点检方以管理组织者的角色参与年修项目的实施,对施工过程中未预估到的设备问题、设备零部件装配的难点等异常进行协调管理,并要对施工中的安全、质量、进度进行管控。

(3)项目完工后,点检方及时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及施工场地的清理工作进行检查,并在安全联络卡上签署检修交工证,同时确认与此施工项目有关的检修工程完成情况,然后会同操作方、检修方三方确认后把施工前挂的检修牌摘除,通知施工检修人员撤离施工现场。

(4)设备调试期间,点检方、检修方协助生产方实施检修设备的单独试运转,并对设备的每一部位是否正常运转进行检查判断,及热态验收。判定为合格后,等待设备联动试车。判定为不合格,能在不切断能源状态下进行的返工、调整等处理的返修项目,可在继续单独试运转中进行;如果返修内容必须切断能源状态的,重新做好三方安全确认挂牌,再进行返工检修或调整。

(5)点检方在确认设备单独试运转全部合格后,具备设备综合联动试运转条件,标志检修项目已全部结束。从联动试车开始,设备年修管理的主要管理职责由点检方转移至生产方。

(6)年修标准会议制度。

根据年修的规模,可分区域,由分指挥每天主持召开,各推进组成员参加,主要是协调前一天施工情况,平衡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对当天的施工节点进行布置安排,会议时间力求简短高效。

年修指挥部会议:由年修总指挥主持召开,根据年修工期的合理设定召开时间,年修分指挥、各推进组主要负责人参加。主要对年修中发现的现场安全、管理等问题进行通报,协调平衡年修施工总体进度、试车时间,及增加或取消的检修项目等事项,会议时间一般控制在3060分钟。

其他会议根据年修实际情况召开。

4 年修实绩管理标准化

年修实绩管理是计划检修不可缺少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PDCA工作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過实绩管理不断总结经验,积累设备检修数据资料,为改进完善年修管理方式,提高年修管理效率提供根据。

(1)年修10天后,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开展年修总结,从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对年修全过程进行总结,主要包括年修后的设备状态、年修前的设备隐患的处理、设备功能精度的恢复、产品质量的改善提升进行统计、分析。

(2)年修实绩的评价考核指标主要有停机时间准确性、时间误差率、检修负荷的误差率、年修后10天内的设备状态、检修安全:

年修停机时间的准确性=实际停机时间计划停机时间,是对年修计划停机时间准确度的考核,以利于年修开始的有序,一般要求控制在±1h范围内。

年修时间误差率=(实际工期计划工期)/计划工期×100%,是对年修时间精度的考核,一般要求在(10%,5%)区间范围内,若>5%,即年修延时,一旦延时应组织分析反省。

年修检修负荷误差率=(实绩项目数计划项目数)/计划项目数×100%,是用于考核检修项目的计划命中程度与点检员对设备技术状况的掌握情况的考核指标,是考察年修负荷的均衡性(立项状况)和检修单位的力量安排成效,一般要求在±10%范围内。

年修后10天内设备状态:主要指年修后10d内发生的设备事故/设备原因引发的产品质量事故次数,是考察年修项目实施的有效性、针对性,检验年修对改善设备状态的成效。

检修安全:是年修的否决评价指标,实行安全检修时有序检修的前提。

5 结语

从本文论述的设备年修标准化管理来看,不仅能有效提高检修的效率及管理的规范性,而且可减少或避免因设备检修而打乱生产计划,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为设备年修精益化管理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全介.推行点检定修制向设备管理要效益[J].设备管理与维修,1990,012:23.

[2]冯焕秋.年修工程准备探讨[J].酒钢科技,2007,3:6162.

[3]韩栋.干熄焦年修实践探讨[J].浙江冶金,2012,1:5052.

[4]李林,郑文玉,等.“八大准备、九个步骤”八钢年修组织模式应用[J].新疆钢铁,2016,2:5053.

猜你喜欢

管理实践标准化
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下的业财融合
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流程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浅议“看齐”文化的构建
以企业公民理念为导向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实践
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实践
“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内涵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