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的“趣味探究”解读
2018-10-21谭庆
谭庆
摘 要:随着人们娱乐生活的日益丰富,科技馆展品对小孩和大人的吸引力都大大减小了,并且由于展品相对固定,难以使参观者多次光临,不利于科技馆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这一窘境,一股科技馆的“趣味探究”的热潮由国外掀起,逐渐被引入到中国。本文所论述的内容分为这几个方面:科技馆“趣味探究”的必要性,中国对科技馆“趣味探究”的学习借鉴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科技馆;趣味探究;解读
科技馆作为科学性较强的展览馆,人们大多秉持理性态度去解读、欣赏,和历史纪念馆、美术馆相比,它供参观者自己建构、自己创造的空间较小。这一方面可以使它的受众更广,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参观者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客流量的长远稳定。随着对这一矛盾的认识逐渐深入,国外的科技馆开始越来越重视观众的参与,开展交互、参与型展览。美国明尼苏达科学博物馆更是率先在20世纪70年代开创了在展览中进行科普表演的方式,得到众多国内外科技馆的认同,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推广。
一、科技馆“趣味探究”的必要性
(一)科技馆传统展览方式的局限性
首先,科技馆传统的展览方式大多是安排专门的讲解员,针对每一件展品对参观者进行讲解,受过专业培训的讲解员在讲解方式上虽然比较成熟,讲解内容能够系统展开,但是难免会落入模式化的套路,讲解千篇一律,没有将参观者意愿、个性考虑在内,也会大大减少回头客流量。
其次,科技馆传统展览方式以讲解员主导,不一定能发挥参观者的主体作用。参观者对展品的欣赏、解读使被动的,由讲解员填鸭式灌输,参观者缺少自我思考、自我探索的机会和余地,对展品的了解仅仅局限在知识层面,很难得到个性化的认识。
(二)科技馆“趣味探究”的优越性
1.以交互、参与型为主的展览方式
科技馆“趣味探究”的形式秉持以参观者为主的原则,充分发挥参观者的主观能动性。参观者从以往的旁观者的身份转变为参与者,成为展览的一部分。比如,国外科技馆现在多采用交互、参与型展览会,引导参观者应用听、视、触等多重感官去接触展品。听,听讲解员讲解,听其他参观者讨论,听录音资料[JP2]……不一而足;视,看展品形态,看展品介绍,看科普剧目…… 多种多样;触碰可接触展品或它的仿制品,采集、制作、实验……方式各异。
这样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展览方式,一方面可以增强参观者的兴趣,发展科技馆潜在客流,并且能够促使参观者重复光顾,增加回头客流量。从这两方面而言,科技馆“趣味探究”增加了科技馆的利用效率和经济价值,不论是对国民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知识水平的提升,还是对于科技馆自身的发展,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其次,这种以参与者为主体的方式,一方面减少了讲解员的作业负担,另一方面放权给参观者,使参观者有更多探索和思考的机会,同时多种多样的展览方式赋予了参观者探索、交流的平台,使科技馆不仅仅局限在展出展品这一狭隘的意义层面,而是赋予了科技馆学术性和研究性,使它成为一个真正能提升国民科学素养的学术与娱乐集一身的综合平台。
2.因人而异的科学规划
科技馆“趣味探究”的另一个优越性体现在因人而异的科学规划。传统的科技馆展览是“大锅饭”式的,没有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结果无异于穿错鞋码,不适且不利于长远发展。科技馆“趣味探究”将个体差异性纳入了规划之中,将参观者按年龄分层。科技馆的参观者的主体是中小学生和学生家长,科技馆“趣味探究”将儿童分为3至5和6至12两个年龄层,对较小年龄段的儿童,科技馆根据他们的理解能力、知识水平规划操作简单、易于理解的展览方式。和较大年龄段的儿童相比,他们的展览方式更多强调“触”,通过动手操作,引导他们认识展品特性。
这种因人而异的展览规划,充分考虑到儿童心理和成长规律,引导儿童“顺流而行”,而不是对参观者进行填鸭式的固化教育,能够更容易引导他们去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探索积极性,不但对于科技馆而言是事半功倍,而且对儿童的长远发展也是有利而無害的。
二、中国对科技馆“趣味探究”的学习借鉴及存在的问题
科技馆传统展览存在的问题和国外科技馆“趣味探究”的成功实践都促使中国向之学习,并对科技馆传统展览方式进行一个改革创新。
经过政府和科技馆双方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科技馆“趣味探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这一尝试的过程中,我国科技馆的“趣味探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趣味探究”的科技馆数量有限,一些科技馆仍在采用传统的展览方式。由于我国科技馆的教育理念和创新实践都还比较薄弱,许多科技馆想要改革创新却难以抓住实际问题,把握不住关键所在,结果要么是乱搞一气,要么是作壁上观。并且科技人才的缺乏也是阻碍科技馆“趣味探究”的一大问题,科技馆“趣味探究”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照本宣科式的,而是精通科学知识,熟练掌握技能,了解儿童心理和儿童成长规律的人才,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专”,而且“全”,也就是说,科技馆“趣味探究”需要的是高端综合性人才,这样的人才在现今中国市场上千金难求,数量较少。
其次,我国科技馆“趣味探究”存在模式化、低效率的缺点。由于我国科技馆教学尚未发展成熟,对于科技馆“趣味探究”这样的新理念、新形式的理解存在表面化的特点,一部分“敢于吃螃蟹”的科技馆虽然已经身先士卒,率先参与到科技馆的改革创新之中,但是由于不能学习到国外“趣味探究”的内核,我国科技馆的“趣味探究”大多还存在简单模仿层面,机械地按照教师提供的活动步骤照本宣科,是科技馆教学也像学校教育一样,趋于固化,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结语
为了改善我国科技馆“趣味探究”的效果,科技馆一方面要引进专业化人才,另一方面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和国外“趣味探究”实践成功的科技馆进行交流学习。
参考文献:
[1]杨秋.科技馆的“趣味探究”解读[N].中国文物报,20171025(007).
[2]“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优秀项目案例 同安科技馆:趣味科普送进农村小学[J].中国科技教育,2015(05):5051.
[3]徐舟洲.趣味科普探索——参观科技馆有感[J].学生之友(小学版)(点金作文),2009(Z1):55.
[4]徐舟洲.趣味科普探索——参观科技馆有感[J].学生之友(小学版)(点金作文),2009(06):55.