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物理知识学习与生活实例的融合

2018-10-21吴雨舟

科技风 2018年20期
关键词:生活实例学习高中物理

吴雨舟

摘 要:物理是一种理性的有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且社会实践性高的一门理科学科,在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物理作为教育学科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我们从初中时就开始接触,只是当时接触面小,进入高中后我们不仅要掌握物理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对平时见到的物理现象进行思考和透彻分析,因为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起来才不会有压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本文通过对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电学、声学、热学、力学四个方面对物理学习中的生活实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习;生活实例

1 高中物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生活處处有物理,我们在学习物理的时候应当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来学,如果单纯的通过书本知识,刻意为了应对考试而学习,就会发现学无以致用。但是也不难发现,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中,理论知识所占的比重的确更大了一些。可理论来源于生活,因此,若想真正学好物理,仍需细心观察身边实际存在的种种细节,多留意思考,并试着将之与课本理论联系起来,探讨其中的规律。新课改也做过这样的要求,学习物理需着手生活实际,提高对身边物理现象存在的敏感度,只有这样,才能对物理有着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与了解,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这不仅仅对学习物理有好处,也有利于在学习其他科目时养成良好科学的习惯。

理论源于实践,例如,在“力学”这一大内容中,存在于生活中的种种力学现象是每个人都所看到甚至亲身感受过的,可真正塌下心来认真思考的却寥寥无几,更不必说,高中物理知识相较于初中有着更强的理论性与抽象性,因此难度自然也上升了不少,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理解不了的情况比比皆是。但是,如若我们能够将抽象的力学概念以肉眼可见的实际现象表现出来,一般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学习这块内容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将力学理论与身边的各种力学现象结合起来,综合把握分析。例如在学习杠杆时,仅仅通过在稿纸上涂涂画画,不仅题目出错率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仅仅是浮在水面,难以抓住杠杆理论的本质所在,但若能从生活中发现杠杆存在的现象,再加以细心研究探索,不仅学习起来相对会容易许多,对理论知识的把握也会提升到一个新的认知程度。

2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2.1 电学方面的物理现象

电力对人类社会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日常生活中,电力应用随处可见,处于科技信息化大背景下,电力席卷市场,更加渗透入到社会生活。近年来随着社会制度的完善以及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电磁炉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人们使用电磁炉时只要把锅里放入水然后打开开关对其进行加热,不多时水便开了,电力的发展使电磁炉促进了人类生活的大变革,现代化城市居民生活节奏日趋加快,对时间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一般的烹饪器具耗费时间长,成本高,而电磁炉大大改变了这一现状,利用电磁能转化的物理方式让电能量转化为热能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既是电力转化成热能的过程,也是电力生产持续发展的动力。将物理电学产生的物理现象有效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化、节约化。

微波炉是将电磁波转化为电磁能再转化成热能二者区别于微波炉在电力转化成热能的过程非常快,只在几分钟就能完成对食物的烹饪,效率非常高。且微波炉使用安全性高,妥善保管的话寿命更长,电磁炉则耗能较高,同等条件下工作效率相对较低,以上所说的主要是针对正在使用状态下的电力。对于待机状态下的电器来说,即使该电器未经使用但处于待机状态下其电能量仍在持续转化为电能,这也是为什么家里电器常常闲置但每月所交电费却未曾减少,这也表示电磁波仍在向四处辐射,所以我们在不使用电器的时候要拔下电器插头关掉电源。这种有利于保护人体健康,降低人民日常花费开销相对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减少对人体程度上的损害,使得电器的寿命日期缩短,有时甚至会损坏。日常生活中面对一些不怎么用的高消耗的电器进行科学处理,更换低耗能的电器。

2.2 声学方面的物理现象

一般情况下人从出生到死亡声音伴我们终老,通过声音可以反映大千世界之不断变化,人们通过听觉可以感受大自然,动物通过声音可以判断它的亲人、敌人、朋友等,单从此方面就可以看出声音可传递给我们许多有效信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

