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财经高校应用数学专业“FSSC”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8-10-21陈英伟王志军

科技风 2018年17期
关键词:财经课程体系学科

陈英伟 王志军

摘要:结合地方财经高校办学特色,对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创造性地提出了“FSSC”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应用数学专业发展的情感、理想、素质、技能教育。

关键词: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地方财经高校

一、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近年来,国家已认识到数学等基础学科的特殊重要性。2018年初《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提到强大的基础科学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强调给予数学等基础科学研究更多倾斜。

70年代我国高校开始设立应用数学专业,伴随经济及科技的迅猛发展,应用数学愈发显得重要。近年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迅猛兴起,新工科发展,社会对数学技术人才的需求猛增。国内许多财经高校都在探索应用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方法,总体思路是 “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但目前财经高校应用数学专业重知识、轻技能的劣势逐渐凸显。多存在以下问题:专业定位不鲜明;课程设置市场针对性不强;创新技能训练不足。

地方财经高校要办好自己的应用数学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必须找准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而给出一个明确的专业定位。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这个比较优势就是数学与经济、管理、法学等主流学科融合形成交叉学科方向群,依托主流学科的实力,夯实数学应用,突出数学与经济、管理、金融的结合,强化技能实践等,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数学专业,故地方财经高校应用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二、改革思路

通过文献、调研、比较、实证等研究对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前期对行业、企业、同类院校、在校生、毕业生所做的人才需求调查,参考国内多所财经高校应用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地方财经高校的办学特色,在数学大类招生体系下,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创造性地提出了“FSSC”人才培养模式,即“Foundation(厚基础)、Scope (宽口径)、Stage(分阶段)、Classification(双分流)”,并探索专业情感、理想、素质、技能等教育。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就业单位根据市场需求共同制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并在实践中定型为范式。因此,“FSSC”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要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分流教学、技能实践、管理与评价等方面进行具体实施。

我校的改革思路是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需依托课堂、校园、社会三方平台联动,分五个阶段递进式推进。第一阶段为第 1,2 学期,大类培养下围绕课堂进行系统理论学习,奠定扎实数学基础,专业分流前开展专业情感与理想教育;第二阶段为第 3,4 学期,课堂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实行课堂—校园联动,通过导师制,以大研项目及学科竞赛为驱动,理论实践结合,开展专业素质教育;第三阶段为第 5,6 学期,实行校园—课堂联动,发挥数学学科优势,分方向进行数据科学、金融工程等技能教育,聘请校内外专业名师进课堂“任务驱动+协同”范式教学,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进而主动探索、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创新能力,开展专业技能教育;第四阶段为第7,8 学期,将基于前三个阶段学习,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迭代,实行课堂—校园—社会联动,企业社会实习实践体验,在企业环境中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五阶段邀请优秀校友返回母校,以校友报告、贡献社会、回馈母校等方式,进一步优化应用数学专业社会服务和专业归属感。

这里特别注意:

(1)专业定位鲜明:树立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本科阶段主要培养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地方财经高校要办好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必须与主流学科融合。经调研,具有新兴交叉前沿学科的背景,数学功底深厚毕业生更具竞争力。本科开展第二学位教育,开设金融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方向:①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方向:可有效整合我校数学、统计和信息计算专业资源,培养具备一定基本技能、数据挖掘能力及研究潜质的素质人才,同时也与我校大数据方向研究生教育衔接。②金融工程方向:利用数学工具对金融领域问题进行数学建模、理论分析等,实现与主流学科融合。

(2)课程体系动态优化:实施“FSSC”人才培养模式,有必要对课程设置进行动态整合,建立综合的有针对性的树型课程体系,建立学习指引和路径推荐。整合基础课程,扩展相关学科的交叉内容。实践教学中适当增加基于R语言等大数据、金融领域等统计建模培养,使学生技能直接瞄准市场需求。

三、结语

通过地方财经高校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有两点认识:

(1)“FSSC”的人才培养模式遵循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规律,按照通用和专业标准,确定了“一个理念、两个面向、三种结合、四个重视、五种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2)应用数学专业的工具性特征決定我们培养的毕业生不但要拥有扎实的专业能力,还需具备跨学科整合的能力。因此“FSSC”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建立培养标准:一是知识体系标准;二是能力体系标准;三是素质体系标准。

地方财经高校应用数学专业“FSSC”人才模式改革,为该专业的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为融合经管法主流学科探索一条创新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梅英.财经类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定位和课程体系改革思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4(3): 8688.

[2]胡良根,陈英伟.大类招生背景下的数学教育——以宁波大学的经验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2008(4):710.

[3]陈利国.地方财经类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改革与思考[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5(4):105107.

基金项目:河北经贸大学教研项目(2018JYY37, 2017JYY55)和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A2015207007)

作者简介:陈英伟(1976),男,汉族,河北鸡泽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复分析与逼近论。

猜你喜欢

财经课程体系学科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财经日历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财经记者的知与行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