如果说什么东西对声音的体现有着话语权,电话是一个典例,现代化人际交往中虽然我们通常通过微信、QQ、飞信等进行沟通,但电话仍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QQ电话与微信语音电话仍旧传播着不同人的声音,而且人们的声音各有千秋,这是声音的一个显著特征。我们可以通过记录对方的声音特征判断此人,还可以通过声音来表达我们的真情实感及所思所念。

2.3 热学方面的物理现象

热学方面的也有许多典例可供我们参考。我们每逢放学经过的学校食堂、公共厕所,校园里的花朵,我们经过这些日常地方时总会闻到一些特殊的气味,食堂的饭菜香、扑鼻的花香以及夏天臭气熏天的厕所的味道等,这些味道刺激着我们的感官还影响着心情。通过对热学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由于空气中分子的热运动产生的,分子在空气中不断进行着热运动并向四周蔓延最终我们即使在很远的地方也闻到各样味道。通过四季的变换我们发现不同季节厕所的味道是不同的,最明显地是夏天和冬天的厕所气味的不同。与冬天相比夏季厕所里的味道更浓烈,冬天里厕所的味道相较于夏天的气味就较淡,所以冬天厕所里的氨气并不会引起许多人的注意,但夏天由于天气炎热,气温增高快,厕所里的气味挥发及传播的速度非常迅速,所以夏季时保洁人员可以通过降低厕所温度去除空气中的异味。

由于分子在不断进行着热运动,全球变暖以及大量污染物的排放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空气质量变差,许多稀有动植物濒临灭绝。所以要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维护生态平衡。

2.4 力学方面的物理现象

力学方面的物理现象屡见不鲜,早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前力学就贯穿于人类生活始终,它促进社会的发展。要积极的掌握力的发展变化,深入贯穿力学学习,夯实物理理论基础,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

现如今许多孩子都喜欢玩轮滑,我们知道轮滑在光滑的地面上滑行时速度很快,而在愈粗糙的地板上滑行就愈加费力,它的影响因素涉及到力学摩擦效力,地面越粗糙,地表越不平,轮滑滑行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就越大,轮滑滑行的也就愈发地慢,因此孩子们玩轮滑时总会选择平滑的地面,而且人们为减少摩擦力通常会安装光滑的地板而非粗糙坚硬的地板,通过上述对影响轮滑滑行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物体摩擦力的大小也与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摩擦力越小。因此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中人们为减少摩擦力提高效率,可以通过降低摩擦力的方法达到目的。

与轮滑滑行同样受到热烈追捧的运动之一要数冰面滑行了,相较于轮滑滑行,冰上滑行主要利用滑行棍来帮助我们滑行。它实际上是一个自行滑行方式,比用轮滑直接在地面上更加消耗体力,其主要因素便是滑行棍主要依靠人力推动,人力推动所受阻力非常大,它需要消耗滑行者的大量体能,但通过使用滑行棍其能够直接地推动我们,人对物体的推力越大,推力反作用于人的力量也就越大,故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足球是是一项受人喜爱的运动,这项运动考验了球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度。足球获胜的关键便是团队协作,在此之中守门员的进攻防守更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守门员来说,其职责是当射门员将球踢向对方球门时,对方要根据球的方向拦截球,如果拦截方向发生偏离便可能输掉比赛所以防守是整个比赛输赢的关键。守护球门中包含力学的物理现象即当物体在不受力时其运动状态不发生任何改变,这可证明是推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 将生活原理渗透在课堂学习中

前文讲述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們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只注重课本里的抽象理论内容,却忽视了实践与之的内在联系,理论内容固然重要,但若是只片面、单纯的看重,而没有将之与实践结合,则会使学习物理非常吃力。任何一项原理的出现及定义都是在对实际现象的具体把握与分析得来的,只有把握住二者的关联,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本理论知识。否则,即使我们背下了这些原理公式,在实地解题时,也很难进行灵活运用,更不用提举一反三,题目稍微有些变化就会难以下笔。所以,在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应持一颗善于观察分析的心,细心留意生活实际,这样不仅在学习中更加容易,同时也能使自己对物理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从而快乐、轻松的学习。例如,在学习“镜透原理”的过程中,我们不可拘泥于课本中所给的插图、实验,而应多多留意生活中存在的“透镜”:班级里同学们戴的近视镜、去看电影时,工作人员发给我们的3d眼镜、以及小时候经常用太阳“点火”的放大镜……又例如:在学习“气体压强”这部分知识时,我们也能在生活中发现这些物理现象,比如在汽车维修店,当工人师傅给轮胎充气时,我们能够用肉眼看到轮胎在慢慢地膨胀起来,实际上,在气体增加的同时,轮胎内压强也会随之增大,从而让轮胎达到可以行驶的最佳状态。同样的,在学习“摩擦”相关内容时,我们也能够很容易联想到身边的摩擦现象,例如鞋穿久了,鞋底的磨损也会更加严重;冬天路面结冰时会使人轻易滑倒;刹车时在伴随着刺耳的刹车声后,路面会留下长长的黑色轮胎印……如此种种都是摩擦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汽车刹车而言,我们将其用理论知识来分析,不难得知汽车的质量与行驶速度和其刹车时所留下胎印的长度是成正比关系的。像这样,在实际生活中试着将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与课本内容联系起来,不仅使我们学习起来更加容易有趣,还能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学习物理也会事半功倍。

4 结合日常生活现象做好物理实验

任何情况下,学习都不会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而单独存在,学以致用才是根本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切身感受到学习带给我们的乐趣与用处,所有学科均是如此。对于学生而言,要及早地树立“物理知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学习意识。只有在良好意识的领导下,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物理离不开实验,课本中每一章节都会涉及到各种实验,对于一些日常性的小实验,我们可以参照身边的日常经验来更容易地进行,这也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具体表现。例如,开关在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任何一种电器都需要有开关才能够良好的运行。类似的,在学习电路时的铡刀开关,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结构一目了然,但是可不能小看了它所发挥的作用,把铡刀扳下去,它能瞬间切断电流;合上去,它又能瞬间接通电流起到充当导线的作用。生活中的电脑、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开关的内部结构要比做实验时的铡刀开关繁琐许多。对于物理这种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大脑要想,手也要跟着做,两者同步结合善于研究新问题,沉浸在实验室中,多进行电路的实验,在开关的拨合切断中探寻整个实验过程中的电路内在特性,掌握好电路的相关知识,对于实际生活也有很大帮助。开关不仅仅能控制电流的通断,在不同领域中,对开关加以创新改造使之发挥不同的功能,是当下许多研究者的目的所在,例如开关上所增添医学附属装置,对于现代医疗器械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课堂以外的生活中,还可以自发的收集材料来进行一些小实验。比如,自行车上可以找到一些零件来进行杠杆、摩擦等实验;家中年长前辈使用的老花镜和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可以用来凸透镜实验等。

很多的同学抱怨物理学不好。为了能够学好物理,学生们应该认识到书本不能脱离实际,尤其对于物理这种理论与实际高度结合的学科,更要如此。因此需要做到从身边生活着手,细心观察周边的物理现象,结合高中物理知识基本理论,从中探寻到学习的乐趣所在,乐而知学,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而使物理成绩有所提高。

5 结语

综上,面对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学生们潜心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善于在生活中运用学的物理知识处理相应物理问题。国家要重视培养综合性人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对生活中出现的即使只是细微的物理现象也要刨根问底,以此来开拓思维,拓宽其物理思维,以学理之法处理生活之题。

参考文献:

[1]唐辰悦.生活物理现象的学习与应用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0).

[2]路龙昊.探析奇妙的生活物理现象[J].学周刊, 2018(03).

[3]陈国辉,徐辉.物理现象教学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民族教育,2013(Z1).

猜你喜欢

生活实例学习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用生活实例“妆容”思品课堂
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探析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应用“生活实例”开展教学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